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9期 本期2395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07-26

畅通信息对接 简化工作程序

——锦屏县推行“微信群工作法” 实现工作效率全面提升

□欧品金

  近年来,锦屏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智慧成果,创新使用“微信群工作法”调度工作,实现了工作上的新突破新发展。

  高位推动 行政化调度

  全县共组建五个工作微信群,即:“书记工作推动群”“大美文明家园群”“干部学习交流群”“顶层工作推动群”“脱贫攻坚微信群”,群主分别由县委书记、副书记、县委常委、副县长担任。分别以每天工作情况汇报,对“三江六岸”建设、农村“清洁风暴”行动、“城市文明卫生”创建,国家大政方针、时政热点、学习心得体会、县级重要工作进度、脱贫攻坚工作的具体做法与成效等进行发布,实行高位推动,强化行政调度,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分清职能 归类化覆盖

  “顶层工作推动群”成员为县四大班子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部门主要负责人;“书记工作推动群”成员为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各部门党组书记;“大美文明家园群”成员为全县192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乡村建设领衔人及乡村寨老等;“干部学习交流群”成员为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脱贫攻坚微信群”成员涉及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成员、各乡镇、各部门的脱贫攻坚战队人员。各工作微信群分别按照群员的工作职能进行分类入群,归类覆盖全面,归口层次明晰,群员实行实名制。

  高效互动 信息化服务

  “滴滴滴!”从早到晚,工作微信群的信息声此起彼伏,全县各级各部门及各行各业最新工作动态、现场工作场景,都以文字、照片或小视频的形式,在群里第一时间直观展现。同时,“责任人”们也密切关注群里的动态信息,迅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最新工作部署。从最初每天在群里晒计划、晒行踪、晒实绩,到后来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网上点名曝光、县主要领导及时批示督办等,“微信群工作法”的扁平化互动、及时高效、狠抓落实的优越性日益显现。信息化服务让工作从“会场”转向“现场”,将“一把手”们推向一线、推向基层,同时也让“懒政、怠政”者无所遁形,以时间倒逼进度、以实绩倒逼办法,以督查倒逼落实,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我在现场”“马上就办”蔚然成风。

  阳光运作 公开化推进

  推行“微信群工作法”的初衷,就是畅通信息对接,简化工作程序,集思广益,实现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同时推进信息公开化建设,实施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在执行政策和推进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困难,把困难问题公开在微信群后,大家踊跃发言,提出不同的见解,有些问题本来就是敏感而棘手的工作,但在微信群中变得水到渠成。凡是涉及到的扶贫攻坚、项目建设、两违清理、招商引资、安全生产、防汛排涝、文明创建等等的问题,各项工作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安排,县政府及部门各类文件、通知、信息均能第一时间公开传达到位,解决了以往信息沟通不畅引起“领导知晓而干部茫然”的现象,进一步强化了党务政务公开,增强了机关工作执行力,实现了阳光动作。

  规范行为 法治化管理

  微信群实行实名制,坚持法治化管理。“实名制”便于管理,增强群成员自律意识、规范网络行为,保证微群规范有序运行。群主负责对本微信工作群运行的日常监督和管理。明确要求群成员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了工作群成员发布信息的行为。对发布信息内容、图片次数及文字表述作出具体要求,引导群成员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并对此进行定期测试检查、定期总结、定期反馈。微信群管理不断创新,建立健全法律监管机制,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搭建友谊桥梁 密切干群关系

  全面推行微信群工作法,是锦屏践行“一线工作法”的具体举措。县、乡、村三级干部绑定在同一个“圈”,平常见了领导就紧张的“腼腆人”,在微信群中也能侃侃而谈,工作上遇到难题,不用再逐个打电话求解,在群里一发布,大家都来出主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有了高兴的事,可以在群一起分享,其他人点赞一个,更是高兴;谁生病了,大家慰问鼓励一下,温暖了;思想上有了困惑,晚上可以到群里吐吐槽说出来,压力释放了,第二天又可以轻装上阵,继续履职了。微信群的建立,缩短了干部与领导的距离,架起了领导与同志沟通的桥梁,相互鼓励,攻坚克难,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大家称微信群是工作的站台,发言的讲台,生活的港湾,是“自己的家”,群里的成员是“自家人”,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幸福与亲切。

  信息资源共享 实现利益共赢

  通过微信群创建农商互联,建立跨境电商数据库,促使商业模式有效延续拓展,推动“锦货”直销更高转化率。去年,由于信息不畅,锦屏蔬果几乎处于滞销状态,给农户带来损失,挫伤菜农积极性。今年,充分利用微信群电商打开了蔬果销售市场。从上半年数据显示,新鲜辣椒销售从去年1200吨上升到今年的3000吨,食用菌销售从去年的150吨上升到今年的400吨,黄瓜从去年的1500吨上升到今年的1800吨,其他蔬菜从去年的1.5万吨上升到今年的2.1万吨,水果从去年的1200万吨上升到今年的7000万吨。蔬果农户人均收入从去年的3200元上升到今年的2.4万元。

  新化乡菜农欧阳昌丽告诉笔者,微信群太方便了,农商互联信息资源共享,只要打开手机我们就可以接到订单,信息掌握到手中,现在有货不愁销售了。

  构建协调机制 政令决策畅通

  微信群工作法实现了“一盘棋运作”,促成了“上下互联互通,左右配合协调”的良好互动局面。如,去年12月,干部发现县城规划区内一处违法建筑,将现场拍摄照片发布到微信群里,县主要领导第一时间看到了,就在群里作出“请国土、住建、市政、供电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协调配合立即行动制止。”的批示。县国土局、住建局、市政局、供电局主要负责人各自认领了任务,召集执法人员15分钟内赶赴现场进行制止,分别给予当事人下达了《停建通知书》《限期整改通知书》《市政管理处理决定书》,供电部门断绝了用电还作出相应的处罚。违建者看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压态势,很快将违建自动拆除。其他想建而正在等待观望的违建者也打消了再建念头。

  工作快捷高效 实现无纸办公

  微信群工作法减少了交流环节,降低了工作交接成本。以前解决一处的违法占道经营、环境污染问题最少需要五个电话,但是还未必能够解决问题。现在一张现场照片或者一段视频就可以将病害的位置、危害程度等等信息全部展现,各部门只需认领自己职责范围内任务,分头行动即可,减少了解释、沟通的费用和时间,并且微信平台作业减少了大量的纸张办公,有利于促进无纸化办公实现。原来传达一份学习文件,领导签发几天后才轮到下一位同志手中。现在可以通过微信视频将会议内容、文件全部发给相关人员,也可以通过微信小视频观看道德讲堂经典部分,以前会议文件需要复印几百份,现在只需要通过手机照片发给大家就好了。可以说,微信平台减少了交通成本,降低了办公耗能,造就了绿色环境。

  树立问题导向 营造赶超氛围

  “微信群工作法发挥了积极作用,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精神状态与原来大不一样。”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李建宇说,目前锦屏发生了根本变化,树立了新的发展理念,补齐了发展短板,形成了比学赶超帮的良好氛围。

  党委、政府的各个系统、各部门的不同层级实现了上下通达、左右联通的工作网络,采取“文字+图片+视频”形式及时在群中汇报工作动态,直观反映基层在干什么,干成什么,存在什么问题。每天都有好思路、好措施、好成果全部“晒”在群中,“晾”在领导、同事前面,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如:今年7月1日,钟灵乡党委脱贫攻坚工作成绩突出,受到省委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组织”,乡党委书记龙新忠在全省表彰现场会上展现了他的光辉形象,图片一发到微信群里,大家纷纷伸出“大拇指”给予点赞,没有哪一位不向他投去羡慕的眼光,第二天各乡镇党委书记立即组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理清思路,找准差距,制定目标,分解传导,压实责任,以五大产业领域和脱贫攻坚重点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千企引进”和“两大行动”为主要抓手,以“五比六赛”为着力点,营造了大脱贫攻坚“比学赶超帮”的深厚氛围。

  强化网络监督 共建社会和谐

  微信群工作法既有利于工作交流,引领积极的社会公众舆论,也有利于对带有负面性质的人、事和现象的批评报道,发挥好网络监督作用。如:去年11月,一辆满载木材的三无“爬山王”从铜鼓镇开往县城挂治木材加工厂,林业巡查人员及时将照片发到微信群里,请求运管进行拦截,看到这种情况之后运管执法车及时出动,仅仅20分钟就顺利完成对黑车上道的处理,有效维护了道路交通运输安全。

  微信群也便于督察落实,追究问责。干部的工作状态、身处位置、落实结果等,只要发送一张照片、一段视频,发送一下位置就一目了然,避免弄虚作假。锦屏县借此优化行政管理模式,转变工作作风,整治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等“为官不为”问题。今年5月,县委、县政府发出“万名干部下基层,蹲驻一线促脱贫”的行动号召,县纪监委利用微信群模式调度工作,采取小视频、图片、定位、日工作报告制进行工作督查,及时作出工作情况通报。将纪监工作配装网络引擎,让监督变得公开透明,收到更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