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9期 本期2447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11-02

药王谷企业唱响致富经

□本报记者 潘 建 王 吟

  药王谷,这名字听起富有诗意和神秘。

  10月23日,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新闻采访团来到安顺市药王谷,探寻药王谷的神秘和“谷主”任庭周的风采。

  任庭周是安顺市政协委员、安顺市药王谷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0年前,他在万亩荒山上手拿镰刀披荆斩棘,一口气种下了3000多亩中药材。

  如今,整个药王谷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13000多亩,当年的荒山荒坡已经变得郁郁葱葱、鸟语花香,任庭周依据药王谷的山水风貌,推进产业升级,结合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态、大扶贫,打造了一个中药材生态养生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度假胜地。

  2011年,任庭周组织108名农户成立了安顺市西秀区钰霖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中药材种植和销售、初加工、苗圃繁育、林下种养殖和休闲旅游等业务。原本属于一个人的产业,如今已经变成200多个社员的集体资产,每户社员每年工资加分红可获得6万元左右的收入,成百上千的农民也因此有了就业的门路,药王谷也因此而声名大振。

  据任庭周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带动东屯、轿子山、黄蜡、蔡官、宁谷、杨武、鸡场、新场、七眼桥、旧州、大西桥、刘官等10多个乡镇6000多户农户种植中药材面积已达10万余亩,共带领贫困户1813户4700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进入药王谷务工以前,家里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农作物,一年忙活下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今年69岁的七眼桥镇竹林村村民易德芬告诉记者,自从进入药王谷务工后,现在每月能有2400元的收入,任总是一个大好人,是他让我们这一带的群众脱了贫。

  如今的任庭周,工作中更加注重做好利益联结、带动贫困农户,按照龙头带动、农民参与、股份合作、促进增收的原则,以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帮助农户赚为经营理念,推进特色产业复合发展和产加销一体化建设,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并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利于民。

  截至目前,任庭周共为贫困社员和合作贫困农户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70万元用于发展中药材黄柏产业。不仅如此,任庭周还通过合作种植与农民签订协议,以保护价收购他们的药材,为合作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帮助西秀区、印江县、紫云县等成立了多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和协会,并与东屯乡、轿子山镇等合作进行万亩丹参种植,涉及20余个贫困村的2000多贫困人口。

  “我作为七眼桥镇竹林村名誉村主任和产业村长,脱贫攻坚自当勇做先锋。”任庭周表示。

  今年1月,任庭周召集竹林村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分红现场会,为47名贫困农户每户发放了500元的现金红利,并吸纳农户进入合作社成为社员,同时与竹林村16户贫困农户签订了惠农贷合作协议,农户将资金入股合作社进行分红,风险由合作社承担。“为带动村民就业,我还与竹林村32户贫困户及农户签订了劳务合同。”任庭周说。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任庭周不忘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向贫困农户捐赠种苗、捐资修路,参与资助贫困大学生基金会等,累计向社会捐款60多万元。

  “始终谨记‘促进西秀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户脱贫致富步伐’的任务,竭尽全力为决战脱贫攻坚贡献自身的每一分力量。”任庭周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利用自身产业优势,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壮大产业链来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的能力,以实际行动响应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