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争取主动对接 主动配合主动服务
——大方县智力支边工作回顾
□本报记者 蒋兴华
近年来,大方县智力支边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目标,充分借助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团体人才荟萃、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作用,从“四个主动” 方面(即:主动争取、主动对接、主动配合、主动服务)发力,在人才培训、捐资助学、协调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企业家成员投资等方面积极争取、积极协调,为大方县扶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贡献。
主动争取与主动对接
智力支边,就是要从“智”字上面做文章。
与毕节市其他地方比较,大方县贫困山区的贫困学生居多。记者了解到,为加大贫困生支助帮扶力度,近年来,大方县智力支边办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目标,主动争取大方县各成员单位的支持,如:在2011年,该办协调捐款27.1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36名。其中协调安强煤矿以考取一本的每人资助2000元,二本的资助1000元,三本的500元为原则,对黄泥乡当年考取大学本科的26名学生给予2.5万资助,帮助贫困学生度过难关,实现自己的大学梦;2012年,协调安乐乡安益煤矿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30名,资助金额为一本每人2000元,二本每人1200元,共计资助资金4.08万元。同时,还协调安益煤矿刘日品总经理、黄伟志副总经理还单独资助7名贫困大学生学业期间的所有学费,每年资助金额约3.5万元,至毕业将达14万元。之后,该办在天润公司白布煤矿和天健白布煤矿等举行“爱心助学”活动,天润公司白布煤矿捐资5.6万元,资助矿区内35名、矿区外30名贫困学生,其中矿区内被征地贫困学生录取一本2名,各奖励5000元,二本2名,各奖励3000元,三本1名,奖励2000元,矿区以外除安兴村全乡(高店乡)范围内的学生一本奖励2000元,二本奖励1000元。白布煤矿共捐资1万元,资助安兴村8名贫困学生,其中录取一本2名,分别奖励2000元,录取二本6名,各奖励1000元。
记者采访得知,为做好智力支边工作,该办在主动争取的同时,主动与有关单位对接。近年来,该办主动与通力合作,争取捐款79.9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81余名。共青团大方县委利用香港善启慈善基金会到该县捐赠小水窖的契机,争取到该基金会资助26人12.64万元;通过积极与荣新集团对接,争取到爱心助学50人25万元;充分发挥深圳关爱行动“募师支教”项目的大方支教助学志愿者作用,获得深圳关爱助学50人15万元。此外,还获得“同心·光彩”资助10人6万元、“习酒·我的大学”资助18人6.6万元、茅台资助27人13.5万元、文明贵州资助助1.2万元。
主动配合和主动服务
为全方面做好智力支边帮扶,该办积极寻求并得到统战部门支持,共园支边梦。
为了做好贫困生的帮扶工作,实现“不让一个贫困孩子失学”的目标,该办主动联系县委统战部共同努力。如,从2008年开始,该办争取省科学院干部职工对凤山乡联心小学32名贫困学生实行“一对一” 爱心结队帮扶,几年来共为32名学生捐赠书籍、衣物、食品、学习用品和现金,并为学校打球场坝、硬化路面等,折合人民币共计50余万元。2013年,协调“壹个村小”爱心基金会资助大方一中65名贫困学生就读,资助金额达15万元。2013年10月25日,县人民法院到果宝小学开展资助活动,为14名贫困学生捐款5600元。2014年7月,陕西万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我县2014年高考分数达一本以上的10名贫困学生分别予以5000元的爱心捐款。2014年11月30日,贵州“七友公益协会”与“壹基金”携手到兴隆乡给276名贫困学生发放“温暖包”,送去冬日温暖。2015年1月18日,毕节友谊医院携手太西阳光公益来到大方县凤山乡白鸡小学开展“暖冬” 行动,为这所学校的54名孩子发放了防冻霜、手套、棉衣、鞋子、书包、铅笔、围巾等用品。同时,友谊医院医生还为学校的孩子们进行了体检。在活动中,“暖冬”行动组走进部分贫困学生家庭,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大方是国家级贫困县,围绕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砸锅卖铁也要办好教育”,“勒紧裤腰带也要办好教育”的精神,记者注意到,从2010年起,该办积极协调,四次奔走,其精神感动有关领导,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大方县每年坚持安排教育奖励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对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和各学段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都要兑现对高考优秀学生的奖励和扶助。如,2011年,大方县拿出专项资金203.4万元,对41名在当年高考中获得全县文理科前十名以及少数民族文理科前十名的学生,每人按6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奖励资金24.6万元。对6名当年被二本及二本以上院校录取的农村计生“两户”家庭子女,每人按6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资助金额3.6万元。对当年高考录取的292名贫困学生按每生6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资助金额175.2万元。2012年,县委、县政府拿出奖扶资金239.15万元,奖励大方县参加高考录取二本以上(含二本)大学的45名学生,资助家庭贫困的472名学生,还为6231名符合条件的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办理了助学贷款手续,贷款金额3210.62万元。为了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因难而失学”,大方县发放了741.3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学生4942人次,并发放826.75万元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润雨计划受助学生187人,受助金额13.3万元。2013年,县委、县政府继续对大方县高考录取二本以上(含二本)大学的家庭贫困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发放奖扶资金92.8万元,奖励学生25名,资助学生152名。办理大学生助学贷款7228人,贷款金额3577.55万元。发放799.2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学生5328人次。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1011.65万元,补助学生8295人次。2014年,县委、县政府斥资234万元奖励635名学子,奖励了全县文、理科前十名,少数民族文、理科前十名,中职单报高职前三名,计生“两户”家庭困难学生27名;资助家庭困难学生493名,被征地农民子女学生46名,共奖励资助600多名学生,颁发奖学金、助学金230多万元。2015年,对55名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及大方一中、大方一中教师团队进行奖励,对292名家庭贫困学生和15名被征地农民子女学生进行扶助,累计发放奖励金扶助金190多万元。
近年来,该办积极协调,得到农工党各级地方组织大力支持,协调各类资金近1400多万元,为大方县新修学校6所,维修学校10所,协调联系各类善款5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000余名;实施“营养午餐”计划,捐赠课桌、电视、电脑、打印机等;帮助协调投入500多万元,筹建了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建成后,又相继捐赠了价值50余万元的实训设备等,帮助培训各类专业教师。此外,该办又协调“方深”助学金、“新东方奖学金”、“文明贵州助学行动”、贵州慈善总会“世界宣明会助学项目”、“毕深”助学金、“孔庆荧助学金”、“香港道德会大方助学金”、毕节市“兰乔圣菲”助学行动、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贵州贫困学生资助”、四川荣新集团“大方贫困大学生资助”、民进上海市委“鸿雁传书”、茅台集团字典捐赠、省青基会“字典工程十个项目”、上海沈星汉捐资助学、贵州邮政集团包裹捐赠、毕节市交通银行爱心捐赠,累计发放金额74.8886万元。
与此同时,该办协调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中恒集团,在毕节试验区开展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贵州毕节贫困山区同心助医工程”项目。项目实施至今,相继投入4600多万元,对33个乡镇卫生院、208个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造,实施了县人民医院二期工程、紧急救援中心建设等项目,有力地改善了硬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