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292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01-12

初 雪

□沈长洪

  清晨打开窗帘,惊喜发现期待已久的第一场雪,已经在昨夜悄悄降临。不久,小区院子里,随着孩子们的嬉笑声,开始沸腾热闹起来,而就在孩子们欢呼雀跃声里,地上的积雪却悄悄消融着。

  城市里的第一场初雪往往就是这样,绽放与凋零总是同时,犹如夜底绽放的昙花,去留匆然。

  有人说,雪,是世间最神奇的一种花,生在云中,开在风里,谢在地上。想来,确实如此。但我记忆深处,却有一座皑皑初雪就可以覆盖的村落,和一望无垠的土地。每当雪花纷纷飘落,黄河古道边上这座寂静的村落就开始了喧嚣和热闹。

  记忆里,儿时的雪很大,厚厚的积雪会拥堵住木门,要使劲推才能推开一道缝隙,从那到缝隙钻出去,就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冰雪世界了。而这个世界里,最欢快的是孩子们的笑声和打闹声。

  小时候最爱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奔跑,打雪仗,堆雪人。对雪的美,却近乎忽略。直到有一天在书上读到那些美妙的诗句,才开始懂得欣赏雪的妩媚和多姿。

  流传至今写雪的诗词颇多,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写得磅礴大气;杜甫的《对雪》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白居易的《雪夜小饮赠梦得》,则充满情趣,生动活泼;而李商隐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朴素洗练,而又深情绵邈。诗用层层推进、步步加深的手法,写出凄凉寂寞的情怀和难言的身世之痛。

  这些诗人大多以雪言情,表达各自心绪,也有诗人把雪的妩媚尽入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进京》中的一句,作者把枝头的雪比喻称梨花,贴切而生动,是描写雪花最形象的一首诗。

  而韩愈的《春雪》那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做飞花”,不但描写了雪的灵动,更把急盼春色的心情展示的淋漓尽致: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而白雪却已经等不及了,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风光。 诗人对春雪飞花不是怅惘、不是遗憾,而是欣喜。 “却嫌”、“故穿”,把春雪描绘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

  雪,在我记忆里有着芬芳的温度,氤氲的是一份对家乡的怀念。雪,年年如约而至,而我们,也已经再也回不去逝去的那段岁月。不知何时,雪不经意间就落在了发上,再也掸不掉了。

  小时候,雪非常易见。许是这个缘故,从没有刻意地去喜欢,也没有那种不息的眷恋。而离开故乡来到这繁茂的城市,蛰在不再寒冷的房间,却每每期待冬日一场雪的降临。因为,无论心情怎样,雪依旧会梦幻般把一切杂乱归为单纯的一色,简单而无华。

  有人说,雪,应是人生最好的注脚。人生如四季,有春的萌动多情,有夏的激情热烈,也有秋的厚重沉淀,最终归于冬雪的释然。虽然人生脚步总会磕磕绊绊,有精彩有失落,有惊喜有苦痛,但回首来时路时,还是希望,心境依如雪般纯净,无憾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