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281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12-22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党政机关做起

□杨昌耸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据此,我以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必须立说立行,落实到行动上,应机关先行,以上率下。首先从党政机关做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抓小、抓细、抓实。

  

  由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处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以前楼堂馆所的设计,还没有考虑到绿色发展理念,也没有考虑到绿色消费的模式,因而,绝大多数楼堂馆所、城市街道、地下通道、活动广场的建设和装修都普遍存在追求富丽堂皇、豪华奢侈导致铺张浪费的问题。根据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面对原有的楼堂馆所、城市街道、地下通道、活动广场的维护、维修问题还存在没有完全按照绿色的理念认真对待,绿色发展政策落地的措施还不够扎实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是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的结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建议:

  (一)严格控制室内过度装修。“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见《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遵照绿色发展要求,全面审视、修订有关建筑设计、建材、装修的标准及规范。建筑物室内外装修要简单、简洁、简约,要优化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多用环保型的、阻燃型的涂料或轻质的合成材料,禁止或尽量减少使用瓷砖、玻璃、石材。

  (二)加强引导对现有建筑的维修。坚决按绿色发展理念执行,在维修中尽可能化繁为简,做到简约维护。我以为,与其在公共场所里安装的陶瓷浴缸、马桶、洗手池及小便器,还不如改为安装淋浴、蹲位便器、沟槽式的洗手台以及不锈钢的小便槽,容纳的人员更多,安装更方便、维修更容易、成本更节约、作用会更大、效果会更好。

  (三)照明灯具以“满足需要”为原则。“全面推行绿色办公。提高办公设备和资产使用效率,鼓励纸张双面打印。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共享共用,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完善节约型公共机构评价标准,合理制定用水、用电、用油指标,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使用政府资金建设的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凡具备条件的办公区要安装雨水回收系统和中水利用设施。到2020年,新增创建30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部省级机关和50%以上的省级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见10委部局《意见》),首先从精减楼堂馆所的灯泡灯管数量做起,楼道、办公室、会议室的照明够亮就行。

  “聚少成多,积小致巨”。全国从上到下,如能按“满足需要”原则进行清理、拆减、整改,仅就楼堂馆所的照明这一项,完全可以节减出一大笔不必要的开支。

  (四)严格控制一次性日常用品的使用。“推广绿色居住,减少无效照明,减少电器设备待机能耗,提倡家庭节约用水用电。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鼓励消费者旅行自带洗漱用品,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使用一次性日用品。”(见10委部局《意见》),倡导机关工作人员使用钢笔,禁止使用一次性签字笔;在餐饮业,要严密监管餐具消毒落实到位,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严控一次性塑料袋的生产和销售,禁止商场、农贸市场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袋,等等。

  (五)倡导改进我们传统的饮食习惯。“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贯彻落实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在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食堂实行健康科学营养配餐,条件具备的地方推进自助点餐计量收费,减少餐厨垃圾产生量。餐饮企业应提示顾客适当点餐,鼓励餐后打包,合理设定自助餐浪费收费标准。倡导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从简操办,推行科学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提倡家庭按实际需要采购加工食品,争做“光盘族”。加强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管理,减少粮食损失浪费。”(见10委部局《意见》),钱虽然是个人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要爱惜食物,在饮食上,应该按实际需要采购加工食品,按实际需要点菜用餐,落实“光盘”行动,减少浪费粮食,减少浪费食材,减少餐厨垃圾产生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六)修订相关制造标准。“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制止奢靡之风。在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个环节落实全面节约。管住公款消费,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见《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根据中央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对我国相关制造业的标准,重新审视、进行修订,有必要限制贪大求洋。一切物品的制造,应以“满足需要、绿色实用、简约精致”为原则,重在质而不在体,以避免对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七)大力推行绿色消费。“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出行,引导群众形成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见《省委第十一届七次全会决议》),据统计表明,走楼梯上下一层楼能减排0.218千克,少开空调1小时可减排0.621千克。因此,要时刻关注“长流水、长明灯、无人空调、四楼以下也坐电梯”等浪费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随手关水,人离灯灭,注意节水节电,多走路少开车,采取措施停开四楼以下电梯,推进无纸化办公、少用纸张等等,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抓起、做起,不见成效不罢休。

  当前,最重要的是立即行动起来,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对我国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来一场深刻革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