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致公党省委通过提案指出,新能源汽车既减轻了我省的环保压力,又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提案建议,我省可通过一系列措施,全面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进一步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为此,建议:
制定全省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总体规划
□本报记者 曾 丹
新兴产业低碳环保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面临着多种环境污染威胁。”省经信委的专家指出,近年来,“雾霾”对我国环境的影响面已越来越大,在众多污染源中,汽车尾气占了很大的比例。
“传统汽车所使用的能源基本为常规燃油,不仅污染物排放量大,还面临石油资源短缺等严峻挑战。”省经信委的专家告诉记者,发展绿色、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共识,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研发。在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同样也把“新能源”作为了未来汽车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能源汽车以其绿色、环保,低能耗,低污染的性能优势,正在权利超越传统汽车,有着越来越雄厚的群众消费基础。据了解,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15年年产量高达37.9万辆,同比增长3.5倍。
“我国已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早在2009年就打造了首批13个新能源汽车工程示范城市,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示范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有上百款新产品投入市场。示范工程有力地带动了民间资本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的投入,形成了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培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长点。
建言贵州推广示范
“2015年,我省正式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意见,从鼓励创新商业模式、改善优化使用环境、加大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采购力度、鼓励集团采购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等方面着力,通过不限号、免摇号和减免停车费等一系列措施,全面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致公党省委通过提案《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的建议》指出,我省新能源汽车工作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亟待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新能源汽车基础配套设施覆盖面不广。2014年,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东南州等已成为全国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但实际情况是充电站和电池交换站等设施建设十分滞后,如2012年末,贵阳市供电局投资建设了44个电动汽车充电桩,主要位于贵阳市级行政中心停车场、金阳客车站停车场、纪念塔电力小区停车场等地。但由于私家电动车普及率太低,导致充电桩建成以来基本都处于闲置状态;
二是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模式相对单一。目前我省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公交车和部分公车的应用,登记的私人机动车中没有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缺少有效的推进举措。
三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概念认知不足。广大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认知不足,不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操控便捷性存有质疑,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和补贴也缺乏相应的了解。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致公党省委建议:
——完善配套设施规划。相关部门应尽快将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纳入交通运输保障体系和城市建设配套体系,制定全省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率先在重点城市、高速公路及国省道沿线、旅游景区实施一批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新建项目,在中心城市商务集中区、行政办公区、宾馆饭店、旅游景点、居民小区、公共停车场等主要节点,建设若干插卡式快速充电桩,给新能源汽车运营创造必要条件。
——完善优惠政策,涵盖购车和使用过程。各级政府应结合国家政策和省政府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意见,加快制定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实施细则,其中除了体现新能源汽车购车阶段的补贴政策外,还应明确新能源汽车在正常使用期间的不限号、免摇号和减免停车费、过路过桥费等优惠政策,给予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价格支持,鼓励私人消费者自愿购置新能源汽车。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稳妥在公共领域开展示范运营。
——引入分时租赁模式,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建议我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进行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试点,以分时租赁的方式来促进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在各市(州)有条件的中心城市正在推进的公车改革中,率先引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
——系统性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管理办法,引导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监督生产企业对电池的回收利用,避免汽车电池成为新的污染源,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前不久,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等单位联合对提案《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的建议》进行了书面答复。答复称,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的优点,符合我省的节能减排的要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延长相关产业链条,拓展省内企业产品的使用与销售途径,对于引导促进贵州新型工业发展,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答复称,目前,我省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贵阳市已投放280辆甲醇出租车进行示范运营,建设了高标准的甲醇汽车数据采集系统,建成5座M100甲醇燃料加注站和2座甲醇撬装加注站,发布了贵州省《M100车用甲醇燃料》(试行)团体标准,制定了系列应急预案。同时,为加快工业炉用醇基液体燃料的推广,我省有关单位还组织召开了贵州省工业炉用醇基液体燃料现场推介会,帮助企业解决市场拓展困难。
答复称,早在2014年9月,我省就引发了《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我省在鼓励新能源汽车应用与推广方面,将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此次我省发布的《意见》规定,实行汽车摇号上牌、尾号限行的城市,应尽快出台政策措施,确保新能源汽车不受摇号上牌、尾号限行等限制。同时,《意见》强调,不得出台限制新能源汽车上牌和上路行驶的政策措施。《意见》将实行新能源汽车独立分类的注册登记。我省将改进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通过号牌自动识别系统对新能源汽车的通行给予便利。
针对新能源汽车造价成本高,导致车价与居高不下的问题,《意见》提出,对在贵州省生产或销售并纳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实施补助。具体补贴标准为,对本省企业生产销售以及省外企业在贵州省区域内推广应用的符合有关安全性、动力性、维护保障等要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按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的50%给予跟进补助。中央财政和本省财政补助总额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
答复称,为了促进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我省大力支持社会资本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相关领域服务。要求各地把充电设施及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纳入城市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