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361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05-25

地方党史中的精品力作

——《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第二卷)编辑手记

□张秋菊

  《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第二卷)终于付梓成书。抚触深沉凝重的红色书封,回想一年有余的编校历程,内心交织着崇敬与思考。党史的编写是极为严肃、艰巨而复杂的,而1949到1978,这短短29年,其间波澜起伏、潮起潮落,充满了激情、冲突、震荡和发展。无疑,党在这段时期付出的艰辛、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其中的成败得失、是非功过亦是不易评述的,需要党史研究专家认真甄别、辩证剖析和公允评判。《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第二卷)客观真实地记录了这29年间,中共贵州省委在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建设的发展进程,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本书以其翔实而珍贵的史料、党史研究的独特视角和鲜明的贵州地方特色,成为一部地方党史中的精品著作。

  该书的可贵之处,首先在于其史料翔实和记述系统。本书洋洋洒洒四十余万字,分为四编,在对史料的广泛征集、细致鉴别、严谨校订基础上,采用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方式,以时间为序,有条不紊、上下衔接地记述了党在贵州的历史及历史中的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从其发生背景、发展过程、结果到经验教训都完整地进行记述;其中为保持某些活动、某些事件的完整性,对其集中记述,见其始末。本书史料丰富和真实,记述系统而全面,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同时也兼顾了历史事件和活动的完整性。

  论从史出、观点鲜明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第二卷)并不仅限于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是融叙事与评说为一体,在叙述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在平铺直叙中把事物所蕴含的道理、经验、规律等总结和揭示出来。在议论时,不脱离叙述内容而随意议论和主观臆断,而是正面面对史实,坚持以党的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分析和评判历史是非和人物功过,彰显历史规律;对每个历史阶段的成就和问题、经验和教训,乃至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做出了实事求是、客观准确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评判,观点鲜明而正确。

  符合贵州实际和富有贵州特色是这部地方党史的突出特点。本书从党在贵州的历史发展实际出发,抓住能够反映本地区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特有事件予以具体阐述,生动展示了中共贵州省委贯彻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党领导全省各族人改造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蓬勃热情,彰显了贵州人吃苦耐劳、改天换地的精神气质,突出了党领导下贵州经济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取得的重大成就。这部著作有机统一了党史和地方史的研究特点,既与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相吻合衔接,又紧密结合本地区党组织的客观实际,可以让读者以小窥大,由中共贵州党组织的施政情况看到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绩。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言:“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义,也就是揭示历史本质、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事,即完整准确地记述历史事实;文,即是说叙述文字有文采,生动可读。作为一部地方党史,《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第二卷)内容丰满,评析历史事件的尺度和态度恰到好处,总结的历史经验具有镜鉴价值,有资政育人之用。本书既有画卷感,亦有立体感,可说是义、事、文兼备,是一部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希望《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第二卷)能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党史教育的教科书,成为认识本地区、发展本地区的宝贵资料,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征程中,坚定道路、坚定信念,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