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扶贫工作探索出更多的路子
——《山珍脱贫梦》作者文夜郎访谈录
□本报记者 田 野
2016年12月21日,一个名为“扶贫送智《山珍脱贫梦》”的座谈会在贵阳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纷纷对《山珍脱贫梦》一书中提出的关于扶贫的思考建议进行了探讨,并纷纷发表了意见。会上,贵州省仡佬学会还向省直单位驻威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山珍脱贫梦》图书。
该书是由国务院研究室主管主办的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恰值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对全国的扶贫力度之际,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要求。
记者在座谈会结束后,把该书作者文夜郎对父老乡亲的关爱和对贵州省精准扶贫的思考建议整理了出来,以供大家分享。
怎么扶贫?大家能为扶贫工作做什么?
贵州扶贫,匹夫有责,这是作者的创作动机。
贵州的脱贫工作要从孩子的教育抓起,这一点也成大多数人的共识。以作者的眼光观察,贵州农村的子弟是怎么面对未来的呢? 20世纪贵州的农村孩子大都有三条出路可供选择:一是家庭穷困或成绩不好就得继续务农,这种情况结婚生子后就算是去了一代,他们的辉煌就是结婚生子,希望只能寄托到下一代了;二是靠读书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闯出一片天地,或从政 , 或从教 , 或从商,这样的一代算拼搏的一代,也许一生中或有过事业及家庭的辉煌;三是从军改变人生,这也不确定了,好的能转个士官成了干部,或当职业军人,或退伍转业谋得一份工作,也有从商,也有继续务农的。现在多了一条出路,出门创业或打工,一般很少在家务农了,原始的一些耕作技术对于现在的 90 后,他们很难全方位涉及了。现在的农村贫困户的子女也还是这几条路。
作者认为:如果要教育好子女,还得让贫困户脱贫,并完成原始积累,他们才有充分发展的机会。
据作者观察:现在,过惯了大城市生活的城里人,对大城市里环境污染,生活污染,噪音污染,车水马龙的嘈杂心生厌烦,大山深处的环境是世外桃源。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农民都向往大城市,追求城市高品质的医疗、高水平的教育以及收入、地位都比农村高得多的就业机会。而城里人却向往大山里原生态的环境,清澈的河流,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与世无争单纯的社会关系。城乡各有自己的优缺点。看来现在单独住城市也不行,一味在农村居住也有不便。当人民生活普遍富裕后,现代生活的走向可能是城市风情和乡村自然美景相结合,两地都不能少,享受各自的乐趣!这些,也为作者的“山珍脱贫”找到了结合点。渐渐地,作者终于有了能帮助贵州脱贫的一些想法了。这也就形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想出靠贵州大山深处广义“山珍”脱贫,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恰值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贵阳的成功举办,促使作者对贵州脱贫工作作出进一步思考,不断完善它的形式和内涵。
近 10 年来,到乡下去时,和农民朋友们聊天,经常被他们嘲笑我们在城市里吃的蔬菜没有农村地里的香,水果没有农村的自然甜味,特别是城里的猪肉,没有猪肉的原香味。最初,作者不以为然,可时间一长,作者把农村和城市里的蔬菜、水果、猪肉、土鸡蛋、土鸡的味道仔细一比较,真的觉得区别很明显,原生态的这些农副产品香味大不一样。后来一些医院的女性医生朋友们怀孕后,在怀孕期间叫其家人或朋友专门要到乡下收成本高得多的土鸡蛋、土鸡、蔬菜、猪肉等,逐渐让作者脑洞大开,后来在淘宝网、京东商城上一搜索,上面商家宣传的原生态原始饲养,喝长白山的山泉水饲养的土猪,售价到了 120 元一市斤,后来发现还有更高的,每市斤达 145 元,让我大吃一惊。于是作者对此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他们宣传的这猪肉,在贵州大山里的农村家家都有,以熟饲料喂养,只是农民自己吃,不卖。卖的生猪大多是非原生态原始饲养方式的猪,而是购买饲料喂养的。后来作者终于找到了农民不愿意拿到市场销售的原因,也就是本书第五章第一节和第六章第一节介绍的“成本得不到认可”农民就放弃。这就使作者想起河南一个收藏家,现已是大老板叫张秦森,他保护自家古董的故事,即使要饭吃都不卖自己家里传下来的祖传物,因为他觉得为了一口饭把宝贝丢了太不值。终于熬到了改革开放后,这些古董最终得到了市场认可,张秦森则以这些古董抵押贷款做生意完成了原始积累,现已进一步做大。而贵州大山深处的贫困户们也还在经历贫困的折磨,他们生产原生态的农副产品,完全符合生态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第三章“山珍”的三大奢侈品特质详解),不仅是“山珍级”,而且是“生态古董级”。但他们的宝贝还没有变现,怎么变现,这就是一大课题,本书的中心目的是为了精准扶贫,而专为贫困农民的“变现”想办法,主要揭示了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揭示贵州大山深处农民生产的,以猪肉为代表的原生态农副产品的真实养殖成本(第五章第一节和第六章第一节)。农民以自给自足饲养的生猪,如果走向市场的话,这些生猪的市场价值,真实成本与价值定位。即属于广义的“奢侈品特质”的大健康“山珍级”产品。然而,现状是其价格和规模养殖的生猪价格没有拉开,鱼龙混杂后,农民得不到利润,所以农民宁可出去打工,也不会以传统方式喂养生猪致富,因为在成本利润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农民没有定价权,这种方式是亏损的,保不住成本,更赚不了钱。
二是发现广义的“奢侈品特质”的大健康“山珍级”猪肉的市场价格已逐渐获得国内市场的认可。目前通过淘宝网、京东商城上搜索比较后,得出土猪市场认可度很高的结论,贵的每市斤可达 150 元。如果贵州的贫民能实现这一价格的话,如作者所设想,他们是愿意卖出自己吃的年猪,其家庭当然能脱贫,甚至于致富。
三是分析找这广义山珍的消费者群体。即特别是找先富起来的人和团体,即“富裕型”及“富豪型”家庭,这些农副产品的高端消费者群体。在国内,特别是发达地区先富起来的人来购买,他们是最好的买单人,不然,会失败。
四是市场价值实现模式。即“山珍脱贫”靠“宝马”换“奥拓”置换式(第七章第一节)。即贵州农民像市场上销售轿车一样,农民为了脱贫或致富向先富起来的个人或组织,“贵卖”出“奢侈品特质”的猪肉,农民要吃肉则以廉价的 “奥拓”级价格买“大路货”猪肉过渡,
中间的差价为他们的留存,从而使贫困农民完成原始积累,实现脱贫,甚至于致富。其他的文章,就是梳理这些发现和模式的价值和价格,探讨完美实现这些模式的方法,并进行探索与思考。本书希望成为“小康型”、“富裕型”、“富豪型”家庭优质生活品采购的参考,地方政府扶贫工作的参谋,大山里有一定文化知识,想发家致富的山民们的一种选择思路。作者在此抛砖引玉,让大家想出更多更好的扶贫方法来,打好贵州的扶贫攻坚战,快速实现贵州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