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9期 本期2255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11-08

  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杨莉等通过提案指出,受地理、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我省目前建成的乡村公路等级低,许多公路还达不到等级,通路不通车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提案建议,提升我省乡村公路等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省交通运输厅在提案答复里称,将深入推进农村公路路网建设,助力贵州脱贫攻坚。

提升农村公路等级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曾 丹

  农村公路助力脱贫攻坚

  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曾经是摩托车都很难开进村的贫困村寨。但眼下,这个村却是享誉全省的国家级“示范村”。

  “全村能致富,全靠修公路。”三合村村主任段应学告诉记者,从2005年开始,该村不断修建出村通道,如今已修建了村公路10多条。

  “路通了,村里的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段应学介绍说,随着通村沥青路的修建,道路沿线还建起了蔬菜基地、庄园、水上乐园、乳业基地等致富项目,还吸引了10多家企业进驻,其中成熟的大型企业有7家。今年,作为村里招商的跆拳道企业即将入驻,另一家浙江企业投资约百个亿打造的农游一体化的西部小镇也正在建设中。

  “通村路修通了,今年村里又要开始修建4.5米宽的通组公路,23个村民组的村民别提有多高兴喽。”段应学说,路修通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生活更有盼头了。

  “三合村的交通改善,是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的一个缩影。”记者在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2012年底,我省农村公路总里程仅15.2万公里;县乡公路比重23.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4个百分点;等级公路比重48.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村通客运比例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2013年,我省启动实施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其中小康路行动计划又是重中之重。如今,“小康路”如毛细血管般蔓延到了全省的每一个村镇,还延伸进寨子和村组,为农产品开辟了更为宽阔的空间,各类村寨显现出重未有过的发展生机。据了解,到2020年,我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建设总投资将达1068.62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5年9月,省委、省政府启动了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力争到2017年实现投资400亿元实现建制村通畅率达100%、建制村通客运比例达100%、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治理达100%的“4个100%”目标。今年,是我省“农村公路三年会战”的收官之年,将新改扩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到年底,全省累计新改扩建农村公路将超过8万公里,打通交通的各条“毛细血管”,实现21817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从而确保年内所有建制村通客运的目标。

  “我省持续不断地建设农村公路,就是要为贵州山区群众铺设小康大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6月13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农村公路“七大体系”,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力争到“十三五”末,基本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畅通舒美、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体系。

  提案关注农村公路品质

  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杨莉等提交了《关于提升乡村公路等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提案》。提案指出,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把实施公路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来抓,大力实施乡村公路建设,方便了农村群众的出行和运输,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受地理、资金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建成的乡村公路等级低,许多公路还达不到等级,通路不通车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提案列举了剑河县的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该县有乡道4条44公里,均为简易铺装沥青路面四级公路;村道352条1673.8公里,其中水泥混泥土路面及沥青表面处治路面608公里,占全县村道36.3%;砂石路面1065公里,占全县村道63.7%。2013年,全县虽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因该县地理条件差,建设资金不足,公路等级低,达不到通班线标准要求,加上受到水毁、地质自然灾害等影响,路基下沉、边坡塌方等现象严重,给人民群众出行带来极大困难。目前,仅革东镇五河村勉强开通班线外,其余还没有开通客运车班线。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学生上学大多乘坐私人面包车、农用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安全隐患突出。2016年,该县在村级公路上非法载客发生死亡的交通事故9起9人。周边县在乡村公路违章载客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十分突出。

  “改造乡村公路,提升农村公路等级标准势在必行。”杨莉等通过提案指出,我省各地农村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基础薄弱、网络不健全、“最后一公里”不畅通的现状还没有彻底改变。

  为此,提案提出了以下建议:省政府应把改造提升乡村公路等级纳入交通战略在全省实施,交通部门要按照通客运车辆标准重新对乡村公路进行设计,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进行改造,提升公路等级,确保修通一条,使用一条;在实施乡村公路规划建设中,要根据各地州县市地理条件和建设难易程度,调整公路里程建设资金投资概算,不搞一刀切;制定和完善乡村公路管护办法,加大乡村公路养护的投入力度,将乡村公路的养护纳入省级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确保乡村公路有人管理、养护和安全通行。

  路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前不久,省交通运输厅对杨莉等提交的《关于提升乡村公路等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提案》进行了正式答复。答复称,我省已开始实施农村公路“品质工程”行动。目前,第一批农村公路“品质工程”项目全部启动,已完工110公里。全省建制村通畅率已达96%,实现了“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同时,我省还将高速公路的相关建设理念应用到了农村公路建设中。比如,项目建设初始就预留了绿化带,公路建设与绿化工程同步开展;将修特大桥的精细工艺运用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挡土墙、边沟、涵洞墙身、进出口跌水井等进行统一勾缝,使得公路全线质量得以保障,外观也得到改善。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一个时期,贵州农村公路建设将更加注重内在质地和外在品质,努力实现“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满意”的建设目标,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我省将积极争取资金,全面提升乡村公路技术等级。”。省交通运输厅答复称,“十三五”期,交通运输部明确支持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类别主要有建制村通硬化路、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县乡道改造。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相关政策,建制村通硬化路只能解决未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畅问题,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只能解决未通沥青(水泥)路撤并建制村通畅问题,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主要支持路基宽度小于4.5米或路面宽度小于3.5米的通村公路进行拓宽改造,县乡道改造主要解决重要农村公路提等改造问题。对于提升农村公路技术等级的建设项目,只要是符合交通运输部支持政策的,省交通运输厅将积极争取国家资金,争取项目早日建设。

  省交通运输厅答复还明确,下一步,我省将根据地理条件、建设难易程度调整公路里程建设资金投资概算。同时,制定和完善乡村公路管护办法,将乡村公路养护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乡村公路有人管理、养护和安全通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省建立了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库,对所有农村公路实行档案化管理,确保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有章可循,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全省各地政府,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考核范畴,基本做到人员落实、经费到位、措施得力,为农村地区交通助力小康进程提供了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