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政协好声音 扩大政协影响力
——人民政协报新闻舆论工作研讨会侧记
□本报记者 何 博
“人民政协报能赢得全国政协领导肯定,受到广大政协委员和读者欢迎,得益于在办报过程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引导舆论,坚持用新闻故事写活报道,以典型榜样鼓舞人心,积极推动报网融合发展,服务政协新闻舆论工作。”10月11日至12日,2017年人民政协报新闻舆论工作研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刘佳义在会上如是指出。
会议始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交流人民政协舆论工作经验,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人民政协报新闻舆论工作,以扎实工作和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交出满意的答卷。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15个副省级城市政协和部分中心城市政协新闻宣传工作负责同志在交流中一致认为,政协新闻舆论工作至关重要,人民政协报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宣传人民政协工作和广大政协委员的重要阵地,在为各地政协交流经验、传递信息提供权威平台的同时,也办出了独特的政协特色、统战特色。
打造新媒体平台,扩大政协影响力
据统计,目前全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13亿,其中4G用户超过8亿。通过移动互联网发布新闻和各类信息,已经为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传播方式,移动互联网逐步成为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新阵地。面对新媒体快速壮大的发展态势,如何更好运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政协宣传工作,北京市政协、上海市政协、广东省政协有话说。
五年来,北京市政协在创新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形成“一网、两微、三平台”的新媒体宣传格局,“延伸”了政协工作触角,拓宽了委员履职平台,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于2016年12月20日正式上线的北京市政协新版网站,截至目前已经达到了2.6亿次的阅览量,新版网站在学习借鉴了主流网站媒体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政协宣传工作特点,设计网站主页和栏目结构,关注度有明显提升。同时,开通“北京政协”官方微信公众号,内容涵盖了北京市政协日常工作动态、每周活动预告、委员履职故事、各区政协工作以及文史资料等当面的内容。
北京市政协还将委员履职工作搬到了新问题平台上来,与有关网络媒体合作开设了直播访谈栏目《委员听民意》,访谈节目《政协e事厅》、《委员会客厅·点京》,进一步扩大了北京市政协的社会影响力。
上海市政协一是通过“上海政协”网站和《联合时报》、《浦江纵横》自办的微信公众号以及与广泛与主流新媒体平台合作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
上海市政协充分利用本地高度发的市场化媒体优势,与解放日报主办的“上观新闻”和原东方早报主办的“澎湃新闻”合作,积极拓展政协新闻的传播广度和深度。
广东省政协主动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在巩固和扩大传统媒体影响力基础上,探索发展新型新兴媒体,有效引导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融合与协调联动,积极构建集报纸、刊物、电视、电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移动端于一体的全媒体宣传格局。
据介绍,为了发挥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1+1>2”的叠加效应,广东省政协努力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资源,打破两者之间的壁垒,建立完善立体化、多维度宣传矩阵,争取最大化发挥媒体资源在宣传政协方面的整合效益。将报纸、广播、电视、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等置于统一的协同调度平台下进行运作,让宣传内容覆盖传统媒体渠道和互联网传播渠道,形成各媒体形态间无缝对接、有机衔接的信息采集、制作和发布机制。
广东省政协认为,在传统媒体上发布信息,能够保持信息内容公信力和权威性,而在微信、网站等新媒体上发布信息,增加了原创性也更加接地气和活泼,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和扩展。在常委会、专题协商会等重要会议现场,对即时新闻实现采、编、审、发,并及时推送,使政协新闻宣传的时效性大大增强。
搭建新闻平台,讲好政协履职故事
人民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政协履职工作也包含了做好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各地方政协在拓宽渠道,创新政协新闻宣传方式方法,发挥新闻媒体平台的重要作用,让履职故事通过媒体平台进行提炼和宣传。
重庆市政协新闻宣传中心坚持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以《重庆政协报》为主阵线,以重庆市政协门户网站为纬度、《重庆政协》杂志为经线,以微信为补充,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统战政协新闻宣传平台。新闻中心借助四大平台,立足政协履职主线,不断探索创新,纵向深挖,横向拓展,多点着力,内强外联。
通过《主席访谈》、《委员三人谈》、《委员视点》等栏目展示委员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与解析;通过报纸的《提案在线》、《提案前后》、《履职素描》、《委员日记》,杂志的《提案视界》、《履职创新》,网站的《委员提案》、《事情民意》等栏目充分反映委员履职行动,在全国两会期间,更是全覆盖反映33名住渝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声音。在市政协全会期间,报纸每天一期八个版面,网站、杂志推出专题,网络、微信每日更新,报道委员履职实践。
江苏省政协就经常性履职工作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江苏省政协认为,提案督办、视察调研、专题民主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是人民政协的经常性履职工作,也是委员履行职责、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
根据活动内容,江苏省政协采取了多种宣传方式。结合提案工作,在《新华日报》“团结与民主”专题推出省政协主席督办重点提案回顾专题,在《江苏政协》开设“提案故事”栏目,对重点提案和典型提案的办理成效进行生动鲜活的宣传。围绕调研视察和专题民主监督活动,组织记者随团采访,及时报道政协的履职情况和委员的意见,扩大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精心挑选、认真编辑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各界别和各级政协委员提交的反映社会共性问题的社情民意信息,在《江苏政协》或《新华日报》刊发。
贵州省政协以人民政协工作为出发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做好宣传报道,在当前我国推进广泛多层制度化协商民主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素材。
通过全方位覆盖履职重点,认真做好政协经常性、程序性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让政协生动的履职实践和丰富的履职成果成为媒体的报道重点,在各种视察调研活动的程序性报道方面,认真组织省主流媒体对省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调研视察、委员约谈、提案办理协商工作等进行宣传报道。其中,今年以来共组织百余次省政协会议和活动的宣传报道。
积极协调搭建多层次平台载体,积极协调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政协报等省内主流媒体及其网站,在相关版面、时段及网站开辟“政协委员话贵州”栏目。以电视访谈为主,就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开展对话交流,相关媒体根据自身风格,以专访、言论、图片、短片等形式跟踪进行宣传报道。栏目为委员“全天候“履职长期开着“聚光灯”,已成为一档展示政协委员风采的高层次政论性电视节目,成为贵州省政协委员日常履职的一种重要方式和品牌栏目。
宽领域延伸宣传触角,十一届贵州省政协工作开展的十分活跃,紧跟贵州省政协创新工作拓展领域、延伸新闻触角,在民主监督上大胆创新,视察前通过主流媒体发布视察公告,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建议,并对已经视察过的课题进行“回头看”,对茶产业转型升级、城镇规划建设等开展监督性视察。围绕贵州省政协创新创造性工作,组织宣传力量进行跟踪报道和深入解读,通过广泛的宣传,扩大政协履职的社会影响力。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推进政协工作凝聚合力
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全国各地方政协深入学习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关于政协统战工作和思想舆论工作的重要精神,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积极正面的舆论导向,多维度宣传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履职经验和成效。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和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川省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坚持“走转改”,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识民情、接地气,努力提高政协宣传工作质量水平,更好服务政协履职。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委员,笔头向下、镜头下移,挖掘“源头活水”;聚焦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紧扣政协履职重点工作,加强宣传策划,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联合部分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开展走基层采访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把握好实效,在增强思想性、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力争文风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
甘肃省政协认为要强化宣传队伍建设,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开展新闻业务知识培训,引导政协新闻宣传工作者适应舆情发展的新形势,把握舆论传播的新特点,鼓励政协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向新闻媒体投稿,在政协内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甘肃省政协意识到,必须高度重视各类政协报刊的重要作用,做好提供新闻信息、撰写先关稿件、组织报刊征订、引导委员阅读等各县工作;不断提高政协新闻宣传工作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体型、专家型人才;在行文风格上必须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