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月亮山脉东南麓苗家民俗与传统婚庆习俗探寻
□文/图 王殿华 潘星财
地处月亮山脉东南麓的荔波苗族的来源各支系均有自己的说法。就其地域、服饰、语言和生活习俗分析概为两种类型:一是聚居佳荣镇水维、甲料以及拉易三个村的苗族自称为红苗和黑苗;二是散居于其他乡村的苗族语言、服饰、生活习俗已基本汉化,过去有的自称为汉族,也有的自称为“夷族”。1956年经省民委确定统称为苗族。
红苗自述其的祖先来源于铜仁地区的松桃县,后移迁黔东南州从江县宰便一带,清末民初又由从江迁居水维,根据他们自操的语言和衣着服饰有似松桃县苗族;黑苗自述其祖先由湖南省麻阳县白米街迁至三都县的三脚屯,后又迁至榕江县的打郎寨,最后迁徙从江县的加勉乡一带,时值清末民初迁居佳荣镇的水维区域,并以刀耕火种,山地耕作,繁衍生息,逐渐成为现在的十多个聚居村落。从苗族的姓氏和服饰可找到很多与黔东南苗族的渊源关系。根据黔东南从江县加勉乡一带的苗族姓氏,可鉴别“该宋”称之龙姓,“该昂”称之梁姓,“该年”称之王姓,“该几尚”称之韦姓,“该端”称之潘姓等等。这几个姓氏与水维黑苗当今的姓氏是一致的。由此可鉴,黑苗是由从江县加勉乡一带迁居而繁衍生息。荔波县境内散居的苗族的族源及迁徙已无记载,相传其祖先源于湖南迁居荔邑境内。
荔波苗族族民与社会组织形式。苗族由于自身的历史原因,住地较为分散,村落内部均由几个不同姓氏同居一寨,单一姓氏的村落很少有。其社会组织均以小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组合而成,从组织形式来分析有家族组合和村寨组合两种。其家族组织是指各个家族组织均按父系血缘繁衍延续而存在,家族观念十分浓厚。各家族都有自己的族长,族长是家族的组织者,由其能说会道,威望较高,办事公平和公证,很有说服力的中老年人担任。他的职责主要是调解家族内部的纠纷,族内人员举办婚丧事宜时临场安排相关事项。苗族的村寨组织形式,是由同住一个村寨的好几个不同姓氏的小家庭或家族组合,各村寨均有寨老,不一定经过选举产生,只须寨内成员公认依从就行。寨老的职责是维护村内秩序,调解寨内各种纠纷,主持祭祀活动,带头兴办公益事业,代表村民处理涉外事务等。民国时期,保长或甲长(即相当于现在的村长和组长职务)组织本辖区域内的有关活动和事务,有的寨老兼任保甲长或者为保甲长的助手,负责协调寨上的相关事宜。
苗族的人居。过去的苗族民宿喜好聚族而居,其住房形式因地制宜。在佳荣镇水维一带住房建筑形式与当地毗邻的布依族、水族相同,属半楼式木结构傍斜坡地势而建,切出一面作底后墙,前部立柱,楼下围以栅栏作牛、马、猪舍,上面前半部铺设木板,分间住人,后半部筑以地房为火塘、厨房之用。房屋正中建以楼梯顺上而入屋内,住房再上一楼作堆放杂物。过去较边远的山区,住房屋顶盖上杉木树皮以避风雨。而今瓦房逐渐增多,门外搭有晒台,或在空地立一排高木架晾晒包谷和摘糯,称为“禾廊”。这种建筑形式是佳荣区域苗族人居的特色之一。而散居苗族房舍多为平房,瓦木结构,房顶盖瓦或茅草,有的在屋外建一猪牛舍,也有的将住房楼下一端隔作猪牛舍。部分山区的苗族由于饮水困难,许多人家在房屋檐口架笕槽,将檐水自流笕槽以便天然雨水自流引入大缸中以备取用。
苗族的饮食。由于苗族的住房均是依山而建,傍坡而起,多属高坡地带,土多田少,所以种植的大米通常不足一年食用,还得靠耕种包谷、小米、荞子、瓜豆作补充。蔬菜以韭菜为主,豆类瓜类及野生蕨菜、笋子、菌类为辅,副食有猪肉、牛肉、禽蛋、鱼虾等。根据各自居住的山区条件,家家都腌制酸菜作食用调味品。
苗族的服饰。佳荣镇水维黑苗妇女服饰最具特色。黑苗妇女上穿无领对襟衣,下穿长裤,外罩百褶裙。上衣肩部镶圆形托肩,其以红、绿、蓝等色压边缝制,前面宽约3厘米,后面宽约10厘米。衣长过膝,前后襟下端为25度尖角,前后衣片在衣袖腋下缝合10厘米。衣摆开口较长,领口、襟边、袖口、衣边均镶栏杆花边4条,每条宽约0.5厘米,衣扣两排,每排三对,扣头是圆形铜质或银质,扣桩长约4厘米。上衣内系围腰,围腰以4片红、蓝、绿镶嵌为菱形,长约60厘米,宽约80厘米,上片绣花。百褶裙分为前后两片,每片宽约90厘米,长约40厘米,上半段为青布,下半段约有15厘米,左右白底绘蓝花蜡染图案。平时装束胸前系围腰,外罩青布衫,下穿长裤和后片百褶裙。特别是跳芦笙舞时,上衣加穿到六、七件,再系前片百褶裙,裙边另加一圈绣花,还缀几十个小银玲,膝部以下系脚笼,脚笼彩带是用苎麻做成6条穗子,染上青色,脚穿黑色布鞋。头发梳成螺旋形,未婚女子需戴帽着盛装时,戴上银角、银花等头饰,分为上下两排,每排10个,颈项戴两三个项圈,手腕戴三四副银手镯,全身所戴银饰重达数公斤,最重者可达10公斤。男子服饰上穿对襟短衣,下穿长裤,头包青帕,一端绣齿轮形花纹,包头时花纹竖于额前。
红苗妇女衣服与水族妇女服饰略有相素,衣长及膝,领口、衣襟、袖口缀一宽为10厘米的栏杆花边,下穿长裤。现在许多红苗妇女也改穿黑苗装束。红苗男子日常服饰与布依族男子服饰基本相似。散居的苗族男女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
苗族的婚俗。过去曾有姑舅表婚的优先权。同时还保持同宗同姓不准开亲的习俗。在水维和大土区域的苗族与水族历史上早有相互通婚联姻的传承关系。苗族的婚姻缔结比较自由,父母包办的较少,婚姻缔结一般要经过提亲、订亲、接亲等程序,但各支苗族的婚俗也不尽相同。如红苗提亲时,女方给媒人杀一只鸡煮熟后,则观察这只鸡眼睛的好坏而定,若这只鸡眼睛闭合一致,算是良好的婚姻缔结成功,甚至可以自行择定吉日办理订婚或接亲程序。而黑苗的提亲,是女方父母请人测算双方的年庚八字,如不相克,便同意成亲。
订亲:黑苗在订亲前男方用“割蛋”的方法卜算吉日,男方要备办一桌订婚酒,并送2.5公斤酒,2.5公斤肉、糕点,同时还送一张帕子、一对银手镯、几十元钱作订婚礼。女方邀请近亲家族入席陪客进餐。宴毕,女方要回赠一布匹、几双鞋,表示双方成亲的信物或作回馈礼品。
接亲:苗族的接亲素有不重视彩礼之风俗,不讲究排场的良好风尚。在黑苗内部仍然保持赠以一头牛作聘礼的习俗, 男方有牛则送牛,若无牛则可折银4两或大洋 6元,一般苗族人家以一、二头牛即可迎娶媳妇。 女方陪嫁礼也较为简单,一般只送2只鸡、2只鸭、三块圆形大糯米粑,以及姑娘的衣服和首饰等便可成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礼约有增加,女方陪嫁也相当讲究,添置一些床上用品,皮箱、立柜、彩电、冰箱、打米机、摩托车等作陪嫁物品。此举,与其他民族相比仍从简节约筹办婚事。每当接亲时男家请几个青年男女作接亲专业人员,女方则把新娘打扮好并穿上盛装,在几个送亲姑娘和自家亲兄弟的陪同下出阁。新娘到家后,男方全家老小到屋外回避,并给一位资深的苗家妇女作为迎亲婆。同时取用一盆火、一罐井水放在门槛上,扶新娘跨火进门。新娘跨过火盆时,把随身携带的鸡蛋有意丢在地上,寓意生儿育女,结宗接代。进屋后男方家即把烹调好的鲤鱼、糯饭和3碗米酒端上来时,新郎拿出一点鱼背、糯饭和酒洒在地上,表示祭祖完毕,便燃放鞭炮。婚庆这一天,客人尽兴喝酒、唱歌直到天黑。新娘在新郎家住上一至七日而不同居,此后就返回娘家时男方给新娘一只手镯,一块钱,并给陪同送亲的每人一只鸡、一包糯饭和几块钱作草鞋钱(路费),迎亲即告结束。散居的苗族婚俗与汉族习俗大抵相似。
苗族家庭不论聚居或散居,都是男人当家并在家庭中占支配地位。儿子成婚后,有两个兄弟以上的大儿子便与父母分家,自己另立家业,多数父母均与小儿子一起吃住,分家时其产业平均分配,谁照顾和赡养安葬父母,父母的遗产归谁继承。家庭成员按性别、年龄进行不同层次的分工,男的担负犁耙田土或外出务工,女的管理家务、饲养牲口、纺纱织布、刺绣缝补。青少年就放牛、打柴;老人协助做家务,带小孩,秋收阶段全家男女老幼一起出工出力。
苗族的丧葬。苗族是实行棺木土葬,各地葬俗大同小异,程序也较简单,崇尚薄葬的良好风气。水维地区黑苗,老人健在时不能备棺木,只将山上能制棺木的杉树作个标记日后备用,待老人去世时上山现砍现做寿木,将尸体抬到葬地装殓入棺。而红苗可事先备好棺木,其葬俗大抵相同。老人去世后,由儿子洗身,更换寿衣,但不剃头发,然后在堂屋正厅顺着屋梁铺放三、四块木板,将尸体搁置其上,子女披麻戴孝,接着请人测算吉日,若当天时逢吉日即可出殡安葬。出殡时,由一老者手持一把砍刀、一把竹火领前先行,边走边念边咒又边舞,随其之后便是一、二十人持鸟枪的送葬队伍,一路上鸣放排枪。死者安葬完毕,在坟前插一根木棍子,把死者随身的遗物(如烟竿、鸟笼等)挂在木棍上。若死者系女性,孝家要给母舅家送1头牛(或折银算钱),舅家则带一只鸡和几把摘糯谷等食物前来吊丧。下葬三天后,子女要到坟边送火,去时带上酒肉饭菜供奉逝者,并在坟前烧一堆篝火,然后把食用的供品吃光,葬礼就算全部结束。
散居的苗族丧事习俗,由于受周边其他民族的影响,老人去世后要按民族风俗念经“开路”,超度亡魂,然后安葬。
苗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苗族有春节、七月半、开秧门和吃新节等, 其中的春节最为隆重。每逢节日里家家自办酒席,亲朋好友互相走访拜年,共度佳节。其日里的文娱活动,以水维地区较为隆重,家家户户饮酒作乐,举行一年一度的踩歌跳舞的娱乐盛会。过去苗族踩歌跳舞的活动,一般在农历正月或二月的甲申日举行,时间三至七天。后来改在春节举行,不再另择日时。节日期间全寨男女老幼衣着盛装,尤其是未婚女子或已婚少妇,更要把自己最好的新衣和银饰都穿戴身上,同时在寨上一块空旷地坪上尽兴欢歌跳舞,青年后生列队吹着芦笙,情景热闹非凡,诱发其他民族村寨成群结队前来观赏;七月半是散居地区苗族的重要节日之一,它和附近的汉族、布依族一样,备好酒肉饭菜摆放龛前供奉祖先,时间为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三、十四日两天。
“开秧门”:月亮山脉东南麓周边的苗族在每年开春后临近插秧前的一个民族节日,这天事先选择吉日杀一只鸡,将鱼、肉、饭菜用粽子叶包好摆放在火坑边敬奉祖先,次日黎明时赶到(据说必须在鸟雀未出巢之前,如开秧门时遇到鸟雀在右边为佳,若在左边视为欠佳,当年产粮收成受到影响)田边地角摆放供品信奉神爷,然后取少许肉、饭及肥料一并投放田中,随即插上3兜秧苗地处三角形状,同时也插上三根草标,其仪式就告结束。这一天,苗族青年吹着芦笙,唱歌跳舞。尔后,便把芦笙封存起来不准随时取用吹奏,直到新米收割后才能再次拿出使用。
“吃新节”:时间在每年农历八月,过去一般选在亥日,现在通常是八月十五至二十日这几天内举行,而且各家各户都要去稻田里摘一些成熟的糯谷,现舂现煮,再准备一些佳肴美酒,尤其是鱼不可缺少,家家欢宴一餐新米饭。除了尝新之外,青年男女身着盛装,集中在寨子一地坪上,将封存的芦笙取出再次进行演奏,欢歌跳舞,尽情娱乐。
“吃鼓藏”:这是地处月亮山脉东南麓区域苗族历史上的一种习俗,尽管各村寨各家族吃鼓藏的方式不尽相同,但都是一种最隆重的、热闹非凡的祭祀活动。吃鼓藏一般是在老人去世后15年内进行,并请鼓藏师择日卜卦,一旦决定要吃鼓藏的当年,事先要经过三年的充分准备一些食物。履行的鼓藏主人要买来三只仔猪喂养,一直喂满三年,备以吃鼓藏时之用;其次,在寨子上选一坪地适宜搭建一鼓藏棚。一般以长2.2米,宽2.1米为宜,用杉木树皮盖顶,四周围以木板;制作鼓筒时,由寨上青壮年结队吹着芦笙到山上砍一棵直径50至70厘米,取长1.7米的树木,把木心挖空制成筒状,用一根长藤子绑好鼓筒,抬回棚内,择日在鼓筒内安装4颗铁钉,然后用黄牛皮封住两头,在鼓身中部打一直径0.5厘米的圆孔。到第三年腊月,举行为期三天的吃鼓藏仪式,并由做鼓藏的人家杀两头猪送到棚内,做鼓藏的人家在棚内祭祀,鼓藏师用稻草扎成一个草人,其头部用一个鸟笼代替,将草人以骑马的姿势固定在鼓的正中圆孔位置之上,事毕念咒语敲击鼓身引起空气振动,草人即被弹动一下。鼓藏师不时拿着一只用火熏干的老鼠舞弄一阵。另外,“吃鼓藏”仪式用的生猪不能手捉,也不能用刀杀致死,而是用一个特制的笼子把猪赶进其内,然后择秋季九月时的竹子削成尖矛刺死。举行鼓藏仪式的同时,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在一坪地上讴歌芦笙舞,随手捏着一些糯米饭,跳一阵吃一点。最后一天晚上,将木鼓送到野外收藏。送前,在鼓藏棚煮一腿猪肉分食,剩余的各自带回家,用以酒肉饭菜供奉祖先,回程的路上不准念唱,一声不响、语音安静地将鼓送到藏匿处用草复盖好,鼓藏仪式活动即告结束。
苗族的传统文化。佳荣区域的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迁徙于清未民初,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流行着丰富的民间传说,有较完整的古歌体系。如《开天劈地》《洪水滔天》《兄妹结亲》《人类繁衍》等等,表现的手法形式各具特点;红苗是以苗语古歌传唱形式,但故事情节、人物、动物、天神等内容大致相同。如《兄妹结亲》的故事传说颇富民族民间寓言特色。其内容大致是古时天王索(雷公)跟地主王构打斗,败后被地主关进笼里很不服气,当时雷公求两兄妹给火抽烟,由此得了火种就引发雷火炸烂铁笼飞上天际,言说发誓要灭绝地上人类。于是可怜的两兄妹就拿瓜子在地种植之后,结出葫芦,意若发大水时可坐在葫芦内逃生。果然已卯年洪水滔天,两兄妹就坐在葫芦里漂洋过海,最后到西灭山向雷公哭诉:“天下人间断本了,人死断本火断烟”,雷公就叫兄妹结亲成家,妹不同意且说:“要想兄妹成亲成家,除非在西灭山上转三转,面对面才能成亲”。因此,在雷公的精心策划下,终于实现了面对面,妹又不同意,又说要剖开竹子,若竹子合得拢才能结亲,雷公悄悄把竹子合上,妹无奈又无办法,再次要求把磨子从山上滚下来,雷公把磨扇合在一起,妹视之再次无法了,只好与兄结婚生育了一个无脚无手的孩子,男的见状要休婚抛弃妹不同意,就去请问仙人说:“无脚管天下,无手管朝廷”,尔后给他一把刀,把它切开,东方扔二块,立了东方两姓人,西方扔二块,立了西方两姓人。四块扔过后,拿一块挂龙头,成了龙姓;一块挂悬崖上,成了石姓;一块挂屋梁,成了梁姓;杂碎扔向河里,成了潘姓。此故事鲜明而生动,饶有趣味,奈人寻思,取趣无穷。
黑苗的《开天辟地》《洪水滔天》《兄妹结亲》《人类繁衍》之传说,情节与红苗基本相同。唯有散居苗族有关这类的民间传说较为零散,不像红、黑苗那样成为体系,遗存后人。
大土苗族民歌:主体是宴席酒歌,常在喜庆酒席上或众人即兴饮酒的场合唱之,歌词大都根据席间人员临场景情相互攀比现编现唱,歌词内容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较为欢快而富有幽默情感,激起听众的欢声笑语,从中分享,共同取趣。
情歌主要是男女青年用于交流情感时所唱的歌赋,音韵浓厚,曲调迂回婉转,歌词多鉴于比喻或指代的方法,表达男女相互爱慕之情。
祭祀歌(鬼歌)是鬼师在进行迷信祭祀活动中吟唱,这类歌的演唱形式虽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它的内容大都涉及一些深层次的民族意识和传统观念。如人类的起源,本民族的迁徙、繁衍以及有关命运、鬼魂等。因此,对研究本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散居苗族的歌曲与汉族相同,都用汉语演唱。
苗族的舞蹈:月亮山脉东南麓大土苗族传统的芦笙舞最受群众喜好,通常是在春节、四月八、开秧门、吃新米这几个民族节日衣着盛装进行。此外,若遇某些重大活动时也可跳芦笙舞庆之,其队员由大、中、小芦笙和芒筒组成,音域可达三个八度,和声结构完整。芦笙舞步从曲调上可分为男步和女步,男步的曲调明快活泼,全用高音芦笙吹奏,边吹边舞,舞步轻盈,颇有旋律节奏感。女步曲调由高、中、低音芦笙加上低音芒筒伴奏,并按芦笙节拍翩翩起舞,和声效果非常优美动听,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