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扶贫资源 推动精准扶贫
——安顺市智力支边办2016年度工作回眸
□本报通讯员 郭绍鸿
2016年,安顺市智力支边办以积极参与安顺市实施大扶贫、大旅游战略为工作切入点,紧盯边远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任务,全年完成了以下工作,为助推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认真开展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2月18日,由市政协、市智力支边联系小组组织智力支边成员单位和市文广新局、妇联、科协、红十字会、黄果树艺术团等单位220多名专家和工作人员,到镇宁自治县本寨乡开展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活动为本寨乡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艺节目,还邀请农牧、医药卫生和法律等方面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开展种植、养殖、农业良种推广、医疗卫生和法律知识等方面咨询,义诊、免费发放药品和义务理发等,其中科技咨询1650多人次,法律咨询260多人次,义诊1068人次,义务理发120人次,发放农业科技等资料40000余份,免费发放杂交玉米良种及鞋、洗衣粉、书籍及常用药品等,总价值4万余元。
积极探索智力支边工作新平台。安顺市、普定县智力支边办联合创新工作新平台,把市智力支边的智力优势和助推“精准扶贫”攻坚相结合,3月6日,邀请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夏玉芳,安顺农科院的院长、高级园艺师李用奇等省、市、县智力支边人才库50余名专家到普定县开展“牵手农村妇女创业致富”活动。专家们同结对帮扶的农村妇女“一对一”座谈,座谈活动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省智力支边办主任王梅应邀带队并全场参加了活动,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活动是安顺市和普定县智力支边办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攻坚的一种新的有效探索,是省、市、县三级智力支边成员单位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助推我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新的切入点,是科学技术直接转化成生产力的好形式,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她要求,要把这项工作进一步谋划好,完善好,为“精准扶贫”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参与活动的专家和结对妇女都十分满意,来自省畜牧兽医学校的蔡兴芳老师说这种方式很好,很接地气,让我们把科研、教学和实际结合得更紧密了,进一步拉近了科教人员与农民朋友们的关系,如果有机会她还会积极要求参加类似的活动。来自猴场民族乡煤冲村包包组的养鸡专业户张光琼高兴地说,通过来参加这个活动,不仅是认识了这些帮助我们的贵人,特别是通过刚才的交谈,解决了她在养鸡过程中的好多疑难问题,养好鸡的信心更足了,下决心把养鸡场扩大,存栏量要达到3000只以上。
认真做好活动的后续“牵手”工作,确保活动系列化并取得实效。3月10日,农工党安顺市委专职副主委李春艳、安顺市绿纯科贸公司董事长韩治强2名专家到普定县马场镇三岔村对结对妇女发展院坝经济进行创业指导,对其中酿酒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同时对酿酒技术进行了讲解。表示将帮助结对妇女陈富芹办理生产许可证,扩大市场,增加销售收入。3月30日,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安顺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翟鸣邀请市林业局产业发展科、林业科技推广站负责人等一行到普定县马官镇天兴村下坝组王朝惠家中回访,为民建安顺市委专家会员结对帮扶的创业户发展出谋划策并与普定县相关部门沟通联系,为王朝惠家下一步的发展搭起了桥梁。5月15日,邀请省智力支边办主任王梅率省智力支边专家库成员、省畜牧兽医学校教师杨敏等8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到普定县猴场民族乡煤冲村开展回访指导结对农村妇女创业致富活动。专家们下车就分头直奔结对农户家,仔细听她们讲养猪、养牛的生产情况,查看她们建的猪圈、牛圈情况,详细给她们讲解标准圈舍的修建、管理,青贮饲料、胺化饲料的制作,一般猪、牛病的防治,以及夏、冬季放牧时应注意的问题等。县妇联还向该村陈光琼等5名院坝经济创业妇女每户发放了5000元“扶诚信助勤劳”小额贷款循环金。
积极协调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来安开展捐资济困、助学活动。协调香港慈恩基金会到安顺市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先后对镇宁民族中学、关岭民族中学、紫云民族中学和西秀高中350名家庭经济暂时困难学生发放由香港小平助学基金助学金35万元;资助安顺市一、二中和普定一中2016年被第一批录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7名,较去年增加11名,其中获8000元/年的9名,7000元/年的11名,6000元/年的12名,5000元/年的3名,资助期为4年以上,其中有2名入医科大学的学生资助期为5年,累计资助金额为102万元;资助安顺职院护理专业2016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名,时间为3年,每生每年资助0.2万元,累计12万元;向该市普定县、关岭县、西秀区50所小学捐赠由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14950册,价值12万多元。协调贵州中房集团公司向镇宁自治县募役镇化木村小学捐赠平板电脑、乒乓球台、蓝球、足球、图书等教学物质5万余元。协调上级有关单位资助经费15万元,全年共协调资助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181万元。另据统计,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各县区智力支边办共引进各类资金物资折合4724.16万元,总计4905.16万元,助推了对该市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及教育事业的发展。
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培训工作。市智力支边办公室先后到轿子山镇秀水村等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和酿酒及乡村旅游、教育等11场次专业培训会。培训群众900多名、教师20余名,另据统计,各民主党派市委及各县、区智力支边办公室共对农民、医卫人员、教师等开展各种讲座培训97期(次)科技咨询161期(次)23825人次,总计24700多人次。协助市政协领导等到其挂帮乡镇和扶贫联系点调研和开展督促检查,并到扶贫办、畜牧和发改卫计等部门协调相关项目等,我市实施“精准扶贫”攻坚战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由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安顺市委主委刘飞带队,智力支边办牵头,完成了对“安顺市农村特殊困难群体和社会保障兜底工作情况”和“ 关于围绕全旅游做强安顺市中药材产业文化的思考”两个专题调研。作为5月份市政协“市长与委员‘整合扶贫资源,推动精准扶贫’专题协商会”一子课题发言,得到市政府领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