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468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12-11

《2018年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指数调查报告》出炉——

营商环境有提升 发展难题仍待解

□本报记者 田锦凡

  今年,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指数为83.14、较上年提升1.29,反映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已有进一步改善,并发现一些民营经济面临的困难、问题,需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解决。

  这是一项历时3个月、总计完成有效问卷2137份的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从考察领域、地域两方面看,贵州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总体情况较好。

  近年来,贵州民营经济规模总量持续壮大、市场主体大幅增加、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城镇就业的重要载体。2017年,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9.2%,从业人员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的86.6%。

  这得益于贵州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民营经济工作,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成立由省委副书记、省长兼任组长的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督促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同时,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省经信委)制定实施《贵州省中小企业“星光”行动实施方案》等举措,会同有关部门深化非公经济制度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指示精神,准确反映当前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状况,贵州省工信厅委托社会第三方调查公司贵州贵统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今年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开展调查评价。该中心组织人员走访9个市(州)、贵安新区的各类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经分领域、地区、单位类型、行业进行调查、汇总、计算、评价后,形成《2018年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指数调查报告》,提供给有关部门、领导作决策参考。

  据了解,此次调查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包括不同规模、类型的民营市场主体;为确保独立、客观、真实,采取调查员手持客户端(PDA)远程实时在线入户调查方式进行;问卷由被调查者填报后直接提交,既避免访问员对受访者的影响,也防止问卷在传递过程中损毁。

  经调查、测算,审批环境、市场准入、市场主体增长及政策落地情况较好,指数值均超85;盈利环境、创业环境的指数值超80,相对较弱的是融资环境、用工环境。指数情况反映贵州民营经济领域的审批环节、市场准入满意度高,政策落地执行较好、市场主体增长快速,企业盈利情况总体较好,但需进一步改善用工、融资环境。

基本评价:总体情况较好

  分地区看,全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均有改善,各地民企反映情况均较好。贵阳、毕节、黔西南位居前三,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指数分别为85.83、85.00、84.81;安顺、铜仁、遵义、黔南排名四至七位;排在后三位的是六盘水、贵安、黔东南,指数值分别为81.36、81.01、80.28。末位与首位的指数值相差5.54。

  从单位类型看,5种类型单位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评价总体均较满意,综合指数均在82至85之间。各种单位类型差别较小,呈现规模越大评价越高的特征,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及个体户对应的指数值分别为84.94、83.49、83.27、82.78、82.04。从一级指标看,大型企业对市场准入的评价最高,指数值为89.58;个体户对用工环境的评价相对最低,指数值为77.27。

  分行业看,一二三产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评价均较积极,指数值分别为83.86、83.09、82.98。从一级指标看,一产对市场准入的评价较宽松、指数值为86.60,侧面反映市场准入对一产企业影响不大;评价较差的是三产用工环境,指数值为77.08。

  细分至16个行业,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值均为80至85之间。其中,建筑业评价最高,指数值为84.4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评价次之,指数值为83.89;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评价最低,指数值为80.90,比排名第一行业低3.55。16个行业平均差距为0.22,并不十分明显。从一级指标看,建筑业对市场准入的评价相对最高,指数值为87.79;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对融资环境的评价最低,指数值为71.81。

分领域看:审批环境最优

  市场准入方面,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指数值为85.19,高于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指数2.05,在8个一级指标中位居第二。从5个分项看,对鼓励民间投资政策的满意度最高,指数值为87.33;对社会事业项目开放程度的评价最低,指数值为83.65。分地区看,市场准入相对最好的是安顺、指数值为87.6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42;相对最低的是贵安、指数值为80.6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56。从单位类型看,大型企业对市场准入的评价相对最高,指数值为89.58;中型企业对社会事业项目开放程度的评价最低,指数值为81.02。

  近两年受宏观调控、经济转型影响,金融机构相应提高融资门槛,导致融资环境进一步变差。今年,贵州民营经济融资环境指数值为79.02,低于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指数4.11,在8个一级指标中排名第七。从5个分项看,对贷款审批时间的评价最高、指数值为81.01,对贷款抵押的评价最低、指数值为76.39;分地区看,融资环境相对最好的是贵阳、指数值为83.20,最差的是黔东南、指数值为74.02;从单位类型看,大型企业对融资环境的评价最高、指数值为80.52,个体户对贷款抵押的评价最低、指数值为74.60。

  政策落地方面,民营经济政策落地指数值为85.05,高于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指数1.91,在8个一级指标中排名第四。从5个分项看,对政策普惠程度的评价相对最高、指数值为86.50,对政策知晓程度的评价最低、指数值为81.25;分地区看,毕节的政策落地指数值最高,黔东南的政策知晓程度明显偏低、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从单位类型看,大型企业对政策普惠程度的评价最高,个体户对政策知晓程度的评价最低。

  审批环境方面,民营经济审批环境指数值为85.98,高于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指数2.84,在8个一级指标中位居第一。从4个分项看,对行政审批阻梗的评价最高、指数值为91.23,对行政审批部门办事效率的评价相对较低、指数值为82.8;分地区看,审批环境指数值最高的是安顺、最低的是贵安;从单位类型看,小型企业对审批环境的评价最高、指数值为87.40,微企对主要行政审批部门的满意度评价最低。

  盈利环境方面,民营经济盈利环境指数值为84.13,高于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指数0.99,在8个一级指标中排名第五。从6个分项看,对行政收费负担的评价最高、指数值为92.26,对财务成本的评价相对较低、指数值为81.31;分地区看,盈利环境评价指数值最高的是毕节;从单位类型看,小企业对行政收费负担的评价最高,个体户对财务成本的评价最低。调查反映各级政府通过不断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法定税负、减轻企业负担,有效提高了民营经济主体盈利水平和能力;原材料成本过高是影响盈利的最主要因素。今年上半年,有58.91%的调查对象处于微利状态,盈利的占25.83%、亏损的占15.26%。

  用工环境方面,民企用工环境指数值为78.05,较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指数低5.09,名列8个一级指标末位。从5个分项看,对员工流动率的评价相对较高、指数值为85.86,对招收管理和技术人才的评价较低;分地区看,用工环境最好的是贵阳、指数值为80.71,较差的是六盘水、黔东南;从单位类型看,个体户对员工流动率的评价最高、对招收技术人才的评价最低。

  创业环境方面,民营经济创业环境指数值为83.24,高于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指数0.1,在8个一级指标中排名第六。从4个分项看,对税费减免政策的评价相对最高、指数值为84.77,对创业优惠政策的评价最低、指数值为82.18;分地区看,创业环境相对较好的是贵阳、指数值为87.18,最差的是黔南、指数值为78.53;从单位类型看,大型企业对创业优惠政策的评价最高,个体户对创业优惠政策的评价最低。

直面问题:政策解读不足

  根据调查,在全省2137户调查对象中,超过60%希望政府从“制订出台更多优惠扶持政策”“降低成本,减轻税费负担,改善盈利环境”等方面提供更多更好服务,体现了大多数民企对优惠政策、简化审批及盈利的渴望。

  同时,有372户调查对象对“当前最需要解决的困难”作了回答,主要表现为:一是资金流动困难、融资难。有112户调查对象反映融资难,希望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贷款门槛、融资成本,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二是企业招工难,有99户调查对象反映招收技术、管理人才困难。三是政策帮扶力度不够。有83户调查对象反映,政府应强化对民企的优惠政策扶持,进一步减轻税费负担。四是生产经营成本高。有78户调查对象反映房租过高,生意不景气、盈利困难,希望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予以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广大民企对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部署——大扶贫战略行动、“双千工程”(“千企引进”“千企改造”)的知晓率并不乐观。调查显示,有近六成调查对象不知道“双千工程”,急需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