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239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10-11

  近年来,小剧场戏剧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文化时尚潮。贵阳的城市文化园地,也因为小剧场的日渐成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贵阳小剧场:小荷才露尖尖角

□本报记者 曾 丹

  城市流行小剧场

  前段时间,在贵阳一鸢戏剧实验室上演的小剧场话剧《花鱼》,赢得不少观众的喜爱,特别是白领与学生,把看《花鱼》当成了一种时尚的文化消费形式。

  “去年三月才成立的小剧场,几乎每一次演出都会爆满。”一鸢戏剧实验室的创始人马玲认为,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小剧场话剧火爆异常的大背景下,小剧场能在贵阳受到如此欢迎,说明贵阳也培育出了自己的新文化市场。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导演林兆华第一次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搬上了首都的戏剧舞台,这是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开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小剧场戏剧的影响悄然渗透于全国各地,特别在京、沪地区发展迅速,尤其以孟京辉为旗号的先锋戏剧逐渐得到观众的认可。

  近年来,贵阳的“抓蚂蚁剧团”和“瑞图剧社”等,也开始了小剧场的探索,逐渐培育出了自己的特色,赢得了固定的受众市场。

  “创作这个实验室可能是我个人对于戏剧有这样的一种执念,痴迷于戏剧的创作当中。”一鸢戏剧实验室的创始人马玲,是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的一名教师,从事表演教学十多年来,她先后获得不少全国校园戏剧节的导演奖。她说,一鸢的成立,当初是想为她的几位90后学生在贵阳找到创业的路子,让学生通过发挥专业特长来发展自己的事业。

  去年9月2日,一鸢推出了第一个剧目《来发》,是一个独角戏,当时仅仅靠着朋友圈宣传,最后能容纳60人的小剧场竟然场场坐满,之后他们又在今年2月推出了话剧《锌皮娃娃兵》,3月推出了现代舞剧《河》,5月推出了话剧《花·鱼》。“我们所有的演出加在一起总共二十场,基本上都是场场爆满,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文化戏剧团队来说,这已经是个很不错的成绩了,可以说我们在贵阳的戏剧推广上面,目前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力。”马玲介绍说。

  “这种成功,在意料之中。”马铃说,在决定创办一鸢之后,他们也曾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方去考察过很多小剧场及话剧团。“戏剧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标志,也是城市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在不只北上广,我们周边的城市,如成都、昆明、长沙等,他们这种独立剧团其实都很多。”

  在马玲看来,贵阳的观众也是需要有小剧场这样一个观看的环境和选择机会的,小剧场的观影方式和大剧场以及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都是不同的,“小剧场的演员和观众的距离会更近,观众能够感受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于感觉呼吸都‘喷’到脸上来,这样的一种近距离体验感是大剧场和影视剧都无法替代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贵阳活跃着的山人斋、春黔社、钟幺爷开心剧场等文艺剧团,以接地气和富于地方特色的演出,让他们在演出市场上获得了掌声,在观众中的名声越来越大。

  文艺院团的探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2009年,贵州本土文艺团队——艾美思特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小剧场话剧《天作之合》在贵阳大剧院进行了首场演出。此场演出上座率达九成,在观众中反响强烈。

  据了解,《天作之合》虽然没有大牌明星撑场,但以“好导演”、“好剧本”、“好表演”的三好口碑,《天作之合》成为不折不扣的票房黑马。

  作为贵州人出品的话剧,《天作之合》的演员以古装扮相结合京剧身段进行表演,在一出“风筝奇缘”引发的爱情悲喜剧中,不仅调侃了“艳照门”、“儒商”、“毒奶”、“刘翔退赛”等热门事件,还以强烈的戏剧冲突,为观众带来现代速食爱情的思考。

  随后,从2014年3月开始,贵州省话剧团和贵阳演艺集团联合在世纪星光剧场推出“周末有戏”的小剧场演出,每周五、周六晚上八点,省话剧团排练的新剧都在该剧场准时上演,《该杀谁》、《我的邻居是奇葩》、《红玫瑰白玫瑰》、《疯狂的谎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致命热线》……每周都有不同题材的新小剧上演,精彩的剧情和表演,牢牢地抓住了观众,剧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两个多月,共演出话剧50余场。

  “近年来,看话剧在许多地方已经变成时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各色小剧场话剧搞得有声有色,我们在‘周末有戏’中主要上演小剧场话剧,以此试水本地的演出市场,培养观众。”省话剧团负责人说,尽管贵阳的话剧市场并不如一线城市成熟,,但近两年一些优秀的小剧场话剧上演之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粉丝群。

  “我们做小剧场话剧,一是考虑到它与观众距离更近,表现形式更加直观、自然,因此容易沟通,更能引起观众共鸣;二是都市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而小剧场话剧节奏较为轻松,更接地气,更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三是小剧场话剧相对属于小制作小投入,创作周期短,更容易进入市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考虑观众的喜好,在票价上,小剧场剧团更考虑到大众的承受能力,定价分别为360元、260元、160元,学生票每张仅30元。而实际票价为非会员7折,观众购票过程中如进行会员注册登记,即可享受票价4.5折的优惠,这样,会员票价最高才100多元。“在保证话剧质量的同时,尽量以优惠的票价让老百姓看得起戏。”

  新兴文化需扶持

  前不久,由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和大唐文化共同出品的《今夜的滋味》,非常规的戏剧节奏也让部分观众感到不太适应。

  据悉,《今夜的滋味》在演出时不仅只有演员的肢体表演和对话这么简单。戏剧以一段幕后花絮作为开场,导演通过这段VCR述说了本土戏剧发展的艰难现状,随后一段阴沉压抑的影像慢慢为这部戏拉开帷幕。

  当男主角孤独地坐在舞台上的大床边时,剧场内渐渐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咖啡香气,台下不少观众低头私语,询问身边的朋友是否也闻到同样的气味。随着剧情推进,这气味越来越浓,也让观众好奇心加倍。当戏中的女主角送了一瓶香水给男主角时,现场又开始弥漫一股淡淡的男用香水的气息。接下来更有酒的味道、沐浴露的味道、榴莲的味道和牛肉汤的味道,这些气味跟着剧情加强和消失,有观众看过之后开玩笑说:“这戏还是4D效果的啊!”

  这部戏剧的节奏和普通的戏剧并不一样,除了中间房东太太出场时节奏较快,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戏剧冲突都十分激烈,还有热辣的舞蹈和让人惊叫的大胆桥段,这些都让现场观众十分醒神。不过在开始和高潮部分,戏剧的节奏却十分缓慢,其中有一段女主角的简单独白竟长达7分钟,不少观众直呼节奏慢到催眠,实在不太受得了。

  “新时期探索性小剧场话剧,演员表演越来越生活化,几乎完全摆脱大舞台腔调。”有业指出,如今的小剧场话剧趋向于幽默和娱乐性,看重的是噱头。

  “小剧场同博物馆、咖啡馆一样,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之外的社会交往空间,能够满足接收、表达和创造的精神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小剧场话剧在贵阳正在成为部分青年戏剧工作者的摇篮,活跃在小剧场行业的戏剧工作者多以社会效益为先,坚守戏剧底线,为持续发展带动戏剧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做出不懈努力。

  “小荷才露尖尖角。”有专家指出,贵阳的小剧场演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尚需市场检验,更需要市民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