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贵州(双龙)国检试验区建设
推动贵州口岸综合经济快速发展
□陈 菓
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要求“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没有口岸就没有开放,龙洞堡国际机场作为贵州唯一的国家级一类航空口岸,是贵阳的门户和贵州的窗口。根据《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5〕14号)文件,要将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建设发展成为“全省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和带动全省经济转型方面先行先试。2017年5月,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成为继郑州、青岛、重庆、上海、广州和成都之后获批的第七家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发改委、民航总局的复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成为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因此,贵州双龙航空港必须以打造全省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口岸管理和完善口岸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构建与全省对外开放相适应的口岸开放平台体系。2017年8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复同意在贵州建立贵州(双龙)国检试验区(西南地区首个国检试验区)。国检试验区的建设与省委、省政府对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发展定位高度契合,是落实贵州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各项任务的重要抓手,能有效解决贵州口岸种类单一,数量少、规模小等问题,是进一步完善贵州对外开放新格局,夯实质量建设新基础的根本要求。
一、贵州(双龙)国检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货物通关效率,贵州进出口货物清关实现“零等待”,既便利地方进出口企业通关,又提升了口岸的货物吞吐能力和国际集装箱的周转效率。二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省内外贸企业不用到沿海口岸通关,节省了运费、仓储费用等。三是形成“政策洼地”,带来巨大的“虹吸效应”,吸引周边优质的人才、投资、信息等资源向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聚集。四是有效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检验检疫人员在封闭式查验平台对入境货物进行集中查验,一旦发现疫情,可及时采取检疫处理措施,确保疫情不扩散,维护贵州经济和生态安全。
二、贵州(双龙)国检试验区的创建目标
国检试验区是对外开放口岸中检验检疫功能从沿海到内陆延伸的试验区,其目的是检验检疫“关口”内迁,进出境货物实现“出口直放、进口直通”,出境货物能够在产地施检、入境货物能够在目的地检验检疫。贵州(双龙)国检试验区将搭建指定口岸服务平台、质量技术基础平台、便捷贸易放行平台、跨境电商监管平台、检验检疫云平台等五大平台;完成提升检验检测基础、简化检验放行程序、创新电商监管模式、发展云上检验检疫、提升风险预警能力等10项建设;建设水果、肉类、冰鲜水产品、种子种苗4个进境产品指定口岸,建立1个检疫隔离处理中心、建立绿色产品、辣料及制品2个国家级实验室,搭建“质检大数据贵州分中心”等20个项目。
三、加快建设贵州(双龙)国检试验区的措施建议
(一)统筹提供政策保障。将国检试验区建设成以“政府主导、国检监管、企业参与、质量共治”为基础,以“生态发展、数据引领、先行先试、风险可控”为原则的国检试验区,围绕国检试验区功能定位,制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加强对企业及社会的宣传,鼓励和支持企业入驻国检试验区,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检试验区便利政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建立健全国检试验区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确保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有效运转,在便利企业的同时降低检验检疫执法风险。
(二)建立推进考核机制。将国检试验区纳入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整体规划。对地方各部门支持工作效果、推动工作进度、组织管理和质量等建立考核和通报制度。
(三)提高机场口岸的承载能力。打造多式联运物流通道,建立口岸-内地直通放行机制,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有效利用公路、铁路等物流,加快双龙产业集聚速度。贵州物流交通成本较高,是阻碍进出口产业向贵州转移的一项关键原因,政府应该加大补贴力度,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开通绿色通道。对贵州国检试验区出入的农产品免于开箱查验,减轻企业负担,引入大型、有海外基础市场的企业。
(四)争取多方支持。争取国家口岸管理部门的支持,比如海关、国家质检总局等;加强与主要进出境口岸省份的沟通和联系,签订合作协议,构筑贵州进出口产品直通放行通道,实现出境“零查验”、入境“零等待”。
(五)以口岸经济为载体,优化营商环境,为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搭建平台。为口岸职能部门提供便利工作条件,以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抓手,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倾斜和考虑,支持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立足双龙、带动黔中、辐射西南、面向国际”,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要素积极打造贵州省口岸综合经济区、内陆开放型经济引领区。
(六)打造特色农产品、食品、跨境电子商务产品集散基地。为响应省委、省政府绿色优质农产品“泉涌”工程,航空港经济区将与省供销社高标准建设全省冷链物流中心、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孵化基地、国内外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展示中心等,着力解决我省冷链物流配送短板,减少农产品流通损耗,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冷冻冷藏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推动“黔菜送粤”“黔果入沪”“黔货进京”。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活化现有商业资源,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贸易对接,积极引进、扶持、培育以大宗商品进出口为主、具有较强实力的经销商,促进贵州特色农产品、食品从零售模式转向批发模式,有效降低企业的抽样成本,以集约促进贸易发展。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贵州双龙航空港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贵州双龙航空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