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249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10-27

脱贫要有产业支撑 脱贫要有现金收入

□李月成

  10月18日,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集中收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式,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备感振奋、深受鼓舞。10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对贵州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让我们倍感自豪,信心满满,同时也感到沉甸甸的责任!10月20日,中共贵州省委发出通知,要求全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刚刚收到文件,机关党组就决定立即召开这次专题学习会,迅速传达学习,研究贯彻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大气磅礴、内涵丰富,3万多字的报告纵观历史、展望未来,浓缩了5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描绘了从现在到2020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新战略,通篇贯穿着坚定的信念追求、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厚的为民情怀,给人以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进取的力量、胜利的信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当前,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确保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贵州省政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以后,全国政协、省委、省政协党组还会对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出专门部署,届时省政协机关党组还要结合最新精神专题学习研究,抓好落实。

  我经常说,省政协办公厅的工作主要是两块,一块是要创造性地做好政协本职工作,为省政协履行三大职能做好服务保障;另一块就是要积极响应省委“大扶贫”战略行动,全力参与脱贫攻坚,具体而言,就是要创造性实施好“1244工程”。这两块工作,就像省政协办公厅的两个轮子,相互驱动,相互促进,不能搞成“两张皮”,要紧密结合。

  对脱贫攻坚,我一直有个观点:脱贫必须要有产业支撑,脱贫必须要有现金收入。这两天学习了十九大报告,体会更加深刻。

  第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在脱贫攻坚决战中彰显政协的使命担当

  众所周知,脱贫攻坚,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牵挂。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在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强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重中之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倒计时,决不能犹豫懈怠,发起总攻在此一举。

  可以说,从此刻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已经吹响,总攻令已经下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3年。我们“1244工程”对贫困户的庄严承诺:“确保每户贫困户年收入达4万元以上。一年脱贫,两年致富,三年奔小康,不丢一户,不落一人,攻坚拔寨,整村脱贫”,也已经进入兑现的倒计时。面对这一明确的时间表,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决战中。将来回首往事,我们也必将为身逢这样伟大的新时代、有幸参与脱贫攻坚这场历史性决战而感到无比自豪!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省政协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要全力参与脱贫攻坚决战,全力实施好“1244工程”,努力在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彰显政协的使命担当。

  第二,脱贫要有产业支撑,必须认真实施好“1244”绿壳蛋鸡养殖产业

  打赢脱贫攻坚战,选好产业、选准项目是关键。抓产业脱贫很重要,产业脱贫是根本。决战脱贫攻坚,最可靠的还是发展产业。无数事实证明,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才是真脱贫,才能真正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脱贫”。否则就会跌入“贫困,脱贫;返贫,脱贫;再返贫,再脱贫……反反复复”的历史怪圈。这也是我为什么始终强调“脱贫要有产业支撑”的原因。

  “1244工程”的核心要义中,“1”即1个绿壳蛋鸡养殖产业。之所以选择实施这个产业,是我和机关班子成员、干部职工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三扶”光辉思想,通过数十次深入毕节七星关区朱昌镇和千溪乡的边远农村进行扎实深入的调研,与贫困户座谈,数十次到黎平县肇兴镇、双江镇、孟彦镇贫困户家中调研座谈,在扶贫攻坚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总结出来的经验。同时,发展绿壳蛋鸡养殖产业,也符合贵州贫困山区的气候、纬度、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种养殖习惯,也契合省政协办公厅无钱、无权、无项目扶持的实际情况。这个项目投资小、劳动强度低、见效快,农民本身又会做,又能做,又喜欢做。综合对比下来,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产业了。

  现在,事实也雄辩地证明,我们当初选择的这个产业选准了、选好了。农民的积极性很高,鸡养得很好,搭配的饲料也很科学,下蛋很勤。仅厦格村一个点,一天捡的鸡蛋就达3000多枚,几天一眨眼鸡蛋总量就超过1万枚。贫困户每天都有钱进,很是开心!可以说,这是一个“可操作、可持续、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实实在在”的扶贫产业。

  第三,脱贫要有现金收入,必须全力开拓市场做好销售

  “1244”绿壳蛋鸡养殖产业选对了,养殖没有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么把鸡蛋卖出去,在市场中把钱赚回来。

  抓脱贫攻坚,如果最后老百姓没有现金收入,腰包里没有钱进,那还是空谈、还是瞎扯。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农产品 “卖得出去是钱,卖不出去是草”。曾经独山某地发展西红柿种植业,最后市场上销售不出去,路边、沟渠里倒得满地都是,“血淋淋”的教训仿佛就在眼前。

  前段时间,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吃一个蛋也是扶贫,买一只鸡也是扶贫”的号召,踊跃参与推销、购买“1244”品牌的蛋和鸡,大力地促进了鸡、蛋销售,效果不错。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多帮助贫困户购买、推销“1244”牌鸡和蛋。

  这几天,我一直在同“1244公司”的负责同志商讨、洽谈,共同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规章、制度,如何进一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包括引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股东等等,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拓市场、做好销售。在这方面,省政协办公厅将首先作出表率,机关班子成员意见很统一,机关党组会商讨后决定,将利用省政协地下车库靠近马路的部分,打通改建成一个门面,在省政协办公厅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先将门面的宣传广告、销售电话等打出去,尽力配合公司对外销售“1244”牌鸡、蛋。

  可以说,当前省政协机关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卖鸡蛋。“扶贫工作就是卖鸡蛋”要成为大家的共识,谁卖得多,谁卖得好,谁对脱贫攻坚的贡献就大!

  创新实施“1244工程”,产业没问题,现在关键是要将鸡蛋在市场上销售出去,保证贫困户有现金收入,要用 4万元钱这个硬性指标来检验省政协办公厅的脱贫攻坚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在脱贫攻坚决战中彰显政协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