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省积极响应中宣部的要求,加快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让广大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戏曲进校园”承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曾丹
戏曲让校园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10月14日,贵阳市第十六中学举办了一场“戏曲进校园,传唱艺术美”的文艺活动。当天,来自我省各文艺单位的戏曲艺术家们,为该校的1470余名中学生表演了 《梨花颂》、《兰花吟》 等戏曲经典曲目,让师生们零距离感受了戏曲艺术的独特美感;学校也编排了一场精彩节目,用戏曲吟诵的方式,为大家吟诵了《少年中国说》 等经典篇目,使全校师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戏曲艺术的了解。
据悉,今年以来,贵阳市第十六中学以校园艺术节和校运会、每周主题班会、校内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等为载体,积极开展了经典曲目进课堂、戏曲知识大家谈、戏曲名家校园行、戏曲艺术大家学等系列戏曲进校园活动,向全校师生普及有关戏曲文化知识,引导全校师生看戏、听戏、学戏、唱戏、爱戏,在戏中聆听和欣赏自己喜欢的曲目,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弘扬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记者从贵阳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7月7日,贵阳市在南明区苗苗实验学校启动了“戏曲进校园”活动,旨在让广大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提升戏曲素养。作为“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首站,活动当天,贵州京剧院、贵州省黔剧院、省府路小学京剧社团、观山湖区文化馆小梅花越剧团等为学生和家长们献上了精彩的戏曲表演。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很重要,让孩子从小接触戏曲有利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孩子多方面发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贵阳市组委会聘请了来自京剧、黔剧、越剧等多个剧种的艺术家,作为艺术顾问指导老师,推进贵阳市“戏曲进校园”工作。
根据安排,今年内,贵阳市将在全市学校全面推进戏曲教学、戏曲光碟普及、戏曲演出、社团建设、特色活动、电影放映等。同时,力争在今年底,实现全市所有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戏曲工作全覆盖,形成戏曲进校园工作和校园戏曲活动的长效机制。
“戏曲进校园”启动后,贵阳市将推荐、录制、放映一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合学生欣赏的优秀剧目,供学校在大课间、主题班会以及课余时间播放,并把优质戏曲教育资源输送到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偏远农村学校;依托媒体传播平台,做好校园戏曲栏目转播转载,扩大中小学生对戏曲知识的知晓度;组织戏曲专业团队进校,确保每校每年观看一次免费戏曲演出、举办一场戏曲知识讲座。
此外,贵阳市各级各类学校将建立不同剧种的学生戏曲兴趣小组或戏曲社团组织,加强课程建设、戏曲演出、普及教育、社团建设、特色活动、成果展示等内容建设,争取建设一批戏曲工作特色中小学校、高校戏曲工作基地等。
推动传统戏曲传承发展从中小学抓起
今年3月,贵州省黔剧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戏曲培训基地,开展戏曲进校园试点工作。
据介绍,省黔剧院将定期选派高水平的艺术专业培训团队通过课程开设、教师专业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北师大贵阳附中的学生们分学期进行戏曲基本功、唱段、身段表演、经典折子戏表演等培训。目前,戏曲课程的设置暂定为每周两节,在学校内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学习。省黔剧院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前不久,遵义师范学院莼风曲社为学校师生表演了《梁祝·十八相送》《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蝴蝶梦·萍聚萍散》等十二个越剧经典剧目选段,让大家享受了一场越剧文化盛宴。
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音乐明丽婉转,扮相清俊雅致,唱词文采斐然,多以“才子佳人”为题材,极具江南灵秀之气。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陈荣阳介绍说,创办曲社,传承越剧,一开始是打算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进而增添“一些江南才气”,但“美的东西是共通的”,后来有越来越多其他专业的学生参加进来,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戏曲素养,推动戏曲传承发展,全省各地提前谋划部署,采取示范先行、全面推广的工作方法,已全面启动‘戏曲进校园’工作。”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根据中宣部有关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发〔2015〕52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16〕17号)等文件精神,今年5月,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团省委、省文联等6部门联合,全面实施全省“戏曲进校园”活动。此项活动包括8个内容,推荐一批戏曲经典剧目,开办一档校园戏曲电视栏目,免费观看一场戏曲演出,举办一次戏曲知识讲座,建设一批戏曲社团组织,组织一次全省校园戏曲展演活动,创建一批戏曲工作特色学校和工作基地,落实一项校园戏曲活动经费。从省级开始,各级地方都将安排相应经费支持学校及专业院团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以此提高学生戏曲素养,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年底覆盖省直和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100%大中小学、其他市州70%市县中小学,2018年上半年实现全省全覆盖。”记者从省文化厅了解到,我省在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过程中,将组织戏曲专业院团、戏曲群众组织、学生戏曲社团、知名戏曲票友和文艺志愿者等,通过流动舞台车、演出小分队等方式,把优秀戏曲剧目免费送进学校。
据了解,系列活动中,省黔剧院就已经走进北师大贵阳附中,与学校共建戏曲培训基地。黔剧院将选派高水平的专业艺术培训团队,对附中学生分学期进行戏曲基本功、唱段、身段表演以及经典折子戏表演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