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黔西南:一半美景 一半美食
□卢雁妮 黄 莹 王周炜
旅行对每个人的意义都大有不同,有的人迷恋旅途中唯美的风景,有的人走遍山水只为寻找人间美味。也许在文艺青年的世界里,就是偏好那一花一世界的喜怒哀乐;而在吃货的眼里,永远都是“民以食为天”——那些美味带来的快感始终无可替代。
黔西南,一半美景、一半美食。你能骑着自行车在峰林里慢慢穿行,坐着皮划艇漂流在青山绿水间,体验惊险与刺激;亦可钻进一家老店,细品兴义羊肉粉独有的鲜美,或坐在小摊前悠哉地翻烤豆腐……味在嘴里、景在眼里、美在心里,美景与美食相得益彰、令人难忘。
兴仁,薏苡之都、养生福地,珍馐佳肴满城飘香。清凉盛夏,正是雨水滋润万物的时节,那些隐藏在深山中未经雕琢的食材经过烹饪,香味在兴仁的上空久久弥漫。这是一桌精致而独有的盛宴,在岁月的长河中,它已沉静许久。
“哇,这个菜好精致啊!盘子边上还用南瓜、白萝卜雕琢出仙鹤栖息图,太漂亮了。师傅,这是什么菜品呀?”客人兴奋地边问边用手机对着菜品不停地拍。“这是我们的热销菜品,叫做‘薏仁狮子头’。”厨师唐福回答时露出得意的笑容——这是发生在兴仁薏仁长寿宴体验馆的一幕。
今年2月初,兴仁薏仁长寿宴体验馆入驻兴仁特色馆,成为政府大力扶持的特色餐饮产业。其以经营薏仁米为主、辅以烹饪特色菜肴,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菜肴有金牌薏仁牛掌、薏仁掌中宝、水晶虫草花、薏仁口水鸡、薏仁一品茄等。自开馆以来,秉承“以人为本,养生长寿”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健康求生存、以长寿为根本”的原则为客户服务,被贵州省黔菜文化研究会授予“黔菜名店”称号。
薏仁米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等,既是中药、又是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兴仁是全国薏仁米主产区,从清朝就开始种植,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近年来,在政府主导、品牌影响之下,兴仁薏仁米实现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集团化发展,全县种植面积、总产值分别由2010年的8万亩、6亿元猛增至2015年的30万亩、20亿元,逐步发展成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周边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种植的薏仁米,也大都汇聚到兴仁加工外运。从兴仁流向国内外市场的薏仁米,占全球同行业市场份额的70%以上,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薏仁种植基地、产品生产集散中心。2015年7月,“兴仁薏仁米”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薏仁米是杂粮之首,把它做成菜肴是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有着17年烹饪经验的薏仁长寿宴研发者之一、“黔菜名师”唐福介绍说,开发薏仁长寿宴其实是机缘巧合——2016年,兴仁为延伸薏仁米产业链举办薏仁米美食大赛,身为参赛代表的他左思右想:怎样才能把兴仁的优势产业融入美食中,做到药食两用,更好地擦亮“中国长寿之乡”的招牌?历经多次反复实验,最终他的参赛作品“养生薏仁青椒鱼”一举拿下一等奖。
自此,那一粒粒珍珠似的薏仁米就成了唐福的“心头好”。经其精心研发,如今薏仁长寿宴菜品已有50多道,包括凉菜、养生汤、热菜、点心等。这桌盛宴,用它独有而深入人心的自然味道描绘出了“水墨金州”的大美。
布依“八大碗”是一种古老菜式,在布依族人家的八仙桌上飘散着诱人香味。它不仅是一桌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也是布依族代代相承的传统习俗折射,更是布依族同胞热情好客、有福同享的淳朴民风再现。
这“八大碗”看似简单,却寓意非常。一桌“八大碗”,代表着一年四季身体平安、四面八方万事如意。
“八大碗”其实就是8道菜,即猪脚炖金豆米、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排骨炖萝卜、素南瓜、素豆腐、花糯米饭。其中,猪脚炖金豆米、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排骨炖萝卜里的菜肉细嫩,滋味极鲜;素南瓜则异常清甜可口。最有特色的,当属素豆腐、花糯米饭了——前者是布依族人家自己做的豆腐,先将豆子浸泡数小时,再磨成浆并用石膏点成豆腐,其味鲜美滋嫩,配以独特的蘸水,吃起来更是香味四溢、入口即化;后者是布依族特制的一种糯米饭,采用纯天然的香草浸染糯米制作而成,蒸熟后香味浓郁、非常美味。
夕阳西下,布依族村寨里炊烟袅袅,一道道菜端上了饭桌。从田间干活回来的农户,将扛在肩上的锄头放在屋外墙角,洗把脸就上桌,一手拿酒杯、一手夹菜,感觉真是酣畅淋漓。这就是乡村农家的幸福时刻,再熟悉不过的菜里凝聚的是亲情、爱情。
“九缸钵”,是热情的布依族人招待来客独具特色的最好菜肴。“九缸钵”由干板菜、七彩糯米饭、豆米炖腊猪脚、盐菜蒸腊肉、现磨豆花、清炖土鸡、蔬菜回锅肉、蒸土鸡蛋及素菜盛在9个统一烧制的土钵中而成。
配上四方的木桌、木制的条凳,坐在布依族人家特有的吊角楼上,惬意地喝一碗浓浓的米酒,再尝尝“九缸钵”美味菜肴——这就是特有的布依族“九缸钵”文化。
勤劳、淳朴的布依族人,将特有的菜肴盛放在“九缸钵”里,取“九”寓意“久长久远”。逢年过年,他们就用“九缸钵”“打牙祭”。如今生活好了,布依族人便将其视为招待客人的最好菜肴。
黔西南的火锅,以高汤、肉质鲜美、辣椒蘸水特别而出名。
对“辣”的诠释,当属辣子鸡。鸡肉以黔西南农村饲养的优质土公鸡为主要材料,配以优质糍粑辣椒(青椒)、独头蒜、生姜等辅料,是一道精心制作而成、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的上等食品,色泽棕红油亮,辣香味浓、肉质糯香。
对“酸”的诠释,在黔西南最出名的是酸笋鱼,酸汤味酸微辣,隔着老远就能闻到香浓四溢的酸香味。
对“鲜”的诠释,非全羊火锅莫属。生长在低纬度、高海拔的晴隆高山牧场的“晴隆羊”,远离城市工业污染,一生享用天然、新鲜的牧草,因此肉质鲜美,高纤维、低脂肪、不腥膻,是羊肉烹饪的放心美味。
对“香”的诠释,贞丰的豆豉油辣椒火锅最具特色。豆豉火锅的特点是香辣,辣是食道“助推剂”,越吃越想吃。每个人都难以抗拒豆豉火锅的魅力,而且吃完出去别人都能猜到你刚吃了什么——因为豆豉的“香味”经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