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铁鞋终不悔 誓将心血献果蔬
——记威宁自治县政协委员董恩省
□卯旭峰
“承先启后,三十多年已用汗水浇灌威宁黄土地;继往开来,在岗岁月誓将心血谱写农业新篇章。”一个土生土长的威宁人,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为了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和果蔬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4年如一日,坚守同一个岗位,从“小董”到“老董”,初心不改,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誓言,用辛勤和汗水书写了一个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他就是中国园艺学会会员、中国农学会会员、贵州省园艺学会会员,政协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威宁自治县委员会委员和政协第一届、第二届毕节市委员会委员董恩省。
潜心科研花开两朵
“三十多年来,一项接一项的科技成果,一次又一次的荣誉和表彰,无疑是对我的鼓励与鞭策,我没有任何理由再选择其它行业,只有沿着已经踏破铁鞋的这条老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和果蔬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谈及工作,董恩省坚定地说。
1984年8月,董恩省参加工作时,正赶上威宁农业细线条区划工作,他参与果树、蔬菜和茶叶三大类作物的区划工作,掌握了全县境内果树、蔬菜和茶叶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来全面开展业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1985—1994年,是威宁开展商品水果生产基地建设的十年,董恩省身为技术人员,先后在中水、哈喇河、黑石、雪山等20多个乡镇指导新建苹果、梨、桃、樱桃、石榴等水果基地5万余亩。深入研究水果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协助主持实施“威宁梨、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主持实施、“红富士苹果品种引试与推广栽培”、“威宁大黄梨低产园改造利用与示范”、“猕猴桃优良品种引试与栽培技术研究”、“京2B二号保鲜膜剂对梨、苹果果实的保鲜效果”、“硅酸盐菌肥在梨、苹果等果树上的应用”等研究课题。
2002年3月,受组织安排,董恩省从果树研究转向蔬菜研究。十五年来,先后主持实施了多项蔬菜项目和课题。主持完成“贵州省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累计建成夏秋反季节蔬菜示范基地9.86万亩,带动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62.5万亩。2013年下半年,农业部将威宁列为“全国大宗蔬菜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在农科院园艺所的指导下,由董恩省负责完成相关任务。2015年,配合省农科院在威宁实施“贵州喜凉蔬菜春夏错季栽培技术威宁示范及推广应用”项目。此外,董恩省还配合贵州大学在威宁实施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等8个药剂在苹果上的农药登记残留田间试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等3个药剂在烟草上的农药登记残留田间试验;配合毕节地区农科所在威宁实施半夏和鱼腥草两种中药材的密度、肥效、间套作及病虫害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在全县境内取5000余个土样送省级检测单位检测,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7.8万亩;在哈喇河乡实施的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课题,于2014年4月得到全面认证,所生产的蔬菜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他指导种植的中水大蒜,草海镇同心村夏秋大白菜、夏秋结球甘蓝、夏秋莴笋和夏秋白萝卜等五种蔬菜,经省内外蔬菜专家实地测产,均创国内高产纪录;农业部已将威宁列为云贵高原65个夏秋蔬菜基地县之一和全国153个夏秋蔬菜基地县之一,并给予重点扶持。指导成立与蔬菜产业有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余个,帮助选点、完善土地流转及指导开办基地技术服务部及建科技书屋、对外营销水果与蔬菜产品等工作。
不遗余力传经送宝
“威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山区广大,农作物种类与农产品资源都极为丰富,特别是夏秋反季节蔬菜的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显著优势。到目前为止,对于许多粮食作物、果树或蔬菜资源的研究与合理利用都尚无人着手。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正等着农技工作者去探索和挖掘,也有许多农民正等着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显著的经济效益。”如何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广成农民的实用技能,带领农民走上致富道路,一直是董恩省思考的课题。
董恩省积极参与编写《岩溶山区农业实用技术研究与应用》《贵州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贵州省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图册》等科技书籍。撰写《威宁大黄梨衰老树增产技术研究》《高海拔地区蔬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威宁高海拔地区党参高产栽培技术》《威宁县中药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思考》等学术论文,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2009年9月以来,他参与撰写全县相关产业规划报告等,并独立执笔撰写威宁蔬菜及果树产业发展的各类《规划》《项目开题报告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实施方案》《工作汇报》、各类《工作总结》及相关《简介》《简报》等文字材料200余份,80多万字。
董恩省还结合基地建设和课题实施,针对广大果农,对果树的土肥水管理、树冠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进行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00余期(次),培训果农3万余人(次)。接受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聘请,长期以教师身份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三十多年来,共组织集中培训近千期(次),分散培训与指导达万余次,共培训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和菜农50余万人(次)。
辛勤耕耘硕果满枝
为了更新知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董恩省先后两次参加全国成人高考,进入贵州大学园艺系、农学系学习,并获得大专和本科文凭。1997年11月破格晋升为农艺师,2002年12月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2012年12月晋升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在全面完成多个项目与课题任务之后,董恩省荣获国家农业部农业丰收计划奖二等奖二项,贵州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一等奖一项,贵州省星火科技奖四等奖一项,贵州省农业厅农业丰收计划奖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毕节地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项、三等奖四项、四等奖三项。多次被省、地、县各级部门授予荣誉称号:1998年12月,贵州省委组织部和省科协联合授予“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先进个人”;1999年6月,贵州省委组织部、省科协和省扶贫办联合授予“贵州省科技扶贫名人”;2001年6月,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联合授予“2000年度全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同年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兴农人才奖”;同年12月,毕节地委、行署授予“毕节地区优秀科技工作者”;2003年2月,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授予“毕节地区第四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8年10月,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同年12月,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授予毕节地区“地管专家”;2009年12月,政协毕节地区工委授予“毕节地区‘十佳’政协委员”;2010年12月,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技推广突出贡献奖”;2011年5月,被评为“毕节试验区百名模范”,同年6月被评为威宁自治县优秀共产党员和毕节地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3月,威宁县农牧局授予“先进个人”;2016年4月,威宁自治县委授予“劳动模范”。
“一朵红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自1997年任县果蔬站站长以来,董恩省带领全站职工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单位及职工都分别受到各种表彰与奖励,全县果蔬工作也得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及行政职务变化显著,6人晋升为高级农艺师,7人晋升为农艺师,4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奔赴小康在今朝。齐心干,共创千秋业,万代富饶。”董恩省在其诗词中表露出了一个农业专家的心志。谈到今后的工作,他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脚下的路还很长,手上急需做的事情还很多,我应踏着前人的足迹,团结农业领域的老、中、青骨干,齐心协力,共同开发和挖掘威宁农业的增产增收潜力,为全县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而作出科技人员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