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单骑闯关
□杨 洁
王小川瘦了5公斤。身为搜狗CEO,2016年他是忙碌的、也是压力重重的。
最近,王小川在电视真人秀上频频亮相。从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实时机器翻译到问答机器人汪仔,搜狗的人工智能产品在业界屡屡制造响声。但在人工智能热闹背后,他更重要的使命是,如何带领搜狗成为中国第一搜索。
2月21日,搜狐集团发布2016年未经审计财报:总营收16.5亿美元,同比减少15%;以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净亏损2.19亿美元。其中,搜狐门户营收1.82亿美元,亏损3000万美元;搜狐视频营收1.72亿美元,亏损2.82亿美元;搜狐畅游营收5.25亿美元,同比下降31%。
在搜狐集团,搜狗的表现是最显眼的一抹亮色。去年搜狗营收44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达6.4亿元。搜狐另外三项业务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逆转,搜狗收入、利润的稳定增长,对集团今后财务表现的提高,可谓扮演着“单骑救主”角色。
尽管据SEC(美国证交会)的查询结果,去年6月底腾讯已取代搜狐成为搜狗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45%,搜狐持股比例为38.35%;但搜狐拥有搜狗最大投票权,搜狗的财报短期内仍会并表到搜狐。
2004年成立的搜狗,从PC时代走到现在,百度上市、360上市又回来,它却仍未IPO。尽管王小川表示,搜狗的大股东是成熟且健康发展的公司,不会以流量或营收数字对其做机械性要求;但他也承认,“是要交作业的”。
未来一两年,预计会有一批中国概念股公司赴海外上市,这是很好的资本窗口。尽快推动搜狗上市,给腾讯等股东们一个交代,也许是王小川的另一重要使命。
流量和收入的压力
王小川对搜索是有情结的,当年的竞争也记忆犹新。2013年,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将腾讯搜搜业务及其它相关资产并入搜狗,引发360与搜狗的浏览器大战。自然,浏览器后方指向的是搜索。彼时,亦为搜索红海大洗牌之际,百度一家独大、中国雅虎停摆、谷歌空留国内用户的回忆、网易有道搜索出局……“360发表了一些言论,大意是说市场只能容纳两家公司,它是第二家。”王小川回忆说。
随后三年,搜狗靠他提出的知名“三级火箭”(输入法、浏览器、搜索)战略指引,将用户流量从客户端导入浏览器、再导入搜索引擎,其效能在搜狗发展历程中得到了验证。搜狗的宣传稿说,根据用户搜索量,搜狗已是国内第二大综合搜索引擎。
王小川的野心随之增长。“三年内,搜狗要在移动搜索上追平百度。”他如是强调。
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6年第4季度中国跨平台综合搜索市场研究报告》,全国跨平台搜索流量市场份额中,搜狗搜索占比14.3%,排名第二、仅次于百度的68.2%。而据搜狗财报信息,截至去年12月底,搜狗搜索整体流量较上年增长30%,特别是移动搜索流量增长70%,对整体流量的贡献达四分之三。
王小川很清醒,移动搜索的流量增速早已超过PC端增速,他自然要把宝押在移动上。如今,搜狗“三级火箭”模式的红利释放得“已经差不多”,对搜索这个生意而言,更高流量意味着更多收入。哪里还有流量红利?“搜狗会继续与手机厂商合作,预装搜狗输入法、搜狗搜索、搜狗浏览器。”
腾讯作为搜狗股东,是其数据、流量来源之一。目前,搜狗是唯一能进行微信内容搜索的搜索引擎。此外,腾讯联合搜狗投资知乎,获得了知乎的优质内容,这正是搜狗要做的“搜索内容差异化”。
去年5月,搜狗与微软合作对接必应,推出搜狗英文搜索、搜狗学术搜索垂直频道;今年1月,搜狗将英文搜索全面升级为“海外搜索”。“近期,我们还要对海外搜索做一次升级,除了搜索结果页翻译,当用户点击到某个链接后,也会得到翻译成中文的内容。”王小川说。
搜狗的海外搜索产品,立足于深度神经元网络的翻译系统,即把翻译产品加入搜索引擎中。“如果科技工作人员不能用谷歌搜索海外科技信息,中国与世界就是脱节的,国内的科技发展也会受制约。但我认为,即便开放了Google,大部分人也会用中文;而全球非常多有益的信息,包括医疗、科技信息的讨论,都发生在英语世界里。把英文变成中文后,98%的中国人才能更好享受全球内容。”王小川表示。
去年,“魏则西事件”引发社会对百度医疗类贴吧、医疗搜索广告、竞价排名的质疑,影响巨大。当年5月,搜狗趁机上线“搜狗明医”垂直搜索,直接剑指百度医疗信息搜索。王小川想做更垂直的搜索内容——在明医里,用户搜索医疗健康相关关键词时,优先呈现的是丁香园、维基百科、知乎社区、中英文学术期刊等网站及正规大型医院、疾控中心、世卫组织、科研机构的内容。该频道把这些网站单独摘出来,给予了很高的搜索权重。
不赌今日头条模式
今年,国内移动互联网悄然刮起一股“学习今日头条好榜样”风潮。原因无它,今日头条是全国最大的PGC内容平台之一,激活用户超过5.3亿、日活用户突破5500万人,俨然成为当今移动互联网最大入口之一。但今日头条只占资讯分发市场约20%份额,可想而知其规模未来可期;在移动互联网世界里,革掉搜索广告命的可能不是移动搜索、而是Feed流广告。
百度已感受到了威胁。李彦宏在年初的内部信中提出,要以内容分发作为主要战略。无论是移动网盟、百家号,还是信息流广告的改变,都是百度对今日头条个性化推荐内容分发方式的学习。同时,阿里推出UC头条、腾讯推天天快报围剿今日头条,就连万能钥匙、猎豹、APUS等工具类软件,也全面杀入资讯分发市场。
按道理讲,浏览器与搜索APP做资讯分发是最顺之事,但与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相熟的王小川,对资讯分发却很冷静——跟风“头条化”路线,非他所愿。
“今日头条模式对搜索是有压力的。”王小川沉吟着说:“我们也许会去试探,但这不会是我们的重心。今日头条是很好的模式,但不意味着你学习或追随它,你就也能做好。今日头条有它成功的机缘、独特的能力,在流量、内容上也已形成壁垒。我们要采取合作的态度,把精力放到其它增长中去;不能以一种竞争心态去面对,那是不行的。”
讲好人工智能故事
搜索引擎与人工智能,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在搜狗看来,搜索引擎本身就是一种AI。表面看似搜关键词得出结果,其实搜索的背后,需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理解匹配;而今,人们更多地用自然语言方式,甚至扩展到图像、视频搜索,搜索演进的方向是获取更精准的答案,亦即人工智能的基础能力。
“未来,搜索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明珠。”王小川赋予搜狗的人工智能核心,是自然语言处理、自然交互。
作为输入法市场份额的老大,搜狗输入法每天源源不断地接受到大量语音识别数据,这是进行AI训练的数据资源。王小川说,AI最难的地方是“人的思想和知识的学习”,人区分于机器的难点在于对知识的理解、推理能力,它靠语言体系支撑、用语言对知识及思考进行表达。而搜狗天生具备两个场景:一是输入场景,大家用语言表达;二是用语言获取信息。因此,其在AI场景里关注自然语言,这也是人工智能中最难的一块。
沿着自然语言处理的路线理下去,就是搜狗在搜索业务上的核心能力组成,即将搜索升级到对话系统、问答系统、翻译系统。“有了深度学习,搜索场景会有更好的武器来满足,甚至升级这样的能力。我们或许不能开创出新的算法,但基于算法去改良的能力是足够的。”王小川说。
问答,则被视为搜索的未来。今年初,搜狗开发的问答机器人汪仔登上《一站到底》的舞台,即为搜狗自然语言处理、问答系统的一次对外展示。这也是搜狗想达成的问答搜索方式:适用于多种交互场景,理解用户的问题或信息需求后,利用海量网络信息及大规模知识库,方便、快捷地给出答案。“这应该是搜索未来的模式:你提问题,它不是给你10条链接、而是给你1个答案。”王小川说。
关于翻译系统,除海外搜索外,去年11月,搜狗实时机器翻译技术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亮相,将搜狗的技术实力、思路对外做了展示。王小川说,搜狗内部管这叫“重写《通天塔》的故事”,“语言畅通,会带来一种新的文明。”
“我们希望在这几个场景里,大家都能看到搜狗的声音,尤其是硬件、IoT到来的时代,无处不在会有交互和机器智能,这是对未来的判断。”王小川说,他更进一步的AI应用思路是:利用在自然语言处理、交互上的技术能力,向智能硬件领域进军。
“智能硬件有三种场景,一种是客厅场景或家庭场景、一种是车载场景、一种是移动场景,我们在里面都有切入方式,有的是自研,有的靠合作、合资,有的是提供API。”据其透露,车载设备将是搜狗最先发力的领域,从自然语言交互等方向切入智能驾驶。
这是个可想见的思路。对搜狗而言,它在输入法上的位置牢不可破,利用自身在自然语言处理数据、算法上的优势,走软硬件结合道路成为必然。
然而,这也是个不确定性很大的未来。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其它业务,搜索仍为搜狗集中火力的主要业务、增长的突破口,广告亦将是主要增长点。而针对搜索引擎领域的新法规,使搜索行业广告受到极大限制;靠内容差异化扩大广告营收,需付出更大的推广力度。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国内处于刚起步阶段,离商用落地还有一段时间。目前,腾讯、搜狐均对AI有着迫切需求,但实现能力仍存不足,搜狗在人工智能上的布局有望获得更多支持。去年,搜狗向清华大学捐赠1.8亿元,成立全国首个校企合作人工智能领域研究院——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今后,还将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产品落地。
在这个战场上,搜狗紧咬着百度。但在王小川看来,“百度没有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