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震撼心灵的文化之旅
——南京师范大学“苗物锦情”调研团贵州纪行
□文/图 浦 玉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在缓慢流失,相关机构对它们的抢救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为研究苗族文化的保护以及其中蕴含的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8月17日,我有幸成为南京师范大学“苗物锦情”调研团队的一名成员,与调研团队一道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在多个村寨进行一系列走访调查,对当地苗族文化德育资源的发展状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我们的第一站是贵州凯里的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8月18日晨,调研团队进入馆内参观各类展出的文物,对苗族文化体系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在该博物馆中获取的知识经团队分析整理后成为非常有价值的内容,为后续调研工作的规划和安排提供了重要借鉴。
稍经休整后,调研团队于8月19日前往南花、季刀、朗德三个苗寨,通过走访村寨、组织当地居民填写调查问卷等形式来统计德育资源开发相关数据,更为具体地了解到当地文化与教育的状况。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地仍保留着独具地区特色的民族服饰以及较为传统的吊脚楼和拱桥等建筑,而一些村寨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节日风俗也保留得较为完整。
潘年武老人是季刀苗寨里地位很崇高的长老,他曾在寨子里的小学担任教师,是街坊邻居心中德高望重的文化人。从他口中了解到了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苗族文化。例如,吃新节时,从最早过节的西江到雷山,再到三棵树镇和巴拉河一带,寨里每家人都要杀一头猪,并准备一些鱼肉来庆贺。“吃新”代表品尝新的稻谷,寓意着对新年风调雨顺、家家丰收的美好期盼。其次,唱苗歌也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情感表达形式。对于苗歌,过去都是通过游方唱情歌来展示的,年轻人通过唱情歌表达互相之间的好感,最后喜结良缘。
说到苗歌,值得一提的则是朗德苗寨的“九公公”。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寨里的演出台上,年岁已迈的他带领多位长者高歌一曲《开天辟地歌》,气势恢宏,庄重威武,赢得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据了解,他是朗德苗寨唯一的苗族古歌继承人,唱的歌种名为“两岸山”。来到他家中,调研团了解到,那首《开天辟地歌》讲述的是苗族人民为反抗朝廷镇压,从河南河北迁徙到贵州黔东南的过程。整首歌都饱含着苗族人民不畏权威压迫,追寻心中美好生活的一腔热情,诉说着一种不可动摇的民族精神和信念。但令人惋惜的是,他的学生仅有13人,年龄都已不小,甚至有的比他还要年长。年轻人大多忙于工作和学业,没时间也没心思来学习唱古歌。这种文明即将失传,九公公表示非常担心。因为它不仅是一种音乐文化,其中包含的更多是通过歌曲来传承的古老语言和祖先的教诲。
20日至22日,团队继续前往枫香、青曼、千户、摆贝等多个苗寨进行走访、调查,得出一些具体的数据。在受访人群中,84%的人来自农村,而所有人中自觉接受并完成高等教育的人约占18%。调查结果还显示,对本民族各类传统艺术文化非常熟悉的人数量约占27%;仍遵循传统人生礼仪的人约占23%;同时,所有人中,主动学习传统文化并参与文化教育与宣传事业的人占比约50%。
由此可见,当地居民已具备一定的保护传统文化与重视教育等方面的意识,但若要真正将这些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显著成效,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的几天中,与当地居民或长或短的交流使大家受益匪浅,与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者们的谈话更让大家获得了更多的重要信息。
20日上午,负责文化保护工作的吴兴明先生亲自驾车带领调研团前往枫香苗寨中的博物馆、文化长廊等地参观,同时邀请博物馆管理员对团队进行专业的讲解。让大家了解到苗族德育资源的多样性与地区间的差异,并进一步深究了当地对传统教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状况。
首先,不同村寨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受政府政策支持较多的村寨中,人们的教育意识较为浓厚,如西江千户苗寨等旅游重地,居民的文化活动更为丰富,一些公共文化教育资源如博物馆、文化遗迹的建设与保护也较为完善。而相对闭塞、发展较落后的南花、季刀等苗寨人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文化传承意识较弱。
调研团队走访的枫香、青曼两个苗寨则处于发展中期,政府对其文化教育、经济建设等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之中。
通过与吴兴明的交流了解到,过去一段时间内,随着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及国家政府对村寨建设投资的增多,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近年来有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一些对传统风俗和道德文化继承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渐渐变得淡薄,地区特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未来令人担忧。当地政府和教育局对此非常重视,在文化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随着相关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当地小学课程中已安排了民族文化课,教授孩子们唱苗歌、吹芦笙、跳苗舞等;同时还规定学生在特定时间穿着传统服饰、佩戴苗族银饰,为的是教育后辈不忘祖先遗留的优良传统文化。其次,苗族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也通过高校等机构举办的大型跨民族交流活动得到传播。如2018年4月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举办的苗族大型聚会,汇集了各国各地区的苗族人民,在国内外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外来文化影响的加深,许多苗寨不断提高在民族文化保护与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意识,大多数人在配合当地政府及文化教育机构的工作时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具体该如何将民族文化保护和教育工作进行得更为彻底、更加深入人心,则是当代文化保护工作者需要结合时代和现实状况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23日至24日,调研团队的工作进入了最后的整理和收尾阶段。团队回到榕江县城,对苗王庙等一些文化遗迹进行了参观,并不断收集整理沿途所获图片和相关材料,以此来留念这片苗族人民所生活的地方,表达对这一支庞大民族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最崇高的敬意。
调研团与季刀苗寨长老潘年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