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依旧笑春风
□吴 建
《诗经·周南·桃天》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实在是一种美丽的景致,可惜现在都市中人,难得见到了,虽然许多园林中也有桃花可供欣赏,但终因有了人为的痕迹,失去了天趣。而我是曾经深深领略过这种美丽的。
儿时居乡间,乡下人爱种桃树。每到春天,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桃花盛开,映红了一片天空。但更让我体察到桃花美丽的,是一位教我们小学语文、乳名也叫桃花的冒老师。
冒老师是70年代初从县城下放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小村庄的。刚教我们课时,还不到二十岁。她长得十分俏丽,高挑的个儿,白皙的瓜子脸上总是漾着微笑,犹如一朵盛开的桃花。听冒老师讲课,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每天,冒老师带着她那醉人的芬芳走上讲台,走进我们中间,在她的引领下,我们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课文中的小精灵。她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我们进入到作品中的角色里去,一道品味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心中那把生锈的铁锁被冒老师那奇妙的金钥匙打开了,一个个沉醉于知识的海洋里。
冒老师对学生很友好,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那时,我母亲常年患病,兄弟姐妹又多,因此家境十分困难,我穿的衣服大多是几个哥哥剩下的,而且补了又补,而同学们都比我穿得齐整些。我有些自卑,在学校里总是少言寡语,同学们也离我远远的······可冒老师不嫌弃我,经常对我嘘寒问暖,我感到冒老师就像我那慈爱的母亲。
一个湿冷的冬日,我到校晚了,站在教室门口,低着头,脸涨得红红的。正在上课的冒老师看到我,忙从讲台走下来,抚摸着我的头说:“今天天气冷,迟点没关系,上位吧。”我慌慌张张地向座位跑去。一不小心,褂子套在桌角上,“哗啦”一声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同学们哄堂大笑,笑得极响亮。我难过极了,眼泪盈眶。朦胧中,冒老师朝我走来,拭去我双颊上泪水,安慰道:“别难过,褂子坏了下课我帮你补。”望着她那桃花般的笑脸,我抑制住了抽泣,走到座位上聚精会神地听起课来。那一课,我觉得老师讲得特生动,而我也听得特入神。
下课后,冒老师果真把我带进宿舍,让我脱下衣服,披上她的棉衣。她从抽屉里找了块与我褂子相同颜色的布,剪成一块比破口大些的补丁,抱着衣服缝合起来。我站在老师的身旁,看着老师灵巧的手飞速地穿梭,嗅着老师那桃花般的脸上溢出的芳香,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一针、两针······快到上课时,衣服补好了,冒老师还在上面绣了一个艳丽的桃花。细密的针线,温暖了我冰冷的心;绽放的桃花,恢复了我的自尊自信。
有人说过:一句话,一件事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从那天起,我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也和冒老师交上了朋友。
我常往冒老师那儿跑,听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极富感情地朗诵诗歌,还把自己在语文课上尚存的疑问甚至是其它学科上的问题向冒老师一一道出,冒老师都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点拨。
又一年春天,冒老师辅导我们文学社的学生写一篇描写春天美景的作文。为了让我们有内容可写,冒老师带我们到校外去观察。我们来到了小河边,坐在青青的草地上,观赏着乡野的美景。忽然,我看到一只蝴蝶从我眼前飞过,叮在岸边的桃花上,那是我从没见过的花蝴蝶,太美啊!我赶忙扑过去想捉来玩,谁知脚下一滑,我掉进了河里。同学们都惊呼起来,冒老师见此情景衣服顾不上脱就跳下了河……我得救了,可不会游泳的冒老师却和凋零的桃花一起沉入了河底……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而今已为人师的我,每年春天都要回老家看桃花。啊,冒老师,年年桃花开,岁岁花相似,我的心中总涌起对您的无限感激与怀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