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234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9-26

菲佣来华:家政市场准备好了吗

□ 刘壹昭

  由于中国内地家政人员的构成主要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信用体系尚未建立,雇主与家政人员之间信息获取极不对称。如此情况下,作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菲佣进入,必然存在风险。

  五点半起床,八点前做好早餐,八点半帮家里的小主人穿戴好衣物,周末成群坐在中环皇后广场聚会……菲佣,这些在香港人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群体,同样可能出现在未来中国内地的家庭生活中。

  日前据《菲律宾星报》披露,中国驻菲大使馆正与菲劳工部探讨派菲佣到中国内地工作的可能性。项目预计将以北京、上海和厦门等五个主要城市为开放点,探讨将每月发放10万比索(约合1.33万元人民币)的薪资,以吸引菲佣前来务工。

  截至8月末,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并未对“菲佣入华”的消息进行明确表态。但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对高端家政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存在有菲佣以“打黑工”的方式进入内地家政服务市场。菲律宾劳工部长贝鲁(Silvestre Bello)2016年在香港演讲时甚至透露,过境到内地非法工作的菲律宾家政工人数量“惊人”,有接近20万人。

  今年6月,杭州发生的保姆纵火事件揭开了国内家政服务市场的乱象,家政人员与雇佣家庭面临信任危机。若有“世界最专业保姆”之称的菲佣来华,是否会取代本地家政人员,获得内地雇主的认可?菲佣来华,内地家政服务市场准备好了吗?

  多数菲佣通过黑中介入华

  “你好,我叫EIizelda,我会说英语以及简单的中文。目前我人在菲律宾,但是办好了半个月的中国签证。如果你有意愿,我愿意马上来中国工作。我的工资要求是每月6000元(人民币,下同),每周有2天休假。”

  视频中的这位菲律宾姑娘身材略胖、皮肤黝黑,她对着镜头用英语介绍自己,时不时露出腼腆的笑容。在了解到《凤凰周刊》记者的需求后,这家名为“深圳涉外家政”的菲佣中介服务公司推荐了几位“候选人”,EIizelda是其中之一。该中介公司提供的信息中,EIizelda生于1976年,高中学历,已婚育有一子,先后在香港和迪拜有过3年和2年的工作经历,主要是洗衣、做饭和照顾新生儿。据介绍,EIizelda会做西餐,但不擅长中国菜。“但我很乐意学。”EIizelda在视频中补充道。

  目前进行的是雇佣流程的第三步,预约面试。由于菲佣不在中国,只能通过视频进行面试。如果合意,再签署合约、支付费用。合同需签署3年,除去每个月给菲佣的工资,前期共需支付46000元,包括中介费36000元和输送费10000元。

  “输送费包含了所有去中国的费用。输送费付了,人才会来中国。接人的时候一手交中介费,一手接人,这才能上岗。”据工作人员说,三年之内不满意可以免费更换菲佣。“至于签证,”这位工作人员停顿了一下说:“签证倒是没什么影响。反正办签证的目的是过国境,过来后,就黑掉了。”

  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菲佣”,立刻出现数家提供雇佣菲佣业务的家政公司广告。综合咨询几家家政公司后,记者了解到,菲佣的月薪介于5500-8000元之间(对一线城市而言),根据英语水平、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家务熟练程度等因素上下调整。

  从中介公司提供的信息来看,目前可用的菲佣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签证工人A类、B类(A类在境外,B类在境内),另一种是签证逾期工人C类(俗称黑工)。其中,B类境内工人持1-6个月的旅游签证,签证到期雇主需帮忙续签。A类境外工人例如EIizelda,持7天签证,获得签证的目的是越过国境,之后便成为C类工人。

  江三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白丽娟律师告诉《凤凰周刊》,对于外国人来华就业,国家本着“鼓励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来华工作的外国人,需满足年龄、身体状况、相应专业技能等条件,入境后获得工作许可、工作证件等条件。目前中国准入的外籍家政人员,必须满足随同外国高端人才来华的条件,对雇主有一定要求,且申请办理的是私人事务类居留证件(家政服务类)。”

  因此,目前内地市场上存在的菲佣主要以黑中介的渠道引入,不少民众也对菲佣这类高端家政人员存在需求。“相较于普通保姆,菲佣得负责整个家庭的家庭成员的生活起居,包括照看新生儿、成人的饮食、老年人吃药甚至负责宠物的遛弯,基本上是全面服务了。”

  同样有意咨询的饶女士算了一笔账。“非常专业的月嫂一个月也得上万,而菲佣干的是几类事,所以别说八千,一万二三也不为过。所以我期待北京能早日引入菲佣。”

  作为内地首当其冲的国际化都市,上海率先作出尝试。此前,上海通过“人才新政”批准“洋保姆”入场。2016年9月,上海公布“人才新政”30条意见,其中提出:允许外籍高层次人才聘雇外籍家政服务人员。新政实施后,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凭雇用合同、经济担保、人身保险及健康证明等材料,可以为其聘雇的外籍家政服务人员申办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

  内地缺乏适用的法律监管体系

  6000多万人口的菲律宾,有500万海外劳工,创造的外汇是菲律宾出口贸易额的一半。在香港,菲佣已然成为人数最多的外来族群,仅次于美国人和英国人。香港600多万人口中,外佣占了近4%。

  提起这个群体,来自香港的小查感慨万千。

  小查今年28岁,从她出生算起,家里的菲佣累计更换过20个。“小时候,我对菲佣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和她们一起观看香港回归的直播。我在看直播,她在煮意面,一阵阵香味飘来,特别美好。”现在小查请的是一位印尼佣人,负责照看她两岁的孩子以及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小查认为,相比菲佣,印尼佣虽然不会英语,但“人更淳朴,做事更踏实”。

  小查告诉《凤凰周刊》,在香港,聘用一位菲佣与印尼佣的价格相同,均为4210港币,签订的合约一般以2年为期限。如果之后想要续约,需缴纳长期服务金。但即使有多年经验,小查家很少遇到合意且想要续签的菲佣。“原因一方面在于,很多菲佣等到雇主签署两年后的长期服务合同后,服务质量明显会下降。”小查颇为无奈地说:“另一方面,两年的合同期内,狗血的事情太多了。”

  “我家报警太多次了,珠宝、衣服、药材都会被盗。”合约期满时,有些菲佣在离开时会“顺”走雇主不常用的东西。小查父母亦抓到过偷东西的现行。“曾经有一个佣人在时,家里常常丢东西,但一直没证据。有一次,我妈妈的一件黑色晚礼服不见了,就报了警。那天正值菲佣休假,警察在佣人房的床垫下面找到了这件衣服。我们当场解雇了她。”

  有黑历史的菲佣很难再被雇佣——依据香港法规,菲佣将会被依法判刑并遣送回国。“但即使遣送回国,中介也有各种办法消除这些黑历史,再把她们拉到香港来,并称她们有工作经验,或者用前雇主突然失业导致服务期中断等来解释黑历史。这让我们后来请菲佣一直都战战兢兢的。”小查说。

  由于与雇主家庭交往密切,菲佣同样可能成为被侵害的对象。在同样流行雇佣菲佣的新加坡,据当地媒体报道,一个家庭曾对菲佣进行虐待,致其暴瘦至29公斤。根据新加坡法律,雇主后来被判处3个星期监禁和1万新元(约合4.9万元人民币)的罚款。而在香港,不但香港特区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外佣,领事馆也扮演着监管与辅助的角色,不良雇主会被列入黑名单,不容许再聘外佣。

  “事实上,目前来华就业的菲佣,多数处于非法就业的状态。这意味着,除了遭受处罚,雇主和菲佣的权益很难受到法律保护。”白丽娟解释说,国家明令禁止非法就业现象,对于外籍劳工非法就业,国家对于雇主、中介、外籍劳工三方均有处罚。“除了非法就业的外国人本身,对于中介公司也会依法追究责任,没收违法所得。对于雇佣外国人的雇主,处以每聘用一人1万元、总额不超过10万元的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明确规定,如果没有取得就业证件,外国人却与中国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如果请求与单位确认存在劳动关系,法院并不支持。这意味着,即使菲佣与中介或雇主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也不成立。除了享受付出劳动后获得报酬的权利,非法就业的菲佣不受劳动法保护。

  在家政服务进入较早的香港和新加坡,对于菲佣的劳动权益都有着明确的保障体系。在香港,雇佣一名菲佣需要向入境事务处证明自己的收入和财政状况。雇佣期间,除了工资,雇主还需保障菲佣的医疗、回家路费甚至打官司的费用。而新加坡的雇主除了这些,需按规定每月额外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额的外籍家政员税。此外,雇主还要一次性给人力部缴纳数千新币的可退还押金——一旦有家政员逾期滞留不归,政府将用这笔押金遣返。

  由于缺乏有效管控,中国内地雇主雇佣菲佣后,“跑路”现象也时有发生。但由于存在法律缺口,雇主往往投诉无门,即使诉诸于中介公司,结果往往也是一场空。

  “我们培训的时候都会吓唬的,让她们不要单独出去,说外面很多检查,弄不好把她们遣送回菲律宾。她们听了很害怕,还是有效果的。”对于“跑路”问题,一位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如此回应。“但还是得少让菲佣和外界接触。如果人跑了,怪你自己没有管好。”

  贸然引入菲佣存在风险

  在北京,家政人员主要分为家政服务员、育婴员、月嫂、老年护理员等几种,目前以月嫂和育婴员的需求量最大。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和照料方式,家政人员的薪资会上下调整。其中以月嫂的收入最高,起步七八千,平均超过一万元。

  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会员、富平家政中心总经理陈祖培告诉《凤凰周刊》,目前北京的家政服务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供需关系的大幅波动主要出现在春节前后。春节时由于大批家政人员返乡,容易出现“用工荒”。春节过后,则会迎来家政人员的“返工热”,供大于需,家政人员的薪资甚至都会因此下降。

  “随着家庭经济条件不断提高,人们对能提供更全面、更专业服务的家政人员需求越来越大,这正是某些家庭青睐菲佣的原因。”陈祖培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家政人员与雇主需求的匹配度不高。“由于每个雇主的家庭经济状况、规模、偏好的不同,需求也大不一样。每个客户平均要挑选三个以上家政员才能找到适合的。”

  栾顺喜是富平家政中心的经理,曾负责过公司的培训工作。2005年,栾顺喜了解到一位客户同时雇佣了一名菲佣与本地家政人员一同工作。为了解菲佣的工作状态,栾顺喜做了追踪调查。据他观察,菲佣和本地家政人员的差距,一方面在于专业水平。“比如菲佣早上五六点就起床工作了,雇主回家第一时间问好。平时有事首先请示雇主的意见,这些是我们的家政人员难以反应到的。”

  另一方面,源于对职业的认同感。“国内对于‘保姆’这个职业不太认可,家政人员也往往充满自卑。”栾顺喜说,有好几次,他希望将几名优秀员工展示到网上去,结果对方大惊失色拒绝了他,理由是“被熟人看到会很丢脸”。

  由于缺乏职业认同感,家政人员流动频繁,家政服务职业化也很难实现。“相比来说,菲佣十分认可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通过劳动给家庭带来收入,在国内的家庭也会因此感到骄傲。”英语同样是雇主考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比,栾顺喜开始鼓励中国的家政人员加强英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学习。

  谈到当下的中国家政服务市场,不少受访人士提到其中大量的“灰色地带”:“黑中介”泛滥,行业内尚未建立起成熟的监管体系。“目前主要靠行业协会和中介公司来管理。正规的中介公司通过为家政人员购买家政服务责任险、建立电子档案、进行系统培训来进行管理,黑中介就很难说了。”栾顺喜说。

  由于家政人员的构成主要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信用体系尚未建立,雇主与家政人员之间信息获取极不对称。黑中介的存在,放大了雇主与家政人员之间“互盲”的现状。如此情况下,作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菲佣进入,必然存在风险。

  为了顺应市场对于家政人员的需求,中国政府也在不断调整管理与服务的思路。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提出开展家政服务市场专项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防范惩处力度,推动有关部门签署家政服务失信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建立家政服务企业、从业人员信用记录,解决行业痛点。

  对于引入菲佣是否会对内地家政市场造成冲击,栾顺喜倒不以为然,反而认为可以借此促进家政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搅活内地亟待规范的家政服务市场。“毕竟中国的家政市场主体还是本土人员。中国有几千万的家政人员需求,其中中层乃至中下层家庭占据绝大多数,因此可供引进的合规菲佣数量有限,难以覆盖到全部家庭。”

  (据《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