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467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12-07

脱贫攻坚路上展风采

——省政协农业农村委走访省政协农业界别委员曾光秀侧记

□杨晓民

  11月28日,迎着明媚的阳光,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一行从贵阳驱车来到望谟县平洞街道洛朗村板栗园。放眼望去,满山遍野的板栗树在冬日阳光下迎风摇曳,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省政协农业界别委员曾光秀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中结对帮扶的板栗种植基地之一。

  据当地县委主要领导和乡镇领导介绍,这是望谟县的十里长廊板栗种植基地,由曾光秀创办的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免费为其提供苗木和生态有机种植技术指导,所产板栗由公司按3.5元/市斤保底包收,每年能为全村135户精准扶贫户每户创收1.7万元,基地中的个别种植大户创收可高达60余万元。就这样一颗小小的板栗,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成了当地百姓的“致富果”,让当地贫困群众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劲头更足,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2014年,省政协委员曾光秀怀着感恩一方土地、感怀一方人民的家国情怀,结缘望谟人民、望谟板栗,依托该县生态和上万亩野生板栗园优势,从建筑行业转到农副食品领域,在该县成立了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之后就定位于服务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用曾光秀本人的话说就是“脱贫攻坚,我认为是一种责任,但是它更是一种机遇,因为我们加入了脱贫攻坚的队伍,也让我们赶上了一个历史的好机遇,在做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其实是助推了我们企业更加迅速的发展。”公司发展过程中,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以及对合作社利润3:1:6比例(即公司30%、村委10%、合作社农户60%)进行分红的方式,联合当地村委并发动农户组建农民种植合作社,免费为合作社提供板栗苗木、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指导服务,对合作社所产板栗进行统一保底价包收,按国际市场要求,从日本、德国等引进世界一流加工技术工艺,将板栗制成系列产品,注册为“哆吉栗”系列商标,销往全国和日本、韩国等地,让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当地板栗走出深山,成为一方群众的“致富果”,助力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助推当地脱贫攻坚。

  5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做脱贫攻坚就是做企业这一发展理念,联合当地村委和农户组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带动当地板栗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1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23.6万亩,覆盖15个乡(镇、街道),让板栗成了当地“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公司按3.5元/市斤与合作社签订保底包收合同,让当地生板栗收购价从2015年的每市斤1元提升到3.5元,有效带动了该县1.8万余户7.5万余人增收,其中惠及贫困户4500户1.8万余人,并在2017年让364户贫困户入股公司,当年实现分红299.29万元。公司在助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先后获得“哆吉栗”商标19个、专利6项,获得HACCP食品卫生安全控制体系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创建了“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相关产品销量在全国板栗行业排名第三,先后被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先进民营企业、“省级出口示范基地”“第三届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等,曾光秀个人也在2016年获得了“2016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奉献奖”。

  走访中,曾光秀谈到光秀公司作为一个扶贫产业企业,扶贫工作做好了企业也就壮大了,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责任心有多大,企业的发展舞台就有多大,板栗需小,亦同样能承载千家万户贫困家庭的致富梦想。作为一家以板栗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在决胜脱贫攻坚中发挥好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纽带和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延长好产业链,提升好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强产品品牌内涵和影响力,把望谟板栗销向全国、全世界,将公司做成有影响力的上市企业,力争让全县板栗种植户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并通过企业2年的发展将生板栗收购价提升至5元每市斤,让更多的农户共享到企业发展成果,让企业的发展更好地惠及当地群众。

  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对曾光秀个人和企业发展理念、奉献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光秀公司一产种植技术标准规范、二产加工技术先进、三产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做得很好,市场做得很好,是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和全省产业扶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的一个样板,是企业先进经营发展理念和为民谋利家国情怀的结合体,充分体现了企业的战略眼光,充分展示了一名省政协委员在脱贫攻坚中的社会担当。省政协农业农村委鼓励曾光秀抓住生态、质量、品牌、市场等要素,在不影响板栗主业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板栗生态种植链上的相关产业,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做向全世界,努力为富裕一方群众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