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中国经济新常态
——读《供给侧改革十讲》
□彭忠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我国亟待对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实行承前启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是借鉴中外所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有益经验而侧重于供给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是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总体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相结合,实现中国守正出奇的现代治理和追赶到赶超的超常规发展。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涵,是问题导向下以改革攻坚克难为关键,解放生产力的长期行为。从2015年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已正式拉开大幕。这意味着,各级政府乃至位于各个生产、消费要素中的法人甚至自然人都不能对供给侧改革等闲视之。
著名经济学家贾康在书中以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服务发展大局为宗旨,以准确把脉中国经济、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思考缜密、观点鲜明、讲座风格、通俗易懂为特色,从宏观背景分析到微观改革路径,从重点难点问题到具体突破入口,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多角度、多侧面地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本书包括以供给侧改革引领“新常态”对接“中国梦”、宏观经济社会背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十讲,普遍的供给约束、供给抑制和供给结构老化是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就可以恢复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贾康在书中告诫,供给侧改革要求有效市场加有为、有限政府。政府到底是否有为,并非有其自身来做评价,而是绩效导向,要看出台的政策是提升绩效还是破坏绩效。
贾康在《对我国若干重大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中指出,现阶段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疲劳期和胶着状态,经济社会发展在延续“黄金发展期”态势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凸显、各种挑战日趋严峻的态势,社会、经济的整体转轨正在经受历史性的考验。只有于顶层规划的大思路上把握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物质条件的提升与机制的转变、发展中的战略与策略、基本民生与综合民生、惠民生与强民权、经济改革与全面配套改革等基本关系,妥善处理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才能使以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伟大民族复兴的伟业,沿着正确的路径不断推进。?
以资源稀缺强化与房地产市场调控为例,贾康认为应该由政府统筹管理,设计一个总体的全部国土开发的“顶层计划”。具体到某一个地方政府,在整个辖区的通盘规划里,要把所有的相关事情处理好,包括这里面的住宅怎么建,从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到公租房,再到一般商品住宅乃至高端住宅,这是由市场主体怎样试错也试不出来,必须由政府牵头做好这种顶层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