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概况
“轰鸣”——高安训油画作品展于7月20日下午在贵州美术馆开幕,展期至7月26日。本次展览是青年艺术家高安训的首次大型个展。展览以“轰鸣”为题,内容以“机械”系列作品和“风景写生”两大系列,目的是选取画家阶段性的艺术特色成果以飨观众,并以点带面地展现出画家对中国传统和西方文化以及当代艺术发展三个思考维向的深入体悟。
在艺术之路上“轰鸣”前进
——高安训油画作品展
遵义“1964”工业园区有一个特色展览馆,里面陈列的都是一些老东西——废弃的发动机,困难时期的肉、菜票,印着“xx年生产劳动纪念”的搪瓷杯,等等。我曾在那里,看着这些被时代淘汰的物件,试图感受那逝去的年代,和那些年代烙下的独有的印记。这个展览馆打动我的,是用这些逝去的东西来唤起人们的思考,这种思考在高安训的油画作品展上,我又一次感受到。不同的是,高安训是用油画表现必然会逝去的——鲜花、废旧发动机、自行车等,易逝的时光记忆和永恒的艺术表现在高安训的画展中结合碰撞,引着观者驻足流连思考。
艺术是为了表达,表达是为了共鸣。每件艺术作品都在艺术家倾注的思想表达中形成。譬如高安训油画中一大主题——发动机,贵州油画学会会长赵竹说:“发动机本身就是值得画的东西。”为什么值得画?我再深入思考的时候却得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我由此懂了,所谓艺术的表达,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件艺术作品可以引发无数观点,能做到如此的就是好的艺术作品。有人觉得高安训的发动机隐喻着人类的大脑,那些复杂而精密的零部件,就像大脑的神经网络错综复杂又各得其所,没一样是多余的,没一样是可替代的;有人觉得高安训的发动机要表达时代的奔腾,这些发动机无论再精妙,在滔滔向前的时代浪潮中也会很快被淘汰,被更新式、更高效的取代;有人觉得高安训的发动机是在追忆过往的时光,那个以工业大发展为标志的新世纪的诞生,人类从此“长出”了机械的手脚,猝不及防的进入了这个大爆炸的年代。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看高安训的“镜中花”系列时,我想到了这两句著名的诗句。花朵绘在镜面上,我们望向花朵时,也望向镜中的自己。这种意向,就好像我们在毫无察觉的时候,被镜中的自己凝视了。镜中的世界和镜外的世界,到底哪里是真实,哪里是虚幻?耐人寻味。虽然是油画,“镜中花”这标题也颇有中国古代哲学意味。一谈“镜中花”,就会想到“水中月”,一切皆虚幻,一切皆成空。高安训想表达的,也许正是借这代表虚幻的镜面,和代表美好的花朵,提醒人们要珍视现世生活的点滴,不要被虚妄的表面所困惑。
高安训的油画洋溢着一种特别的生命张力,从题材的选择,到材质的运用,到色彩的表达,都给人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精神思索。诚然,画家本人还年轻,正如贵州画院院长、贵州美术馆馆长陈争在观展中对画家所指出的,构图还需深入探索,高安训今后的艺术之路“其修远兮”。但思想已有,技艺自有时光淬炼,可以期待,高安训今后的艺术会如本次展览的名字一样,“轰鸣”着前行。
(记者 万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