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047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10-14

什么时候出手、什么时候静观其变,她一直研究与他们相处的方式

童文红:“菜鸟”穿越迷航

□李亚婷

  今年8月初,阿里巴巴公布集团上半年财报,菜鸟网络第二季度净亏损4.8亿元,比上季度的2亿元净亏损翻了一倍多。“这说明菜鸟的发展节奏更快了。”提及此事,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脸上挂着微笑、没有一丝尴尬,“亏钱是因为新业务在扩展”。

  与之相对应的是融资速度。今年3月,该公司在成立3年后宣布完成首轮融资,金额超百亿元、估值近500亿元,投资方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春华资本等多家机构。

  2014年年中,菜鸟业务正式上线。目前,平台每天产生的包裹数量达4000万-5000万单,淘宝、天猫平台上的订单也几乎全部在其上运行。

  “从阿里巴巴前台到资深副总裁”,这个励志故事曾激励很多人,但背后的真实版本并非如此:2000年进入阿里,当时公司有五六十人,她负责的行政部门仅有3人,“公司没有专门前台,我就兼着,其实是做行政工作。”童文红回忆说。

  自此,她先后负责客服、置业,再到如今的物流,其中一大半时间都在跟钢筋、水泥、仓库打交道。童文红性格开朗、神态轻松,很会顾及周边人的情绪。但也有那么几个瞬间,如挥舞的手势、与合作伙伴博弈时有守有攻的战略,透露出她强势的一面。

  焦灼

  今年初,菜鸟网络搬到乐佳国际大厦,距阿里巴巴集团所在的杭州西溪园区不足两公里,1000多人分布在两栋十多层高楼里。童文红的办公室在其中一栋顶层,窗外是参差林立的写字楼。“没什么时间看风景,时间都被严格划分了,每天穿梭在会议之间。”她自嘲是“操心的命”。

  相比菜鸟筹备初期的迷茫、焦躁,眼下的忙碌让人踏实很多。2011年初,在北京的一次物流会议上,马云呼吁“让中国物流进入新时代”。口号喊了,该怎么做?他却没想明白。做不做物流在企业高层讨论已久,品牌商每次坐到一起时,物流必被吐槽,很多问题在当时模式下无法得到解决。

  回到杭州总部,马云专门召开总裁会议商量物流之事。物流是电商的下游,是放到天猫事业部做、还是独立出来?赞成前者的更多,但他认为放在天猫里面,就不能体现物流的重要性。会上没商讨出结果,只好暂停搁置。

  2012年9月10日,马云在网商大会上宣布正式进军物流行业。当晚颁奖典礼前,他把银泰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沈国军、童文红等人拉到一边,明确提出由后者来组织筹备。

  2013年5月,阿里宣布与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及5家快递公司合资成立菜鸟网络,注册资金50亿元。银泰投资16亿元,占股32%、位列二股东,仅在阿里之后。

  从一开始,马云就明确菜鸟要做平台,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物流的各个环节。在没想明白怎么做时,就挑着必须做的下手。菜鸟成立之前及最初一年,团队到全国不少地方拿地,引发媒体报道“菜鸟走偏,疯狂拿地”。童文红不否认当时的迷茫,“商家最缺的就是各地仓库,所以我们就先拿地,但怎么拿、拿之后怎么办都没想明白。”

  最初,菜鸟创始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企业,不同的产业背景、企业文化,使各方连沟通都时常进行不下去。童文红最佩服马云的是“敢于拍板”,“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对不对”。当马云决定把天猫物流划到菜鸟体系里时,童文红有些犹豫:十几个人都搞不明白,一百多人岂不是更乱?马云没容她多想,一来菜鸟急需支持,二来童此前工作很少与天猫、淘宝正面沟通,天猫物流加入可帮其了解电商业务。

  童文红虽然没想清楚菜鸟做什么,但知道不做什么:团队积极性不能一窝蜂全打击掉。团队提议可做一个物流交易平台,让商家、快递公司在上面自由交易,“仅靠一个APP就可以把所有环节打通”。童文红不认可,但给了团队3个月时间尝试。

  试错的次数多了,她发现国内物流行业缺的不只是仓库,更重要的是数据信息化、仓配管理等环节。“商家即使能找到仓库,却没有一家仓配公司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童文红开始意识到仓配的重要性。

  2014年4月,逍遥子上任菜鸟CEO。其在电商平台战斗经验丰富,认为菜鸟应介入仓配等环节,这给童文红吃了一颗定心丸。

  搭网

  与童文红聊了两次后,万霖决定加入菜鸟。后者从美国博士毕业后加入亚马逊,离开时负责集团供应链业务。加入菜鸟前,他对阿里巴巴印象最深刻的是交易量,“每天交易量几千万,亚马逊峰值也只有几百万单”。物流是讲规模效应的行业,很多事情只有在有一定单量基础上才有意义。

  加盟菜鸟后,万霖负责跨境电商业务。直到彼时,菜鸟高层才彻底梳理出一张清晰的网络:“地网”负责线下仓库、快递、物流、落地配、境外仓库等基础建设;“天网”用信息化手段打通各个环节,让一份数据走遍天下;“人网”面向用户,提供菜鸟驿站、菜鸟裹裹等服务。

  这张网络可将社会上闲散的仓库、落地配资源整合起来,也解决了商家在库存、运输管理上的问题。“商家可以把库存管理交给专业仓配公司,它们会自动将库存放到离用户近的地方,有了订单就自动生成包裹,快递到用户手中。”万霖解释菜鸟的运作流程。

  目前,菜鸟已在天津、成都等8个城市建成自有仓库,其余100多个是通过合作方式。童文红算了一笔账:预计到2020年,全国每天会产生1.5亿个包裹,储存它们至少需3500万平方米;现在自有仓库面积超过两三百万平方米的公司不超过5个,“尤其是在大城市周边,即便有那么大的仓库,也不会完全给菜鸟,所以我们会在大的节点继续修建仓库,加起来会在14个左右”。

  仓库只是开始,管理才是重中之重,尤其在跨境物流这一段,信息化显得格外重要。跨境电商涉及环节众多,国内揽收、仓库、清关、国际干线、货代、国外配送等,没有一个公司可将整个链条独立完成,菜鸟要做的是通过大数据将其串起来。“对用户来说,全程都是透明的,但不用知道经历多少繁琐的步骤,只要能跟踪包裹、确定送达时间就行。”万霖说。

  阿里旗下“速卖通”是俄罗斯最大的海外电商购买平台。两年前,从下单到收货平均需35天;通过信息化手段,目前从下单到收货已被压缩到10天,但万霖认为还有空间。

  4PL(第四方物流)是应用到仓配领域的一种合作方式,即菜鸟直接与电商平台的商家签约,把货放到仓库中,仓库本身无需管理。提出这种合作模式时,团队多数人都不理解,但童文红心里没犹豫,“并不是真正为了管理仓库,因为行业没有类似的服务,菜鸟需要身体力行把这条路跑通,并且做出标准,再由合作伙伴继续执行。”

  越下沉,物流行业的契约精神越稀薄。而网点老板“跑路”,受影响最大的是区域快递员、用户。菜鸟的解决方案是对网点老板实行松散管理、对所有快递员实行实时监管,每天配送单量、完成情况都能从后台看到;工资也由菜鸟直接发放,网点老板只赚取管理费。

  合作

  圆通、中通、申通、韵达、天天快递均发家于浙江桐庐,这个人口不到40万的县城,是国内快递行业的发源地,几家公司市场份额加起来近80%。

  仔细查阅,这些公司的创始人或亲人、或故友,关系错综复杂,外界不时有其“老死不相往来”的传言。童文红既不能成为调解纠纷的“和事老”,也不愿任其野蛮生长。经过十多年简单、粗暴的发展,他们早已习惯用价格战、同质化服务抢夺市场。

  菜鸟出现之前,几家快递公司之间竞争多于合作;之后,他们反倒能坐在一起。“菜鸟刚成立时,我猜他们肯定坐下来讨论过。”童文红说,她每个月都会与各快递公司的负责人开会。

  什么时候出手、什么时候静观其变,童文红一直研究与他们相处的方式。一段时间,几家公司疯狂压低价格,冀图通过价格战扩大市场份额。开始她没插手,后来发现丝毫无停止苗头,还影响到淘宝、天猫的客户体验,才决定摊牌、告诉其菜鸟的底线。

  “快递公司很江湖气,会为了争口气做出冲动的决定。”童文红不想在把酒言欢间解决问题、搞定生意,认为女性的优势是“专注在问题上,不去争那口气”。

  电子面单是菜鸟为快递公司提供的产品,统一格式、代码,让不同物流公司使用同一种语言。此前,各公司都有自己的电子面单,一个商家通常会使用几家快递,每次都要进行对接;菜鸟的电子面单让所有快递公司都采用相同模式,商家对接一次即可一劳永逸。

  童文红把想法与几个老板交流后,几乎所有人都双手赞同,之后却没任何进展。经深入了解,才知道对方担心菜鸟会控制他们。她清楚,快递公司上半身都系在阿里平台上,当菜鸟突然进军物流,是合作共赢还是“揭竿起义”,所有参与者心里都紧绷着。

  几家公司竞争力不同,有的看重市场份额、有的看重技术和服务,并非每次抛出的橄榄枝都能得到响应。菜鸟裹裹是一个客户端APP,集成快递查收、寄快递、驿站等服务。最先推出时,少数快递公司并未参与,只有德邦自动接单。

  没多久,德邦在菜鸟裹裹上的份额蹿升至第一名,各快递公司看到后也纷纷表示“愿意合作”。童文红想得很明白,“商家这样才正常,哪个商家都想少花成本多干事,最好什么事情还能自己说了算。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我也很清楚我要什么。”在不少合作伙伴眼里,童很好说话,但也很强势。

  一直身处荷尔蒙气息浓厚的江湖中,她能看到里面的小心思,“简单并不代表单纯,不代表看不到别人的复杂,看不到背后的利益博弈”。

  想实现共赢,就不能是只争朝夕的合作。外界频传菜鸟与顺丰速运不和,童文红表示在菜鸟的一些环节中,双方仍在开展合作,只是未对外公开。“坐在这个位置上,必须要大度。”她说,“大度”可意味主观的宽容,也可认为是为谋求发展而做出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