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人民政协
在促进党政有效施策中的作用
□陈 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坚持议大事、抓大事,自觉立足大局,紧紧围绕大局,紧扣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履职尽责,统筹各方面力量,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短板意识,选准切入角度,深度调研、重点攻关、集中议政,帮助党和政府增强决策科学性和施策有效性。这些重要论述,为各级政协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有效作为确定了基本路径。我们要着眼于促进党委政府提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刻认识和切实发挥政协在促进党政有效施策中的重要作用。
一、人民政协为促进党政有效施策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热切愿望和追求目标,是提高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党政有效施策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人民政协在促进党政有效施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各级政协在促进党政有效施策中的作用独特、优势明显。能够凝聚各方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具有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和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协商议政活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批评和监督,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最大限度发挥团结联谊功能,不断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能够促进科学决策,找到最大公约数。人民政协是公民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最重要、最经常、最规范的渠道之一,既有组织依托又有制度保证,既是协商平台又是有人才支撑,能够反映方方面面民意,提供广泛的民主基础支持,在最广的范围内形成最大的公约数。能够监督有效施策,形成最大落实率。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容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寓监督于协商会议、视察、专题调研、大会发言、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活动中,能够在参与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更好地推动党政决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各级政协为促进党政有效施策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人民政协促进党政有效施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组织层面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中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全国政协曾经组织政协委员进行了长期的调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向中央提供了大量重要的决策意见和建议,使工程的实施考虑得更加周密。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工程——渝怀铁路过境铜仁,正是在驻上海全国政协委员赴黔视察团的积极呼吁、贵州省政协的多方协商和当时的铜仁地委、行署、政协地工委的全力争取下,最终得以批准实施,从而结束了铜仁不通火车的历史。此类案例不胜枚举,充分说明了各级政协在促进党政有效施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二、精准把握人民政协促进党政有效施策的目标和路径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各级政协要把促进党政有效施策贯穿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着力地推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得到全面有效贯彻落实。
政治协商以凝聚党政施策共识为出发点。各级政协开展政治协商,要把凝聚共识、优化决策作为首要任务,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协商,推动形成有利于党政有效施策的强大合力。把凝聚共识体现在制定协商计划中。坚持由党委牵头、政府配合、政协主抓、各方参与的原则,精心制定年度协商计划,议题可由党委、政府提出,也可由政协征求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别、政协委员等意见提出,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议题、专题协商会议题及其他协商形式的重要议题应作为协商计划“规定科目”。全国政协每年制定协商计划,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定通过后实施。铜仁市将政协年度政治协商议题计划提交市委常委会审定,并以市委文件印发实施,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实施协商计划的共识、智慧和力量。把凝聚共识体现在健全协商机制中。按照2018年新修订的政协章程关于“完善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协商座谈会、对口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的规定,着力推动政协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国政协以每年1次全体会议、4次常委会议、2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为主要内容的“1420”协商机制,给各级政协作出了榜样。铜仁市政协探索建立以1次全体会议协商、4次常委会议协商、8次其他协商、N项相关履职活动为重点的“1+4+8+N”协商模式,营造了“月月有协商”的良好氛围。把凝聚共识体现在完善协商功能中。围绕党政决策的有效实施,发挥好利益表达功能,通过政协各类协商平台,引导委员积极反映各界人士诉求;发挥好决策咨询功能,通过资政会、恳谈会、举办论坛等形式,把政协委员这个人才库、智囊团盘活用好;发挥好协商监督功能,促进政协协商监督程序与党政决策程序有效对接,确保协商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发挥好利益协调功能,完善政协界别设置,激发政协委员活力,善于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让人民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总之,通过政治协商凝聚决策实施的广泛共识,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培元固本的作用,对于人民政协具有更实际、更深远意义。
民主监督以打通党政施策梗阻为着力点。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协要把民主监督聚焦到促进政策决策“贯彻落实”四个字上,着力打通梗阻,推动有效施策。全面贯彻协商式监督的要求和原则。牢牢把握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的这个目的,牢固树立“公、和、诚、实”的理念,坚持靠“说得对”增强政治影响力。着力破解党政有效施策的困难和障碍。坚持通过调研察看发现问题,紧紧围绕履责不力提出批评,盯住针对存在不足督促改进,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增强监督实效。全国政协为筹备召开“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明确6位副主席带队、101名委员和50多名专家参加,组成44个调研小组,赴15个省区市、75个贫困县调研,走访104个村、600多农户,召开300多场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访谈2000多人次,完成1053份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查找的突出问题和提出的批评建议,引起方方面面共鸣,其政治影响力广泛而深远。建立健全有效监督的体制和机制。着眼于推动政协民主监督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形成合力,不断完善组织领导、知情明政、协调落实、办理反馈、权益保障和直通党政领导等方面工作机制。铜仁市出台政协委员重要建议“直通车”制度,委员们通过“直通车”渠道,就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加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破解民营企业用工难题等问题提出建议,均得到市委、市政府采纳落实。总之,政协民主监督要自觉服从服务于党政工作大局,做到敢监督不缺位、善监督不盲目、真监督不表面,推动党政决策部署得到全面有效贯彻落实。
参政议政以增强党政施策实效为落脚点。在我国政治体制架构中,人民政协献策不决策、参政不行政,要用好“话语权”,为党政有效施策增动力、添助力。参政要参到点子上。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围绕中心、把握重点、瞅准时机,切实把问题研究透、把建议提精准,真正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为助力铜仁市委、市政府打造“一带双核”(一带是梵净山沿大江至主城区的百里锦江黄金旅游观光带,双核是梵净山景区、铜仁主城)精品旅游线路,市政协组队赴北京、山东、江西等地考察学习,提出以生态为依托科学选址、以文化为灵魂提升内涵、以惠民为目标达到双赢、以市场为风向促进发展等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落实。议政要议到关键处。认真学习和深刻把握中央大政方针、党政决策意图和本地党情政情,始终从更好地推动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的角度,找准政协发声的切入点、共振点和着力点,切实把政协的有效话语权转化成推动发展的重要影响力。为推动落实铜仁市委提出的脱贫攻坚“三真三因三定”(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户施策,定点包干、定责问效、定期脱贫)工作原则,市政协邀请市委主要领导到政协座谈,委员们提交书面发言材料51份、作口头发言15人,26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10个区(县、自治县)政协主席、党委副书记、扶贫办主任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形成了广泛共识。总之,政协政协“不说话”是失职,“说假话”是渎职,“说实话”是尽职。只有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才能在促进党政有效施策中发挥独特而重要作用。
三、着力提升人民政协促进党政有效施策的质量和成效
汪洋主席多次强调,要把提质增效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和各方面。各级政协促进党政有效施策,要把提质增效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打造工作精品,全面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牢牢站稳建言献策政治立场。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始终与党委政府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工作一致,选准切入角度,深度调研、重点攻关、集中议政,凝聚和传递党政策有效施策的正能量。严格防范、坚决杜绝打着民主监督的旗号,发表攻击党的领导和我国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的言论。坚决防止为少数人或特殊利益集团代言,坚决防止大而化之、言之无物,坚决防止政策不清、情况不明、时效不强,坚决防止“马后炮”。
始终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把政协工作放在党委政府工作全局中找准坐标、明确方向,想党委政府之所想,急党委政府之所急,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建言献策就跟进到哪里。紧扣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选择其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献计献策。就铜仁市各级政协来说,要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积极参与省政协组织开展的脱贫攻坚“百千万”(百名政协主席挂帮百个贫困乡镇、千家委员企业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千个贫困村、万名委员结对万户贫困家庭)行动,深入推进“三抓三包三联”(抓协商、抓监督、抓调研,市级领导包乡、县级领导包村、其他干部包户,联线连心室、联系贫困户、联动办实事)活动,奋力推动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在铜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高度重视调研基础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要求,牢固树立“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建议权、没有监督权”的理念,把调查研究质量作为衡量政协履职水平的重要标准,把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之前的“刚性规定”。健全调研工作机制,创新党政领导点题、政协自主找题与社会公开征题相结合的选题机制,采取领导领衔调研、专委会专题调研、界别选题调研、委员自主调研等方式,推行上下级政协联动调研、政协专委会与民主党派联合调研、政协专委会与党政部门协同调研,探索调研课题公开招标和评审结题机制,不断推出调研报告精品力作,从而让调研的深度和广度决定建言献策的高度与力度。
充分发挥政协智库作用。各级政协是具有鲜明政治权威性、广泛代表性和高度整合性的高品质政策智库,要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在促进党政有效施策中发挥重要作用。把政协智库建设与提高专门协商机构的履职能力有机结合,将政协履职建设与智库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推进,努力建设创新型、前瞻性、开拓型、服务型的政协专家库,更好地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政协智库建设协调机制,如智库网络信息交流机制、人才交流机制、合作机制、研究机制、各类人才共同参与机制等,实现与各级各类智库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积极搭建智库交流平台,让政协成为各类智库交流、表达的开放式平台,通过协商座谈、论坛、峰会等多种形式,使政协智库更有力地促进党政有效施策。
(作者系铜仁市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