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470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12-13

扶贫协作 携手攻坚

——张家港市与沿河县扶贫协作及对口帮扶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蒋兴华

  江苏省张家港市与我省深度贫困县沿河县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在全国率先实践探索“五位一体”东西部扶贫协作携手奔小康,全面结对帮扶和深度贫困村全覆盖结对帮扶,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扶贫协作新模式,各项扶贫协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解张家港市与沿河县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及对口帮扶取得的经验和成效,12月5日,记者随同省政协新闻采访小分队走进沿河县进行了实地采访。

强化组织领导机制

  “自2017年3月开展对口扶贫协作以来,张家港市与沿河县建立起了手拉手、心连心、亲如一家的深厚友谊。在携手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在全国率先实践探索‘五位一体’东西部扶贫协作携手奔小康新模式,各项扶贫协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张家港市政协党组成员、沿河县委常委、副县长陈世海说。

  沿河是我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2017年3月,张家港市与沿河县开始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

  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扶贫协作新模式,是怎么创建的,记者了解到,首先是从强化组织领导机制入手。张家港市与沿河县两地党委、政府,均成立“东西部扶贫协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市发改委和县扶贫办具体负责牵头组织协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工作。沿河县在张家港市成立了全国首个东西部扶贫协作办事处——沿河县驻张家港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办事处,选派了4名干部作为工作人员,常驻开展对接联络工作。为全面落实扶贫协作责任。张家港市制定了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实施细则、工作职责实施细则两个细则,编制了对口帮扶“十三五”规划;沿河县制定沿河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点、考核办法、工作制度。两地在组织领导、人才支援、资金支援、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社会帮扶、携手奔小康等方面,细化了考核指标,明确了考核方式。与此同时,张家港市与沿河县建立了高层联席会议和对口协商协作机制,双方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开展交流互访和召开座谈会议,全面部署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工作。两地四套(家)班子领导和机关部门、乡镇、村全面开展对接交流,2018年,张家港市已有126批次1517人次来沿河调研对接,沿河县赴张家港对口部门、区镇考察45批次765人次。双方组织召开了高层联席会议2次,市(县)部门工作集中对接会议2次。

深入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

  为深化全覆盖结对帮扶,深入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探索实践“五位一体”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结对帮扶新模式,在市县层面,两地签订《张家港市——沿河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张家港12个部门与沿河县对口职能部门签订了12个合作框架协议。镇级层面,张家港市全部10个镇(区)与沿河县全部22个乡镇街道结对帮扶。村级层面,张家港市18个行政村与沿河县18个深度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村企层面,张家港市6个国资企业与沿河县6个深度贫困村分别结对;12家民企与10个深度贫困村和2个贫困村也建立了对接关系。园区层面,张家港市2家国家级开发区和一家省级开发园区一起参与贵州省级沿河经济开发区的共建工作。

  为率先实现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在2017年11月率先在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实施“五位一体”全面结对帮扶的基础上,2018年5月,张家港市对沿河县剩余的38个深度贫困村进行全覆盖结对帮扶,实现了50个深度贫困村全覆盖结对帮扶。全覆盖帮扶涵盖了文明引领结对帮扶、社会组织结对帮扶、对口扶贫协作领导小组成员结对帮扶、经济强村结对帮扶、规模企业结对帮扶、国资企业结对帮扶等6类结对帮扶模式。同时,张家港市教育局与沿河县教育局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沿河县12所县直学校与张家港市11所直属学校结对,沿河县22个乡镇(街道)63所中心园校与张家港市10个乡镇51所学校组成一对一帮扶学校,在全国县域教育系统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率先实现了各个乡镇、各类学校、各个学段“三个全覆盖”的一对一帮扶机制,有力助推沿河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加大扶志扶智力度

  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不仅从物资上,更要从扶志和扶智方面发力。而加强人才培训,便是方法之一。

  记者了解到,张家港市与沿河县两地围绕“长江水·乌江情——党建引领促脱贫”为主题,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两地干部人才交流。2018年,张家港市委组织部组织了两期82名年轻干部赴沿河开展党性锤炼体验式培训,各区镇共安排141名年轻干部到沿河结对帮扶乡镇挂职锻炼;沿河县组织了31名干部到张家港挂职学习,安排3期167名干部到张家港现场培训学习。为全面开展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张家港市善港农村干部学院组织开展了苏州——铜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班,沿河贫困村186名创业致富带头人积极参加培训,共计103名致富带头人成功创业。张家港市经开区(杨舍镇)善港村还与中界镇高峰村签订《善港村-高峰村“整村推进帮扶”协议书》,在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携手奔小康行动中,率先探索实践村村结对的“整村推进结对帮扶”新模式,从党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第四个方面着手,整村推进结对帮扶,力争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深度贫困村扶贫、脱贫的善港高峰村村结对的“善登高峰”范例。

  在教育方面,张家港市教育局安排34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到沿河县支教;沿河县教育局安排甘溪镇中心完全小学校长等17人到张家港市学校跟班学习。卫生方面,张家港先后组织了26名医生到沿河医院坐班接诊,张家港市第二、第三、第五、第六人民医院分别结对帮扶沿河县板场镇、中界镇、甘溪镇、官舟镇卫生院。沿河县人民医院安排12人到张家港市进修3-6个月,安排80人到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短期培训。农业技术方面,由张家港市蔬菜办、林业站、畜牧兽医站相关8名行业专家到沿河县开展技术帮扶,全县50名贫困劳动力积极参加了现场培训。

突出帮扶项目规范运作

  为使党政主导帮扶项目成效显现,记者采访得知,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及其区镇四级财政,2018年度落实帮扶沿河资金5240万元,实施思渠镇一口刀精品水果、土地坳镇铁皮石斛、官舟镇甘溪镇白芨中药材种植、全国首家“24小时”土家书房、沿河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等39个项目;实施通组路、危房改造、村卫生室、异地搬迁学校建设、安全饮水等工程,带动贫困人口数9777人。在部门结对帮扶项目上,两地人社部门大力深化劳务协作,共同成立全国县级首家东西部劳务协作服务站,共享企业招工、用工信息,沿河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赴苏州市稳定工作103人。两地旅游部门共同开展旅游推介活动,探索打造符合沿河的旅游精品线路。在两地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沿河籍214名学生被张家港市沙洲职业工学院录取就读。两地供销合作总社在张家港市共同设立沿货出山的店铺已开业,并与张家港市新百信超市达成销售协议,每年输送农产品红苕50吨,黄花2万斤,竹笋2万斤,豆腐干5万斤,红苕粉5万斤,干萝卜5万斤,牛肉干5万斤。两地商务部门对电商平台予以优化,助推“沿货出山”。

  与此同时,张家港市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沿河县扶贫脱贫工作。2018年以来,苏州银行、苏州弘化社基金会等企业和社会组织向沿河县捐赠各类资金、物资380万余元。张家港市的嘉雄文化有限公司帮助沿河打造“洲州茶”茶叶公共品牌,解决沿河茶市场瓶颈狭窄的问题;张家港市红十字会先后两次派员帮助沿河开展7场应急救护培训,共培训600人;金茂公司投资近100万元帮助结对深度贫困村晓景乡暗塘村发展特色李120亩,带动35户贫困户、120人持续增收。

  记者了解到,在沿河县干部群众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机制的共同努力下,沿河县250个贫困村已脱贫出列76个,50个深度贫困村已脱贫出列3个,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7.12%,减少贫困人口12.5万人,其中2018年度减少贫困人口2.6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