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058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11-03

找准好路子 鼓起钱袋子

——余庆县大乌江镇箐口村依托蔬菜产业助推农户脱贫小记

□赵仕华 本报记者 王 吟

  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箐口村属余庆县30个贫困村之一,距离大乌江集镇9公里。全村面积50.8平方公里。辖41个村民组。有人口1456户545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2户700人。2016年3月以来,箐口村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工作组推行“党建+扶贫”结构,把实施蔬菜产业扶贫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积极配合市、县精准扶贫工作队,瞄准市场行情,因户制宜实施蔬菜产业扶贫,把精准户种植养殖的绿色生态、新鲜安全产品配送到周边县学校营养餐桌,开启发展集体经济、全面脱贫致富大门。

  发展蔬菜:从“输血”到“造血”

  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是硬道理。受遵义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派遣,挂任箐口村第一书记的赵燕到村后就立即调查箐口村产业状况、地理环境、水源土质等基本情况,同时与村支两委决定紧紧抓住遵义市教育局对口帮扶的重要机遇,以遵义市东部区域三县学校10万学生营养餐市场需求为依托,广泛发动群众种植蔬菜、养殖猪牛、鸡鸭,通过配送中心配送,将老百姓种养的绿色无公害产品配送到学校,形成完整的产销链,解决产品销售问题。

  种好“摇钱菜”,打好生态牌。按照箐口村规划,全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大户带动,贫困户加入或土地入股,整体发展。

  “箐口村发展种植养殖的农产品,由村通过合作社配送中心配送到遵义东部区域的学校食堂,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2016年拟种植蔬菜1000亩,散养猪500头,养鸡鸭20000只,项目覆盖全村精准户150户以上,为箐口村2016年整村脱贫打下坚实基础;2017年全面扩大种养面积,党员干部带头,带领全村致富;全村贫困户扶贫方式将从过去简单的“输血”式向可持续的“造血”式转变,2018年建成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示范村寨,与全省一起实现同步小康”。赵燕充满了信心。

  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300余亩,余庆县科技服务中心解决经费10万元,修建育苗大棚12个、培训贫困户252人次。

  成立合作社: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

  发展种植产业,销路是瓶颈。岩脚组娄方礼对赵燕说:“赵书记,我们苦点累点都不怕,怕的是种出来没销路,前年种植的西红柿收成好,但是卖不出去,看着烂在田里,心里在滴血。”

  随着种植养殖户的增加,种植面积扩大,养殖数量叠增,如何让贫困户种植的无公害蔬菜、出栏的生态鸡鸭、猪牛不压栏,快速卖个好价钱,成为村支两委发展蔬菜产业的难题。赵燕说,经过集体研究,决定成立配送中心,发展“种植—养殖—配送”一体的蔬菜产业,将贫困户种植的蔬菜送往周边的湄潭、凤冈、余庆部分学校。设想得到遵义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市教育局领导多次到村指导、出面协调,余庆县及大乌江镇党委政府也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箐口村顺势而为,成立了智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参加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今年开学前合作社与湄潭茶城中学,凤冈县第五中学、琊川中学、琊川小学,大都小学;余庆县敖溪小学、箐口中学、箐口小学、银坝小学等10间学校签订了配送合同,服务师生10000余人。

  配送车:学校“点单”,合作社“配餐”

  “问一下赵书记,我家30多亩烤烟地全部种萝卜可以不?”街二组刘朝刚托人带话给赵燕。自今年开学运营以来,配送中心以学校订单为中心,把老百姓产品配送到学校,极大的激发了老百姓发展种植、养殖的积极性,不断有人想加入合作社。

  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根本途径在就业和创业。合作社解决了部分贫困户的就业(村配送中心在招聘人员时首先满足精准户)问题,仅智富合作社配送中心就为精准户提供就业岗位12个,在家门口就能够就业,既能够打工提高收入,又能够照顾家里老人小孩,大大减降了“三关爱”人群发生率。

  目前,箐口村智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配送车1台。配送应急车5台,蔬菜检测仪、办公设施设备基本满足。“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增加了集体收入,发展了集体经济。初步估算,合作社配送中心年底可收入20万左右,并以每年5万元速度递增。

  面向未来:绿色产业托起致富新希望

  贫困不要紧,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最怕的是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发展蔬菜产业是箐口村结合村情、结合实际、依托政策走出的一条可持续发展脱贫致富路。“以合作社统领、大户传帮带等模式,扩大种植规模。将现有的900余亩烤烟地全部规划种植蔬菜,实现种植基地1000亩;通过保质量、强服务、低价格等措施,力争在2017年春季学期服务师生30000人。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让老百姓的钱袋子不断鼓起来。”箐口村支部书记娄方劲满脸欣喜地谈起了今后的发展。

  干部真情扶,群众扎实干。箐口村下一步工作将紧紧抓住遵义市教育局帮扶契机,依靠箐口村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工作组,以“两学一做”为载体,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示范点建设;以合作社配送中心为抓手,通过知识培训、拓展订单等做大做强合作社,进一步扩大规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打造乌江画廊”全域旅游为载体,借助蔬菜产业脱贫致富,向着同步小康美好生活目标不断跨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