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232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9-21

碧江区:“数据研判·纪实定星”成干部监管“紧箍咒”

□碧 组

  近年来,铜仁市碧江区引入大数据理念和信息化手段,采取“大数据+干部管理”方式,开发“数据研判·纪实定星”大数据干部管理网络平台,出台《碧江区科级领导干部“数据研判·纪实定星”管理办法<试行>》,实现了用数据语言评估干部现实表现,用猛药促进干部自我约束,切实提升干部监管工作科学化水平,成为从严监管干部的好抓手、新药方。

  攻克盲点,让工作实况一目了然

  整治干部队伍中的慵懒散漫、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既要看结果,也要看过程。碧江区在干部监管过程中尤为注重干部痕迹管理,采取“互联网+干部管理”方式,整合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成长经历、专业基础、德能勤绩廉等基本信息及季度考核动态、反向测评情况、干部负面清单等客观数据录入信息管理库,运用单位自主测评、班子推荐优秀、区四家班子领导在线测评、考核组组织测评,群众、服务对象对其进行评价等考核方式得出各类数据信息,再通过智能化平台对数据项精细分类、精准筛查、对比分析,可以精准研判干部学习轨迹和能力短板,分析干部工作能力是否满足当前工作实际,实现对单位及个人相关情况的精准聚焦,用大数据照亮干部监督管理的“死角”和“盲区”。通过“数据研判·纪实定星”大数据干部管理网络平台将各系统、各部门领导干部单一化、碎片化、闲置化信息整合起来,将各类考核数据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单位和个人纪实考核折线图、柱形图等,更全面准确地掌握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各方面的情况,实现对单位和个人的精确“画像”,最大限度的发挥大数据定性定量作用,打破以往部门涉干信息的“孤岛效应”,从数据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全面客观地分析干部工作实绩,让数据清晰体现干部的综合能力。

  突出重点,让干部监管有的放矢

  以往干部考核评价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撑,定性的多,定量的少,往往凭年终考核作为研判干部依据,导致有些领导干部过分追求单位“一团和气”,对单位和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形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慵懒散漫拖的不良政治生态。碧江区通过探索制定科级领导干部“数据研判·纪实定星”管理办法,对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按周期、分层次、正反向进行考核评估,切实做到既有上级领导评价、又有干部群众及服务对象参与,让干部不仅要面临年终“期末大考”,也要时刻做好“日常会考”。采取星级评价方式,根据干部“考试成绩”,精准划分“五星干部”、“四星干部”及“三星干部,通过星级分类展示、预警提示及时找出干部苗头倾向和细小问题,促使“懒”干部逐步转化为“勤”干部。通过系统长期研判干部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等信息,运用折线图、柱形图加强对干部关键数据的线性分析和走势预测,及时发现工作不在状态、能力不合岗位、群众不予支持、难以打开局面的不胜任现职干部,纳入“能下”干部清单,及时予以调整,推动形成平者让、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同时,系统通过智能分析,“还原”干部在现实中的一贯表现,提高了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切实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让能够干事创业的干部有更好的发挥价值。

  直击痛点,让见贤思齐蔚然成风

  碧江区通过 “数据研判·纪实定星”大数据干部管理平台,可以直观了解到各单位班子运转情况及科级领导干部当前的纪实数据曲线,同时开放科级领导干部个人查询数据,你做了什么、效果怎么样,“勤不勤”“能不能”“懒不懒”自己都看得清清楚楚,大数据平台数据图、折线图的“刚性约束”和“有力提醒”,让领导干部对自己的短板做到“了然于胸”,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倒逼领导干部有针对性的“补课”、见贤思齐、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以大数据干部管理平台推动干部管理工作由“人性化”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变,真正实现把制度用起来用到位,促使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关注自己的星级数据,都在意自己的数据变化,通过对领导干部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让数据督促领导干部之间加强学习沟通、取长补短,实现“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的良好局面。

  碧江区“数据研判·纪实定星”干部监管体系为该区领导干部戴上制度的“金箍”,倒逼领导干部善作善成、为民务实,切实转变了单位及科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破解了干部长期形成的弊病和惰性,树立起了用好干部、用活干部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