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233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9-22

贵州发文力挺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实现总产值500亿元 带动56万人脱贫

  本报讯(记者 田锦凡)到2019年,全省投产茶园面积稳定在600万亩以上,实现总产量45万吨、总产值500亿元;茶叶带动400万茶农就业、56万贫困人口脱贫,成为贵州山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这是《贵州省发展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中明确的主要目标,文件由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于日前印发。

  以产业扶贫为根本,该《方案》旨在提高贵州绿茶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推动茶产业全产业链培育、裂变式发展、泉涌式增长,实现全省茶区生态美、百姓富。未来两年多,贵州将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强化规模、促进分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各方参与、惠及大众”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高品质绿茶为方向,使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投产茶园面积达600万亩,打造符合欧盟标准的茶叶基地150万亩以上,茶叶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100%;形成茶叶加工企业4500家,力争年产量达45万吨、产值实现500亿元,打造10亿元级大型茶企(集团)2个以上;建成中国茶叶的原料中心、加工中心,茶叶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达70%;力促茶叶带动400万茶农就业、56万贫困人口脱贫,成为山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按三年推进计划,今年全省投产茶园面积稳定在525万亩以上,实现总产量31.8万吨、总产值342亿元,茶叶带动脱贫14.6万人、人均增收2530元;2018年,全省投产茶园面积稳定在560万亩以上,实现总产量38.5万吨、总产值430亿元,茶叶带动脱贫23.9万人、人均增收2560元;2019年,全省投产茶园面积稳定在600万亩以上,实现总产量45万吨、总产值500亿元,茶叶带动脱贫17.5万人、人均增收2680元。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贵州将着力实施质量安全保障、茶园提质增效、加工升级、渠道建设、出口提速、品牌建设六大工程。为持续优化茶园生态系统,拟分别在花溪、湄潭等38个茶叶主产县(区)各建1-2个面积1000亩以上的示范点,3年共建成150个示范点、推广面积150万亩以上;为有效促进茶叶综合利用,拟每年每个茶叶主产县建设茶下养鸡、茶下种植、茶旅等产业互动融合茶园及出口基地1万亩以上;为推动资源与资本集群集聚,拟每年新增茶叶加工企业270家以上,到2019年增加810家(初制加工茶企700家、精制加工茶企90家、深加工茶企20个)。同时,鼓励知名电商平台推行“产地仓”等直采模式,强化线上推广、线下服务,让更多市民成为茶园“合伙人”,加快县、乡、村电商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构建“省级公用品牌(母品牌)+核心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子品牌)”的黔茶品牌体系,推进“茶旅一体”项目建设,新建改造茶文化项目10个、茶叶观光园50万亩。

  在产品布局上,贵州将重点推动以“都匀毛尖”等为代表的卷曲形绿茶、以“湄潭翠芽”等为代表的扁形绿茶、以“绿宝石”等为代表的颗粒形绿茶、以“贵州针”等为代表的直条形绿茶及以“遵义红”等为代表的红茶、以黑茶等为代表的其它茶发展,通过打造各种茶类产业带,到2019年实现产量、产值分别为15万吨和180亿元、8.5万吨和128亿元、6万吨和65亿元、3万吨和30亿元、9.5万吨和90亿元、3万吨和6亿元。

  此外,贵州将努力打造中国茶叶出口优质原料基地,每年打造欧标茶生产基地50万亩(3年150万亩),建成国家级茶叶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6个以上,实现全省茶叶出口2.5万吨、出口额8亿元。到2019年,贵阳海关出口及转口茶叶金额达1亿美元以上,将黔茶打造成贵州现代农业第一产业、贵州第一出口农产品、中国茶叶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