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禀赋 助推绿色发展
贵安绿色金融“点绿成金”初见成效
本报讯(记者 田锦凡)肩负着“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三大使命,贵州贵安新区获批成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一年来,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捷报频传,为全区乃至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绿色动力。
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贵州、浙江、江西、广东、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贵安新区将通过5年左右努力,基本建立多层次的组织机构体系、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体系、多层级的支撑服务体系、高效灵活的市场运作机制,初步形成辐射面广、影响力强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切实推动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金融创新协调发展。
一年来,贵安新区根据贵州省政府下发的《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任务清单》,认真对照57项改革任务要求,结合全区内部深化改革推进考核办法、新区绿色金融港管委会十项重点任务安排,按照“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推动供需两端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产品创新和服务体系、风控体系、绿色标准认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贵安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道路。
“我们不仅成功设计出一批典型案例,在绿色金融港建设、体系建设、政策出台等方面,也加速推进、不断完善。”据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管委会副主任蓝虹介绍,贵安新区电投公司分布式能源项目设计的绿色资产证券化融资项目,是绿色金融港管委会运用绿色金融技术成功设计出的典型案例之一,为新区争取到了10亿元绿色资金。
目前,作为绿色金融重要载体的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一期8.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已完工,并成功签约贵州银行等22家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港二期已于5月开工,建设面积约84万平方米,是一期的10倍。该项目以绿色金融为主导产业,植入文化、公共服务等其它功能,结合山水景观格局构建极具贵安魅力的绿色金融港区,规划包含高端研发区、国际人才社区、创智金融区、绿色金融文化岛、金融门户区、科技金融区、金融服务区、贸易金融区。
同时,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管委会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设立综合技术创新部、绿色项目部、办公室、宣传部,明确了职能分工;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组建绿色金融服务局有限公司,搭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其职能包括进行绿色项目认证、绿色项目融资设计、绿色项目库建设、绿色产业风险防范数据库建设及政府服务。
此外,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管委会即将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金融的政策措施,包括绿色金融优惠政策、绿色金融实施细则等,分别从绿色业务开展奖励、绿色金融人才奖励、机构落户奖励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认证,设计出更多绿色金融项目,以业务量增加活跃度、提升服务能力,从而带动新区绿色产业发展,力争将绿色金融港建设成为西南地区绿色金融中心。
作为唯一肩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战略使命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对新区探索借力金融创新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贵安新区发展绿色金融正当其时。”蓝虹表示,在绿色金融港管委会下一步计划中,还将成立绿色金融交易所,作为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融中转站,通过绿色金融港的资金聚合能力,盘活贵安新区、贵州乃至西南地区的绿色项目,以绿色金融助推区域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