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在黔东南开展的抗日宣传
□文/图 张永文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由东三省侵华步步进逼,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民不聊生,中华民族出现空前的严重危机。然而以蒋介石为首统治的国民政府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消极妥协抗日,调动百万军队对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发动五次大围剿,大肆“剿共”,使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红军长征北上抗日,在黔东南期间开展了大量的抗日宣传工作。
颁布提纲宣传 提出抗日主张
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长征转兵进入贵州黎平的第二天,即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召开的前三天,在中央红军处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中央局颁布了一份十分重要的文件——《关于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提纲》。《提纲》近两万字,对当时国内形势的特点、敌人对我们的新进攻、党的现状与今后的工作作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党的政治主张和观点。
《提纲》指出:“在日本和一切帝国主义猛烈地侵略中国中,民族危机是愈益严重而深刻化了。日本帝国主义垄断了华北半壁的领土,通车、设关与通邮,料清了承认满洲伪国的一切手续。证明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统治愈益巩固与其在南京的势力愈益取得优越的支配地位。日本帝国主义更伸展其触手到华中与华南各处,独占中国的宣言,在这数月中是更加具体化了。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进攻亦更加急进,帝国主义间的争夺战亦愈演愈剧了。这一切都是卖国叛国的国民党无耻的投降与出卖所造成的!国民党对国内的革命民众与中国革命唯一的领导者与组织者的我们党和苏维埃与红军,这样最凶暴地来屠杀与镇压,然而对于日本和一切帝国主义,则真是一只最驯服与忠诚的走狗!它在无耻地露骨的投降中,在对帝国主义有求必应的出卖中,取得了帝国主义的欢心与物质的援助,来尽量地进攻革命,替日本和一切帝国主义清除瓜分中国的障碍。国民党法西斯蒂的疯狂的屠杀与白色恐怖,不但不能镇压住群众的革命斗争,反而更使群众愤恨与起来斗争,全国反帝反国民党的斗争,继续高涨着:我们党领导下的满洲人民革命军之迅速壮大与其政治影响之扩大与巩固,在满洲的辽吉黑三省获得了千万工农群众的热烈的拥护与援助,在与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的作战中,屡次获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一反日反满的继续壮大的力量,影响了全满洲到处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他们找寻我党的领导,而愿与人民革命军一致对日作战。我党所发动与领导的民族武装自卫运动及对日作战纲领之普遍与深入,广大的工农和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民众,一齐起来拥护对日作战的纲领与组织民族武装自卫的斗争。必须一刻不容缓地揭穿并暴露国民党法西斯蒂的一切武断宣传,指出国民党卖国投降,造成中国民族不可挽救的危机与不可克服的经济浩劫,使中国四分五裂,永远不能统一,只有打倒帝国主义国民党的血腥统治,只有苏维埃与红军能够真正统一中国与解放中国民众。” 这份《提纲》谴责了日本等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和瓜分的野蛮行径及国民党反动派投降和妥协的卖国勾当,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对民众的剥削和压迫,对红军和工农革命运动的残酷镇压,使国土沦丧,经济崩溃,同时客观地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内工农革命斗争的热情高涨,反对日本等帝国主义入侵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深得人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抵抗侵略,反对内战”的政治主张,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斗争虽然道路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最终将取得彻底的胜利。这份《提纲》是中国共产党较早提出抗日救亡政治主张的文献。
书写标语宣传 高喊抗日口号
1934年12月中下午旬,中央红军长征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经湘江血战后,转兵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为宣传红军是工农劳苦大众的子弟兵和北上抗日的军队,途经黔东南地区书写了大量抗日的宣传标语,响亮地提出抗日救亡的口号。经过黎平县境写有:“成立全国民众反日战争的统一战线!”、“我们是抗日的先锋队!”经过锦屏县境写有:“红军是抗日的武装!”、“红军是抗日的主力军!”、“白军兄弟与红军共同打日本去!”、“拒绝进攻红军的命令要求北上抗日去!”、“自动派代表到红军中来共同组织停战抗日同盟!”经过榕江县朗洞镇写有:“《苏维埃政府反日主张》:(一)动员全中国的海、陆、空军对日作战。(二)动员全中国的民众,去对日作战。(三)拿起一切武器,来武装全中国的民众。(四)从日本帝国主义、商人、资本家及一切汉奸卖国贼的身上□□反日战费。(五)成立全国民众抗日战争的领导权。《白军士兵抗日六条纲领》:(一)要求北上抗日,立即停止进攻苏区,不打红军,枪口向着日本帝国主义与汉奸放。(二)要求士兵抗日的集会、结社、言论、行动自由,组织士兵抗日联合会,决定抗日战争与士兵本身问题。(三)改善士兵生活和待遇,要求发清欠饷,反对打骂,法西斯蒂压迫和屠杀。(四)约定红军双方立派代表订立停战抗日同盟。(五)杀死不准抗日的官长,转变到真正抗日的红军中来。(六)不烧杀苏区工农,反对国民党压迫民众抗日运动,□民拿起枪来一致抗日。”经剑河县境写有:“白军兄弟,不打抗日红军,北上抗日去,打倒国民党!”、“红军是抗日反帝的主力军!”经过黄平县境写有:“红军是民众抗日战争的主力军!”经过施秉县境写有“红军是抗日反帝的主力军!”1936年1月,红二军团转战岑巩县凯本乡毛口村也写有:“开展反日反蒋的人民运动!”
这些标语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主张,在党遭受严重挫折,红军处于生死攸关之时,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反法西斯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表现出抗日救国的勇气和决心,为黔东南地区后来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播下革命的火种。
散发传单宣传 传播抗日真理
红军长征经过黔东南地区时,散发了不少署名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出路在哪里》的革命传单。传单深刻地指出劳苦大众遭受贫困和饥饿,是因为万恶的国民党军阀蒋介石不但把中国出卖给帝国主义,使大家变为帝国主义强盗们的奴隶牛马,而且他们自己也拼命地屠杀人民、压迫人民、剥削人民。号召贫苦工农要团结起来、武装起来、暴动起来,打倒日本等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工农自己的军队红军,建立自己的苏维埃政府。并号召白军士兵杀死他们的长官哗变到民众方面来,一同来革命,北上抗日,实现共产党的主张。共产党所主张的参加红军、建立苏维埃政府、北上抗日就是你们的出路,劳苦大众要坚决为了自己的出路而斗争!
锦屏县启蒙镇者姑村的杨胜乾、李世和两位老人,冒着白色恐怖把拾到的传单珍藏起来,夹在叶烟中与全家的年庚八字捆在一起,藏在很秘密的地方保存下来,并在心中坚信红军的出路是正确的,把传单保藏了二十多年,解放后交给人民政府。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为推翻“三座大山”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绘制漫画宣传 反映抗日救亡
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攻占贵州的第一座县城——黎平后,为向民众直观地宣传国民党反动派投降卖国的勾当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野蛮行径,让被国民党反动派蒙蔽的民众,一目了然、明辨是非,在县城国民党县政府的两边墙上绘制了两幅漫画:一幅是一个脚穿木屐、身着和服的日本鬼子,背着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面对着山海关走来,日本鬼子前面是身着中山服的卖国贼蒋介石,躬着腰引导日本鬼子向山海关走。另一幅是画一个大地球,上有中国地图,旁边有一个中央军的军官用刺刀将地球上的中国部分截成两半,旁边写有“出卖祖国”四个大字。另外,红军在镇远县城、黄平旧州也画有形象生动的抗日宣传漫画。
这些漫画唤起民众保家卫国、驱逐倭寇的斗志,看清日本帝国主义强权和国民党反动派妥协的真实面目,诠释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放全中国。
召开集会宣传 唤起抗日觉悟
红军经过黔东南期间,通过召开群众集会广泛宣传和贯彻共产党的主张,传播革命道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以及红军是工农革命的队伍,是北上抗日的人民军队,促进了各族工农群众的觉醒,拥护共产党和红军。中央红军攻占黎平县城的第三天,在黎平城关荷花塘(今德凤镇第一小学正门前)组织召开了工农群众大会,大会上红军干部进行了演讲,并散发传单,张贴悬挂标语口号。主张取消一切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兵差劳役和高利贷,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让每个工人农民有衣穿暖,有饭吃饱,工农联合起来支持红军北上抗日救国。还斗争了官僚地主、土豪劣绅,将浮财分给贫苦群众。分得浮财的贫农群众代表还上台讲了话,感谢红军替工农群众作主,支持红军抗日打日本鬼子。当时红军总政治部主办的《红星报》第七期第2版对黎平城的工农群众大会作了报道。
随后中央红军占领剑河、台拱、镇远、黄平县城都召开了类似的工农群众大会,使贫苦百姓扬眉吐气,大快人心,激发劳苦大众闹翻身求解放的斗争觉悟,支持红军长征,支持红军北上抗日。
走访百姓宣传 团结抗日力量
红军经过黔东南时,伟大转折从这里开始,每个官兵既是战斗员,又是宣传员,他们每到一处都主动走访老百姓,宣传和践行党的政策,传播抗日民族大义,与苗侗群众建立了鱼水般的深情。中央红军纵队进入贵州的头一天,朱德总司令住在黎平县洪州镇草坪村侗族老人石大爷家,亲切地与这位侗族老人嘘寒问暖,象摆家常一样跟他讲革命道理,宣传党的政策和抗日主张,说明红军和侗家是一家人,赢得了这位老人的信任,热情地招待红军,以礼相待。几天后,中央机关和军委纵队进入黎平县城,听说这座边远山城住有一位留学日本的赵学烺先生,中央党校政治教员成仿吾派两位红军干部两次去登门造访,因赵先生对红军不很了解,推托不见,但红军的诚意打动了这位立志国民教育事业的知识分子,唤起了他对革命的觉醒。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黎平县中学校长曾积极带领师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动员体格强壮的师生报名参军上前线抗日,还积极争取接纳由抗战区转移到贵州的江苏棲霞师范学校,后更名为国立贵州师范学校的分校落户黎平,表现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
一周后,中央红军攻占黄平县城,城里有位从祖上到他世代以教书为业叫彭冠杰的先生,红军攻打黄平前,因国民党反动宣传,他到乡下躲避去了,但老母留在家中。红军进城后,了解到他家情况, 一位红军首长亲自上门安慰他老母,告诉他老母红军是解放劳苦大众的军队,是北上去抗日的队伍,红军对教书先生是尊敬的。得知彭先生工薪收入微薄,家境贫寒,这位红军首长当即送给他老母一件灰布上衣,后来又给他家挑去一担谷子。红军的举动深深地打动这位旧知识分子,感化他胸怀报国之志,致力于振兴国民教育事业。
毛泽东主席评价红军长征曾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红军是播种机。”红军长征经过黔东南时,提出了北上抗日的宣言,传递了抗日救亡的声音,播下了抗日救国的革命火种,为黔东南开展反法西斯抗日斗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中国革命事业书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