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051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10-21

试析当势经济看好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曾国强


  近年来,贵州经济持续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从截止2016年8月份情况来看,国家经济总的提法是稳中有好(人民日报2016、9、14),而贵州经济提为稳中向好(贵州日报2016、9、15)的发展态势,两种不同定性的提法非常值得深思。现在是全球经济时代,遏制贵州经济下行需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来深刻分析。

  几年来,国际国内经济总体呈现持续下行,增长速度总体减缓。今年以来世界经济走势偏弱,不及预期,一些重要国际机构不断也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但需要认真分析、清醒认识、积极应对,看不到困难和风险就找不到政策的着力点,看不到新趋势和新亮点就找不准方向,容易丧失信心。从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近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势态来看,贵州经济发展在抢机遇、在争赶超、在聚后发。

  一、看当下国际经济形势和发展

  从全球来看,2007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世界经济总体仍在低迷复苏,不均衡性和脆弱性进一步显现,全球已经进入深度转型时期,世界经济和贸易低迷,国际市场动荡,国际实体经济困难增加,经济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呈现低增长、不平衡、多风险的特征,同时,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剧。全球经济增速2013年为2.1%、2014年为3%、2015年为3.3%,2014年西欧国家和日本仅增速为了1.5%,卬度为5.3%、巴西为3%、俄罗斯为2.9%。就主要发达经济体而言,美国经济去年表现相对好一些,一季度同比增长2.9%,二季度增长2.7%,欧元区二季度增长1.5%,但日本二季度增长仅0.8%。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基本上是明显回落,甚至有的大国出现负增长。我国增速从两位数降到一位数,2014年为7.3%,2015年为6.9%,许多指标说明全球市场经济在实际萎缩。

  世界贸易组织显示:2015年全球贸易额仅能增长2.8%左右,相对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7%的增速大幅回落。而世界总出口增长率2012年为3.1%,2013为2.3%,2014年开始,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以及东亚贸易活跃,2014年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总体可概括为:一是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渐显慢行。二是世界经济将继续面临发达国家的政策风险。三是新一轮世界经常结构调整开始显现。

  二、看当前我国经济战略和成绩

  我国经历了38年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各种重大挑战和考验,尤其在“十二五”时期的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发展步入一种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

  1、实现预期目标,成绩实属不易。从国内看,“三期叠加”的阵痛持续加深,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改革转型任务繁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政策、思路、方式,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持改革开放战略,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年预测GDP增长7%左右已经实现。现在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当于5年前增长1.5个有分点,10年前增长2.6个有分点,现在的7%比过去两位数增量还大。

  据悉,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我国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速6.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超过GDP增速,这一成绩符合预期目标,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是在增长难度加大的高基数上实现的,是在防范住了系统金融风险的情况下实现的,是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而实现的,成绩来之不易。

  2、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十二五”期的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仍然处于领跑者地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GDP总量增长到63万亿元,超过10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13.4%,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服务业增加值2014年占GDP比重提高到48.2%,去年从前三季度增长8.4%来看,已占到GDP的51.4%,高于GDP和工业增速,快于上年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自2013年起稳居世界第一,2014年达到4.3亿美元。2014年使用外资直接投资1196亿元,规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自2012年起稳居世界第三,2011-2015年上半年累计达到4466亿元。

  3、经济下行带有规律和客观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所谓规律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市场会出现相对饱和的现象,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也将减速下行会成为一种必然。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3645亿元,2014年达到636463亿元,是1978年的174.6倍。实际上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等都曾有过增速随经济规模扩大而下降的经历,这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市场的要素成本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在投入既定的前提下,要素成本越低、产出就越大,经济增长就越快,这是经济运行发展的基本原理。过去我们的要素成本低,使我国经济增长获得强劲的综合动力,改革开放38年,我们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经济减速客观不可避免。加之外部发展空间的挤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加入WTO以后国际贸易市场发展了变化,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等加剧了我国经济下行实属客观。

  4、 正确看对我国经济下行的国家战略选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采取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和保底线以及推动新一轮对外开化,实施打造“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双中高”,即促进产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GDP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十三五”期经济增长年均要达到6.5%以上,目前已取得了经济增速稳中有进、进的因素在积累,新的动能在加快成长的好势头。2015年11月28日闭幕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经过艰苦的努力,我国基本实现了:一是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增速较好,仅今年上半年就比第二产业比重高出5.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同比增长33%,二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201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2%。三是新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制约、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规模快速扩大。尽管有企业困难甚至倒闭,但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9.4%,注册资本增长43%。四是能源消耗持续下降。201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今年上半年下降5.9%。五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2009年倍差达3.33,2010年为2.83,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三季度增长7.7%,都超过7%的经济增速。六是就业比较充分。2014年底,全国就业人数达到77253万人,比2010年增加1148万人。今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提到完全年1000万人预期目标,这都证明了我国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有效果,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三、看势态贵州经济发展和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贵州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重要期,省委省政府坚持主基调战略,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牢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抢抓国发2号文件机遇,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取得历史性突破,为“十三五”打下坚实基础。

  1、从我省“十二五”发展看经济运行成就。

  一看成就硕大增信心。经济增速连续五年居全国前3位,主要经济指标翻番,经济总量和金融存贷余额己实现历史性突破进入万亿。十二五末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0502.56亿元,年均增长12.5%(十一五末2010年为4602.16亿元、十五末2005年为2005.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945.54亿元,年均增长29.5%(十一五末2010年为3186.28亿元、十五末2005年为1018.25亿元);金融存贷余额分别达到19438.64亿元和平15051.94亿元,年均增长21.4%和21.2%(十一五末存贷款2010年为7363.92亿元和5747.53亿元、十五末存贷款2005年为2777.54亿元和2303.93亿元);财政总收入2015年2294.25亿元(十一五末2010年为969.57亿元、十五末2005年为366.1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1.7%和14.8%,达到24579.64元和7386.87元(十一五末2010年为14142.72元和3471.93元、十五末2005年为8147.13元和1876.96元)。另外,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铁路营运里程突破30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5100公里,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通航机场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水运航道加快建设,乌江基本实现全程通航。水利建设空前加快,开工和建成黔中水利枢纽、夹岩水利枢纽、马岭河水利枢纽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

  二看指标信心不动摇。2016年1月在贵州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贵州“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2016年上半年完成4937亿元、增长10.5%增速排名全国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2016年上半年完成1941亿元、增速9.7%增速排名全国第3位,到8月份增长只达9.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2016年上半年完成4723亿元、增长21.5%增速排名全国第1位)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2016年上半年增长13.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左右和12%左右(2016年上半年实际增长9.3%和10.5%)。

  2、从“十三五”看举措责任抓落实。

  “十三五”是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从2015年11月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来看,“十三五”时期,贵州省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没有变,快于全国快于西部的发展态势没有变。“十三五”时期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是总体要求。为此,对遏制贵州经济下行的几点建议:分享到

  首先,分析清楚经济下行的现象及原因。一是两个比重出现大幅下降趋势。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十二五”的2011-2015年期,分别增速为15.0%、13.6%、12.5%、10.8%、10.7%,五年下降4.3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为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速为21.0%、16.2%、13.6%、11.3%、9.9%,五年下降11.3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为9.7%。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极不合理。贵州十二五的2011-2015年期,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5101.55亿元、7809.05亿元、10354.77亿元、13103.86亿元、10945.54亿元,而在工业、房地产、基础设施三项中五年间对工业投资增长50.8%,而房地产增长则为152.44%,基础设施增长为167.05%。三是政策权重严重失衡。如大多金融政策、税费政策等主要还是斜率在房地产等行业。四是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左右和12%左右有难度。贵州十二五的2011-2015年期,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16.6%、13.4%、10.5%、9.6%、9.0%和19.4%、14.7%、14.3%、13.1%、10.7%,五年分别下降7.6个百分点和8.7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实际增长9.3%和10.5%。如果实际换算成人民币来比较,难度更大。

  其次,出台相关组合政策,做足长板补好短板,做好增量带活存量。一是在做足长板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贵州实际补好短板。二是在大幅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基础上,要确保产业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有相当比例的增速。三是用增量投资带动激活存量资产,以大量招商引资项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最为实效,从而充分发挥投入产出的溢出效应。四是注重培育实施都市消费的产业计划。五是严格遵守落实不同主体的法律诚信和评核机度。六是解放思想、经济政策要有新突破。七是产业发展要显新定律。那些定为政府主导和调控、那些激活市场吸引。

  再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贷款占存款的比重,解决替代产业发展缓慢问题。从2013年起贵州存贷款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但“十二五”期的2011-2015年贵州贷款占存款比重分别只为78.25%、78.50%、76.17%、81.03%、77.43%,而内蒙古近年来发展快都在80-90%比重之间,贵州这方面在全国已经做得很好,也就是说贵州还有2500亿元左右资金没有用足,只要控制好风险,这对工业化进程快慢将起较大作用。另外还可以应出台政策,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贷款资金原则不出贵州省,严控资金外流,下大力气解决替代产业发展缓慢问题。

  最后,做好责任落实。一是继续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体制。二是做好产业支撑的定位跟踪。三是再争国家政策支持。四是优化战略规划。五是强抓行动措施和落实责任考核。

  (作者系省政协常委、民进省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