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298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01-24

从“挂名”到“实干”的嬗变

——福泉市政协创新举措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纪实

□ 本报通讯员 韦毓璋

  “当政协委员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除了从不缺席政协的会议和活动外,每年我至少也要写一份提案,不能挂空名。”福泉市特邀界别委员黄芳,对参加政协工作充满自信。

  在福泉市政协,耳之所闻、目之所睹,都能发现这里的政协委员参加政协活动特别积极。“现在政协经常有活动,我们经常有事干,忙得实实在在。”市政协委员、福泉三星艺术学校校长黄萍深有体会地说。近年来,她引进四川客商落户陆坪镇,创建贵州艺泽园林绿化苗木基地,规划面积1000亩,投资2000万元,带动200多个劳动力就业。

  虽然里里外外都很忙,但政协的活动黄萍从没落下。2017年夏天,市政协组织9名政协委员担任陆坪镇脱贫攻坚大比武“观察员”,她满怀信心地与大家一道深入贫困村寨访贫问苦,为大比武建言,还自愿向镇政府捐献脱贫摘帽专项激励资金5000元。

  像黄萍这样坚持“两副担子一肩挑,两个成果一起拿”的政协委员,在福泉市政协比比皆是。

  “当政协委员最基本的职责是什么?”市政协委员联络委员会主任薛建国很客观地回答:“《政协章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政协委员要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参加本会组织的会议和活动。’但政协不同于一般组织,政协委员也不同于机关工作人员,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任务,要求他们集中时间从事政协工作,也不现实。如何保证他们履行好章程规定的基本职责,做政协工作时不挂空档?我们在这方面动了很多脑筋。”

  薛建国介绍,市政协出台《政协委员公约》、《委员履职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其中委员公约就有“政协组织为家,履职维护形象,自应不辱担当”等9条约定。委员管理办法明确了委员每年参加开好一次政协全会、提好一件提案、参与一次视察或调研等“五个一”的规定;市政协内设机构增设了委员联络委员会,专司委员管理事务,乡(镇、街道)建立政协联络组,成为市政协接地气的“委员之家”,并对照委员公约和管理办法,探索了年终述职报告制度;市政协创办新时代政协委员讲习所,开设“政协微课堂”,每周发布一期8至10分钟的学习课件,每天让委员分享一条以上时政资讯;市政协定期开展专题协商活动和市长与委员约谈制度……让不同界别的委员,不同专业和不同行业的委员,都能够在政协活动中各有其所、相得益彰。

  2017年7月,听说市长要与政协委员约谈,原本在外地洽谈业务的市政协委员、福泉大德国际汽车城的企业主赖主恩,也急忙赶回来参加约谈会。会上,他提问:“现在做实体经济很艰难,面临的融资成本高、渠道狭窄等问题,市政府能否帮助企业疏通融资瓶颈,支持企业发展?”市长当面答复:“市政府正在研究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这次约谈会开得很热闹,经济界、工商联界等界别的63名政协委员参加会议,11名委员作主题发言,提出意见建议50条。

  翻开《市政协委员履职情况登记台账》,一条条记录清晰可见:2017年参加市政协全会的委员共173名,占100%;提交提案或参与提案的委员143名,占82.66%;参加视察或调研活动的委员168名,占97.11%。完成“五个一”任务的委员140名,占80.92%。“分布于各行各业的政协委员,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能量,这里面还体现了政协班子做好表率的问题。”市政协主席黄建菊深有感触。她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调动政协委员履职的积极性与农村基层群众工作同理。要想委员积极履职,首先是主席会议成员、常委会要带头务实履职,做党政重视和群众关心的事,让委员觉得跟着干也有劲头。”

  2017年,市政协主席会议、常委会牵头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6次,形成《关于建立脱贫奖扶激励机制的建议》等3个建议案和《福泉市政协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视察报告》等4个报告,由于坚持察实情、说实话、出实招,都得到了市委领导同志的批示。建议案和报告所提出的34条建议,分别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充分采纳,有的被转化为工作措施,政协真正发挥了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

  以上率下做得好,委员履职劲头高。担任陆坪镇脱贫攻坚大比武“观察员”的9名政协委员,不但坚持在观察中议政,在议政中观察,还尽己所能地为镇政府建立的脱贫摘帽专项激励资金出力,共捐资50.5万元,占激励资金总额的42.87%,有效激发贫困户“不靠墙壁晒太阳,不等政府送小康”的积极性,积极行动起来发展生产经营,提高增收脱贫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镇已有39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主动申请摘掉贫困帽。市政协常委、非公经济业主滕凯还捐资100余万元支持贫困村实施教育扶贫工作,展示了新时代政协委员无私奉献的风采。

  此外,市政协常委呙志辉,在金山街道藜峨社区中心城小区发起成立政协委员工作室,杨绍荣、魏海军等5名委员踊跃参与,工作室制定了收集社情民意接待日制度,每月15日、30日有一名委员坐班接待来访群众,听取对小区管理的意见建议。据工作室接待登记簿记载,群众反映的小区车辆智能识别系统反应慢等15个问题,通过协商已解决12个。教育界委员杨崇武也主动向市政协申请成立教育界别委员网络工作室,目前有25名委员参加,2017年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21条,通过调查核实后形成提案24件,向市政协提交大会发言稿5篇,委员工作室形成了政协委员积极履职的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