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063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11-11

全国首支省级脱贫攻坚投资基金落地,领唱贵州金融扶贫“新歌声”——

资本入黔精准扶贫


□本报记者 田锦凡


  扶贫、脱贫任务繁重的贵州,正迎来巨量资本助力。

  10月30日,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标志着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正式启动。伴随全国第一支省级脱贫攻坚投资基金落地,未来10年将有3000亿元投放贵州脱贫攻坚事业。

  事实上,此举只是贵州脱贫攻坚行动之一。立足全省66个贫困县,如何有针对性发起切实有效的攻坚战?近期贵州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如远赴一线城市上海、深圳举办“资本市场助推贵州脱贫攻坚招商推介会”等。

  脱贫攻坚主战场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决战区,是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截止2015年底,全省仍有49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8%。“十三五”期间,贵州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脱贫攻坚战将493万全部“归零”,实现全面小康。

  面对剩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如何解决好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把扶贫重点县、难点乡排出来,集中攻坚。”今年6月25日至27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威宁自治县石门乡蹲点扶贫时如是强调。

  据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叶韬介绍,按省委、省政府要求,该办通过对全省贫困乡(镇)的贫困状况进行测算、分析,选出贫困程度最深的20个极贫乡(镇)作为“决战点”,每个乡(镇)由一位省领导负责组织攻坚;同时,制定《贵州省极贫乡(镇)脱贫定点攻坚工作方案(送审稿)》,细化了极贫乡(镇)确定、攻坚力量组织、攻坚任务、资金安排及编制实施方案、工作机制、工作推进计划7个部分内容。

  “针对扶贫中的‘硬骨头’,贵州拉出扶贫清单,实施精准帮扶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进一步形成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叶韬说。

  目标明确了,资金从哪里来?搞“输血式”还是“造血式”扶贫?

  在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中,产业扶贫成为最重要的手段——贵州决定通过发展产业帮助256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一半以上。这既是中央、贵州对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要求,亦为贵州近几年用产业化项目带动脱贫的成功经验。

  “十二五”以来,贵州累计投入产业化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约130亿元,实施到村项目约6万个,实现总产值逾1000亿元。数据表明扶贫产业蓬勃发展、脱贫攻坚成效明显,这给了贵州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带动同步小康的坚定信心。

  但对贵州而言,仅靠自身财政、中央转移支付并不足以支撑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谋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广泛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显然才是一条发展新路。

  扶持政策频出台

  扶贫离不开资金支持,尤其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如何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建设任务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成为一道不小的坎。

  好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带来了福音。今年9月9日,中国证监会出台《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提出以资本市场服务产业扶贫为重点,优先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资源,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其中,明确对国家贫困县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即报即审、审过即发”。

  因支持直指贫困地区,该政策甫一面世便引发市场积极关注。按其规定,贵州有66个贫困县可享受惠举。

  9月23日,贵州省政府金融办、省财政厅、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贵州银监局、贵州证监局、贵州保监局联合印发《关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若干措施》。其中,要求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对涉农经济主体、扶贫开发支持对象、小微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明确对企业上市、挂牌、发行公司债、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进行奖励,鼓励市、县政府建立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机制,设立不低于1亿元的省属国企续贷周转资金池等。

  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完善续贷、循环贷等流动资金管理制度,降低小微企业的高息“过桥”融资成本;保险机构要大力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积极探索股权质押贷款保险,对成功引入保险资金投资贵州建设的在黔保险机构,按年度增加保险资金投资额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此外,大力推行政银担风险比例分担模式,省财政安排资金设立贵州省小微企业及“三农”担保贷款风险补偿金,对符合条件小微企业、“三农”贷款发生的直接代偿补偿,原则按“4321”比例由本级担保公司、省财政风险补偿金、银行、所在地财政补偿金分担。

  10月24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我省企业上市发展八条措施》,从政务服务、产业扶持、资金引导、专项奖励、税费支持、要素及组织保障等方面“无缝”对接,为纳入省级上市后备资源库的拟上市企业带来了多重利好。

  投资基金唱主角

  在贵州脱贫攻坚“组合拳”中,设立投资基金无疑是最具活力的。

  今年5月,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获国家发改委批筹。从贵州省发改委提出设立申请到获批仅用9天,足见中央对贵州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支持。随后,贵州省财政厅起草《脱贫攻坚投资基金设立方案》,并按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进行了修改完善。从获批筹建到启动设立不足半年,“贵州速度”备受肯定。

  据了解,该基金总规模为3000亿元,其中财政性资金出资300亿元,向金融机构、企业及其它社会资本募集2700亿元。今年募集计划是803亿元,目前20个极贫乡(镇)子基金已初步完成募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融资成本有望争取控制在5%以内,远低于一般市场融资水平;使用周期可达10年,且有3年宽限期。基金以特殊股权形式投放到项目上,每年将支付固定回报,并保证存续期满能有效退出。

  “大家要明确,这个基金的‘姓’是脱贫攻坚,那就必须在脱贫攻坚战中用好。”出席前述电视电话会议的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直截了当地说。

  据介绍,该基金将投向全省66个贫困县,主要用于对县域脱贫攻坚有重要带动作用而“十三五”期间财政性资金不能覆盖或投入不足的扶贫项目,其中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发展两个领域占总规模8成左右。

  出席会议的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以涉农投资举例说,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投放对象主要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发展基础好、管理规范、上市潜力大的龙头企业,旨在实现产业发展与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双赢。在项目选择上,要立足区位特点、注重发挥优势,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品牌。

  事实上,这并非类似投资基金首次亮相贵州。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总规模达500亿元的“中国铜仁武陵山扶贫投资发展基金”——作为全省获国家批准的第一支扶贫投资发展基金,对助推铜仁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起到了重要作用。

  “按照统一募集、分类管理、项目化实施的原则,基金重点投向贫困市(县)的公路建设、水利设施、产业结构调整、极贫乡镇攻坚和其它领域等。”贵州省财政厅厅长晏婉萍说,设立扶贫投资发展基金对贵州而言,可最大限度发挥政府引导资金与社会资本的协同效应,为精准扶贫、同步小康提供强力保障。

  资本市场强助力

  除了设立投资基金,贵州省政府还积极组织前往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优强企业、项目落户省内贫困地区。

  10月27日,“资本市场助推贵州脱贫攻坚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行,吸引“长三角”金融家、企业家聚焦贵州脱贫攻坚事业。活动前期,贵州各级各相关部门积极与各行业知名企业对接洽谈,重点推介拟上市企业类、股权融资类、债券融资类、基金类等项目,与一批企业达成了合作共识。会议期间共签订18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达145亿元,将全部投入省内贫困县;签约单位均为拟上市实体企业,涉及有利于贫困县经济发展的大数据、大健康、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

  其中,盐城三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安顺市成功牵手,把研发团队、制造车间都安在西秀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用地等政策有优惠、领导干部作风务实,加上安顺很快就会开通高铁,我们投资贵州信心十足。”该公司副总经理熬是慧说。

  北京网智天元科技公司负责人莫倩表示,贫困既是困境也是机遇,将发挥企业在大数据、金融、旅游三大板块的优势,积极参与贵州脱贫攻坚事业,为贵州大数据扶贫、大金融扶贫、大旅游扶贫作出贡献。

  10月31日,“资本市场助推贵州脱贫攻坚招商推介会”转战深圳。全省66个贫困县向“珠三角”金融家、企业家发出“英雄帖”,围绕引进拟上市企业、企业股权及债券融资、发起设立基金等项目开展重点招商。经广泛对接洽谈,现场亦签订18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145亿元。

  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三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深圳前海1号钱庄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运用互联网价值共建、共享思维,打造新型农村互联网移动金融生态圈,目前已在农村市场培育“三农移动金融专家”数万人。该公司与道真自治县签订合作协议,将注册成立道真分公司并开展农民数据征信体系建设,采取互联网方式实施金融扶贫、促进产业发展。

  “贵州的大数据战略行动、金融扶贫政策正好契合企业发展方向,我们将结合证监会对贫困地区拟上市企业实行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上市,为贵州脱贫攻坚事业作出贡献。”该公司董事长张刚说。

  从两次推介会看,贵州希望依托发达地区的金融、产业、人才资源聚集优势,抢抓金融扶贫政策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高速发展的经济、良好的产业基础、优惠的投资政策、昂扬的干事氛围,则是资本、项目入黔的“诱因”。如此一拍即合,更多更好的金融资源、优质企业将成为贵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强大助力。

 

  今年3月,工行贵州省分行与黔西南州政府签订银政合作暨扶贫攻坚协议。未来3年,该行将围绕交通、水利、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美丽乡村、城镇公共设施等领域,加大对黔西南的金融支持力度。

(邱勇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