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联络组 履职大舞台
——松桃自治县政协加强基层政协履职能力建设纪实
□刘志荣
“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匮乏,环境卫生质量意识差,农用车、三轮车上路载客带来安全隐患,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村级道路交通状况堪忧……”等等,这是松桃自治县大坪场镇、妙隘乡政协工作联络组组织政协委员调研视察反映的一条条社情民意,也是基层政协履行职能的一个缩影。
如何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使协商民主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松桃自治县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协商民主建设的系列文件精神,把组建乡镇(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作为政协组织向基层延伸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向基层推进的重要载体,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做出了认真探索和努力实践。
抓好学习培训强基础
该县针对联络组主任大多数从党政岗位转岗过来,角色转化没有完全到位,对政协工作相对较为陌生的实际,提出了抓学习培训的“四要”目标。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以开展“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为载体,把学习培训作为政协工作的基本任务,选派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参加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确保政协委员在素质提高、履职能力提升、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上取得新突破。统筹运用自学、集中学、理论研讨、学习读书会和辅导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夯实了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内容上抓住重点。把学党章、学系列讲话摆在首位,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学习政协章程与传达好、学习好、贯彻好全国和省、市、县两会精神,省、市、县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很好结合。三是形式上突出创新。把组织委员的学习列为工作重点,组织全县196名委员紧扣政策理论、统战理论和人民政协理论,政协信息与社情民意反映、政协提案知识等方面的课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先后选派49名政协干部分别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组织全县27个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主任参加市政协组织的专题培训班。各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按照学习制度要求,坚持抓好全年4次以上组织辖区内政协委员、特邀委员参加的专题学习。四是效果上学以致用。今年3月下旬,县政协组织8个组对全县乡镇联络组工作运转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普遍表现出对加强学习培训极大的呼声和要求,一方面反映了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反映了学习恐慌、本领恐慌,不加强学习就不懂得如何开展工作的实用性。该县还通过邀请省市政协领导、大专院校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对政协委员、政协干部进行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学习培训,为切实提高履职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实行量化考核定目标
建立健全量化考核制度,既是保证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履职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必然要求,又是做好基层政协工作的首要保证。而实施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可以最大限度调动政协干部、政协委员履职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该县政协一是坚持以制度为先导,规范制度建设,把规矩挺在前面,制定出台了《松桃苗族自治县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工作规则》等一系列加强基层政协工作的规章制度。编印《松桃苗族自治县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履职手册》,汇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政治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政协章程、中央、市委、县委、县政协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推进协商民主、民主评议、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建设、委员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拟定了政协工作联络组、联络组主任、办公室、特邀委员等4个工作职责,以及联络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学习、会议、走访、反映社情民意等10个工作制度。拟定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协商民主、视察调研、提案、民主评议等一般工作流程和常规工作流程,保障了基层政协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制定出台《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办法》。比如在开展会议协商方面,要求全年组织召开联络组成员会议4次以上,全年组织召开辖区内政协委员、特邀委员和各界知名人士参加的专题协商座谈会议2次以上; 在开展调研视察活动方面,要求全年组织完成1次以上调研或视察活动,并上报1篇以上调研或视察报告;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方面,要求全年报送4条以上社情民意信息,全年报送12篇以上工作简报;在积极主动争取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方面,要求全年主动向所在乡镇党委汇报联络组工作2次以上,邀请辖区内政协委员、特邀委员列席党政重要会议或参加活动1次以上。坚持平常督查与年度考核、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坚持科学合理、统一标准、客观公正、奖惩分明,有力增强了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履职成效。仅今年前三季度,全县27个联络组开展调研视察42次,上报工作信息139条。
全力支持配合促保障
为确保基层政协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县政协在努力寻求支持合力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一是提供政治保障。积极主动争取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建设的意见》等4个文件,有力推进了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增强了协商效果。比如妙隘乡政协工作联络组反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严重的社情民意后,得到乡党委政府采纳,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二是提供组织保障。在全县成立27个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拓展了政协工作空间、健全了工作网络、延伸了工作触角、完善了组织体系。三是提供经费保障。县财政拨付专门的工作经费,配齐乡镇联络组办公电脑,做到了乡镇政协工作有人管、有经费,办公有地方。结合全县经济发展的情况,按照全县财政税收的增长幅度,逐年加大对政协工作的财政拨付力度,工作经费全力保障,为政协开展协商活动提供了较好条件。将27个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的调研视察、学习培训、文史资料收集整理等必要工作经费,按照每个乡镇2万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目前已有5名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主任交流到同职级重要岗位任职,2名乡镇干部交流到政协机关任职,激发了基层政协干部履职活力。
加强联系指导搭平台
如何履职,如何履好职,是推进基层政协履职能力建设首先思考和回答并且解决的问题。县政协一是建立健全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主任列席县政协常委会议及相关专题会议制度,让他们有序参与协商议政,主动向他们通报工作情况,邀请参加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门委员会组织的调研视察活动,使其履职水平得到较快提升。今年上半年,先后邀请14名主任参加会议和调研视察,在其中反馈意见建议和社情民意信息20余条。二是建立健全主席会议成员、机关委办联系指导联络组工作制度,实行定期联系指导。按照联系工作制度规定和要求,主席会议成员、机关委办切实加强对联络组的工作指导,创新联系形式,丰富联系内容,充分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每季度至少深入所联系的联络组1次以上,重点了解该乡镇政协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对县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协调解决政协委员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三是组织开展以“联线连心室、联系贫困户、联动办实事”为主题的“三联”活动,为委员投身脱贫攻坚大业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四是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互通平台,加大信息资源整合交流。为达到相互学习、互通信息的目的,我们通过建立联络组工作交流群等方式,认真做好上清下达、下情上达,确保在第一时间反馈重要工作动态、重要文件及会议将神、重大决策部署,让乡镇政协切身感受到离上级“很近”,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工作从何处抓起,重点从何处着手,效果从何处体现,达到了应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