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232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9-21

村 恋

□张昌国

  初到巫交是在六月。

  从那以后,就疯狂地恋上了她。

  她不大,

  很普通,

  是个美丽的小山村。

  巫交村,系久仰镇城所辖,距剑河县城30余公里,全村138户766人,东与党义村接界,西与台江县返排村接壤,南与夭那村相邻,北抵光纪村。

  或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走进村头,大树旁边、风雨桥上,恭候多时的苗族同胞们,早已拉着长队,设起栏门,举起牛角酒,以最独特、最热情、最好客的传统礼仪欢迎进寨。

  也许,是初识她吧!

  对巫交没有太多了解;

  只有,茶余饭后,与她长聊,才无所不知。

  其实,巫交与返排村语言、服饰、歌舞相同,同属苗族“九黎”和“东夷氏族集团”。 “西”支后裔,是“天籁之音——苗族多声部情歌”及“木鼓舞”的发祥地。

  尤其,“巫交芦笙献花舞”便是剑河,乃贵州独有的原生态舞蹈,舞蹈的每一个肢体动作在悲戚沉重芦笙节奏召唤下均有明确的寓意,整套动作分别记述了该支系先祖自榕江入境后,历经昂宿、久脸、南东、久仰、奉党、巫留、摆伟、巫交、返排等地的迁徙历程,世代传承……被人们称作“东方犹太民族”的苗族人民用生命谱写出独特的另类文化歌舞记载历史。

  村子的房屋多为木质,杉木皮及小泥瓦盖顶,偶发现耸立在村子中央和西边有几栋漆得发亮的木楼,三两栋崭新的砖房,无疑给村子增添几分都市与乡村的气息。

  村子田多,树更多,不仅有百年古木,而且有千年红豆杉,也有万年青钱柳……成群连片,比房屋更多地占据着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这些……田园、溪水、木楼、粮仓,还有树们,把村子打扮成不同的模样。碧绿的青钱柳牵来春天,金黄的稻香留住秋天,高大而古老的杉木、红豆杉、青钱柳……把巫交整个村子包裹得分不清,是盛夏,还是冬天。

  村子,中间有一条小溪。常年四季,源源不断,自南流西北,如歌如画。

  溪面上,横跨几座风雨桥和古木搭建的简易木桥。

  小溪,两岸一排排百年以上,夜不挂锁的户外粮仓整整齐齐地沿溪对列,为古香古色村子多了几丝乡愁。

  溪水,清澈见底,两旁鲜花怒放,小草青幽,像春姑、美女柔柔的长发,随着水流轻轻摆动,鱼儿在水草间悠游自在地游来游去。

  村子四周,山水田园,层层叠叠,古树成荫,把整个村子紧紧搂在怀中,劳累了一天的老黄牛忙碌地在田埂上来回啃食稚嫩的青草,黝黑的小蝌蚪,拖着长长的尾巴在田水里不停地游动,激切地找妈妈,像流动的音符。

  村子的北面,天水交集之处,便是一挂瀑布。

  天空,在瀑布的映衬下是那样的蓝,那么惬意、那么凉爽;白云在瀑布的映衬下是如此柔软,绵绵的,就像洁白的棉花一般。村子大树、房屋……在瀑布的映衬下,也是那么青翠,她是那么引人注目。

  春天,水带来一村的温暖,冬天,听到寒冷中喧哗的生命。

  这些水,这些树,这些声息,潜移默化,也给了村子无尽的乐趣;小鸭子先从溪边出发,捎来春的喜讯,犹如美丽的村姑窃窃私语。

  夏季,田间地头劳作的青年男女,晒黑了,劳累了,在傍晚的小溪水里一泡,沉重没了,心情洁净地在溪里游。

  贪婪的山娃们,光着屁股,来不及顾上烈日的焦炙,纵身一跃,一头扎进溪水里。

  古树村旁,风雨桥上,悠闲的男女长老们,有的嘴里叼着一米来长的旱烟斗;有的用颤动的双手、使劲地拉着手中线;有的时不时呡上一口随身携带的青钱柳,或是巫交泡烧酒,把一整天的快乐都印在带有年轮的额头上。

  秋天,溪水两岸,粮仓脚下,勤劳的妇女们满满地摆了大大小小的木桶,忙碌酿淀,织衣洗布,为儿女抢做嫁妆。金香的稻谷,甜蜜的笑脸,把人们所有的幸福和憧憬都留在看了村子。

  冬天,村子里,天籁情歌、酒歌柔情对唱,斗牛巅峰对决,木鼓舞、芦笙献花舞疯狂扭动,让寒冷的冬天也温暖起来,把宁静的村子顿时喧闹起来,使村的干燥变得湿润,尖硬变得柔软,寒冷,也渐感温暖。

  就在一瞬,目光与这清晨的村子相遇的一瞬,自信已经动摇,心中悠地涌起许多疑惑。

  果真,还怀疑自己是不是生长于乡村,是否从乡村走进城市……

  六月不应该是一个生长梦幻的季节,无论是秧苗的拔节,树木的葱郁,还是溪水的涨溢,都不过是节令行走中的一段平铺直叙。

  之前,的确没来过巫交这样的村子,还不知道这里深藏着奇妙的风景

  邂逅清晨的村子是一个意外。

  本来,想早早地,看看这里的风景。

  村子的古杉木群,在夏日里正是疯长的时候;新长出的叶芽,一定是嫩中带绿的,像刚出土的小葱,苍翠欲滴;红豆杉林随逶迤延绵的群山起伏,青钱柳,高大耸立,有一种碧海青天的气势;把整个巫交,隐没在幽深的晨曦里。

  这时,如果遇上好天气,天空无雾无雨,赶在太阳还没完全睡醒之前,选择一个适宜的位置,观看村子的日出,看太阳如何挣脱东边地平线的挽留,破土而出,从山顶、溪水旁,或古树丛林中冉冉升起,亲眼目睹山野由混沌深邃到明丽清新,大地由沉睡到苏醒的过程,那真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感受。

  站在,横跨于小溪的风雨桥或古木桥上,凭栏远眺,此时却不去多想,或不愿去多想。既不想这里的美女,也不想田园,更不想房屋、古树,又不愿将此般美景,与任何一种现实中的存在联系在一起。

  宁愿,就这样,沉醉于村子中这一种虚幻的仙境中。

  只有,换个角度,静心、动情去相知、相识、相恋……

  村子,夜晚显得格外的安静,偶尔能够听得见几声蝉声和鸟叫,青年男女们、屋檐下,猪棚牛圈旁,窃窃嘶嘶的谈情说爱声。月亮带着几分睡意,慢慢地睡着,蛙声渐渐消退,只留下昏黄与宁静。

  很喜欢这样的夜晚,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纷扰。或许是疲惫了城市里整日的车水马龙与霓裳高歌,更加向往村子,尤其是巫交村里的那份独特宁静了。

  村子里的宁静创造出来的那份恬然,亦是感受村子最美的馈赠,正如那空山鸟语与明月清泉,诞生出那样一位心静如水的诗佛。

  月光如纱如雾,洒满着整个村子,树影,屋影……斑斑驳驳,朦朦胧胧,好似那少女秀发上的纱巾,要给村子笼上去一层层膜。

  在温柔的月光下,聆听多情少男少女们,柔情轻唱,狂热捎动…… 潺潺流水声,慢悠悠的走着,听着……默默地体味着村子如仙境般的美。

  走在洒满月光的风雨桥,或是村子中间的小路,不知不觉就走出了村头,竟想起了那村、那寨;那溪、那水;那房那树;那歌、那舞 ……更疯狂地恋起了美丽、善良、多情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