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118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2-24

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服务贵州脱贫攻坚

□杨 光

  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贵州要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保障在于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的适度超前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强大支撑。

  一、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

  打赢脱贫攻坚战,最缺的是资金。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仅仅依靠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已经不能满足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的现实需求,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融资不方便已成为制约贵州脱贫攻坚的关键瓶颈。资本市场是直接融资的主渠道,是脱贫攻坚战最重要的“弹药库”和“兵工厂”。通过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促进资本集聚和产业发育,能够同时解决输血和造血两大难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本支持。

  二、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的基本路径

  2016年9月9日,国家证监会发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这是证监会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为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结合贵州实际,主要有以下三条路径:一是以贫困地区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以资本市场服务产业扶贫为重点,优先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资源,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把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作为资本市场各项支持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督促证券行业各类帮扶主体与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紧密衔接,建立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挂钩机制,确保扶贫政策精准、对象措施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三是发挥资本市场对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态的发现、筛选、培育和推动作用,有效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做大做强全省经济总量,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夯实基础。

  三、贵州证监局服务脱贫攻坚的做法和成效

  2016年以来,我局从全省脱贫攻坚大局出发,从政策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智力扶贫、爱心扶贫5个方面精准施策,带动引领行业和市场力量支持脱贫攻坚,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推动建立资本市场支持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精准对接脱贫攻坚政策需求。全面贯彻《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对贫困地区企业首发上市、新三板挂牌、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等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即报即审、审过即发”优惠政策。会同省有关部门,草拟并推动出台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实施意见》和《支持我省企业上市发展八条措施》,同时帮助贫困县政府制定行动方案和落实措施。在明确工作措施的同时,层层落实责任,围绕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在全省上下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政策链、任务链和责任链。

  (二)不断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精准对接脱贫攻坚融资需求。积极支持和培育企业上市,大力推动贫困地区企业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充分利用基金、公司债、股权质押、定向增发等多种融资工具,支持我省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贫困地区住房、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设。2016年以来,贵州21家上市公司、5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155亿元。贵安开投、贵州高速、遵义道桥等发行公司债融资640亿元,精准支持了县县通高速、贵安新区建设、异地搬迁扶贫等一批重大项目,融资规模位居全国第13位、西部第2位(仅次于重庆)。贵阳银行、永吉印务、广电网络成功上市,掀起了贵州企业上市热潮,有力推动我省直接融资总量再创新高。

  (三)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精准对接产业扶贫项目需求。以资本市场服务产业扶贫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一县一策”的思路,围绕贫困地区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推动上市、挂牌公司与贫困县开展产业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双赢互惠。推动贵州百灵在镇宁、赫章、紫云等11个贫困县,建立20万亩虎耳草、吉祥草、黄精、龙胆草等有机中药材种植基地,直接带动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近10万农户增收。支持信邦制药扎根罗甸,有力促进当地艾纳香、砂仁、何首乌等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涉及9个乡镇253万人,其中贫困户1203户5079人实现脱贫。鼓励新三板挂牌企业绿健神农、三力制药、黔昌农林等大力发展“公司+农户”“大户+贫困户”模式,有效带动独山、平坝、施秉等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此外,我局还专门针对旅游和特色农业开展专题调研,指导优质旅游上市资源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股份制改造,切实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让农民能够长期分享股权收益。

  (四)发挥证券行业专业优势,精准对接脱贫攻坚融智需求。深入全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及国资系统,开展10场“多层次资本市场·多彩贵州行”宣讲培训,以贫困地区政府相关领导和企业为培训对象,帮助他们了解和利用好资本市场,实际培训超过2000人次。积极协调和引导证券期货基金机构,通过组建金融扶贫工作站等方式结对帮扶贫困县,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向贫困地区集中。目前,华创证券、海际证券、安信证券等11家机构已与威宁、罗甸等贫困县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支持友山基金等专业机构为贫困地区量身定做扶贫基金计划,利用基金形式引导各类资金支持精准扶贫。

  (五)集聚资本市场主体合力,精准帮扶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联合贵州证券业协会发出倡议,号召各会员单位大力发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精准对接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截至目前,贵州有12家上市公司对口帮扶12个贫困县,14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对口帮扶14贫困村,通过扶贫、助学、慰问等方式,捐赠现金总计556亿元,援建教学楼、运动场、电教室15座。

  四、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脱贫攻坚的政策建议

  (一)争取证监会在贵州设立对口帮扶点。证监会始终把扶贫作为一项崇高的政治责任,目前定点帮扶安徽宿松县、陕西延长县、河南兰考县、新疆麦盖提等9个贫困县,在贵州还没有对口帮扶点。建议省委省政府向国家扶贫办和中国证监会积极争取设立扶贫点,争取证监会系统和资本市场在资金、项目、信息、管理、技术、智力等方面的资源向贵州倾斜,大力提升证券期货行业服务贵州脱贫攻坚效能。

  (二)强化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推动地方扶贫部门与证监局建立联系协作机制,加强对资本市场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统筹,有效组织动员行业协会、市场经营机构、上市公司等的资源,把扶贫力量集中使用、聚焦精准帮扶。按照《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相关要求,做好上市公司、挂牌公司、证券公司、证券期货私募机构扶贫工作成效检查工作。

  (三)创新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举措。积极支持和培育贫困地区企业上市,实现所有贫困县都有一个上市公司,充分利用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股份转让功能,促进贫困地区企业融资发展。通过生态旅游开发,扶贫资金入股,推动贫困地区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带动贫困人口增收。鼓励证券交易所、保荐机构加强培育辅导贫困地区有上市前景的企业。协调和引导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加大贫困地区资本市场培训培育、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的力度,促进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资源向贫困地区集聚。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证监会贵州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