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本报记者 蒋兴华
就我省养老服务业与健康贵州工作开展情况等,省政协组成视察组到铜仁贵阳视察。所到之处,视察组一行看得认真,问得仔细,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视察组认真梳理后,将形成视察报告送省委、省政府,以供决策参考。
“贵人来了”
“玛桉红了,红籽红了,海椒红了,说明思南的秋天来到了……”叶承续说。
叶承续告诉记者,“三红”是形容思南季节变化的谚语,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秋天,似乎来的得比往年早。
的确,如叶承续所言,九月的思南,别有一番诗意,一种称之为“玛桉树”的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小果子,远远看去,像一片片彩霞。
叶承续是思南县老年养护中心的负责人,9月19日,当省政协视察组一行走进该中心时,她对思南县的“三红”谚语有了新的诠释:“我就知道,当玛桉树结满红果实的时候,贵人来了!”
叶承续说的贵人,是省政协视察组。在认真查看了叶承续的老年养护中心后,视察组对该中心存在的土地以及有关办证手续问题,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记者了解到,叶承续的养护中心其实包含两部分:颐乐园老年公寓和思南县养护楼。
叶承续向记者介绍,她与人合办的颐乐园老年公寓是2014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备案建设、思南县民政局核准登记的合法规范的民办养老机构。规划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一期投入3000万元内设医务室、阅览室、健身房、多功能厅等。老年养护楼总投资1400万元,建设床位200张。该项目201年4月经发改部门批复建设。老年养护楼建成后,将整合资源,采取公建民营的模式租给颐乐园老年公寓使用,以高标准的服务质量赢得老年人的信任和肯定,让老年人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然而,在她雄心勃勃大干一场时,却遇到了不少困难。
当了解到叶承续的困难后,省政协视察祖领导表示,如果以后有困难,可到省政协找他,对思南县养护中心遇到的问题,他一定想方设法给予解决。
在听了省政协视察组领导的话后,叶承续顿时热泪盈眶。她对记者说,她曾经是一名公务员,退休后要发挥余热,于是邀请亲戚朋友到家乡思南投资养老服务业,在遇到想象不到的困难后,曾想打退堂鼓,如今,省政协视察组领导的一席话,又使她信心满满了。
探索创新养老模式
思南县思林敬老院坐落于思林乡黑河峡社区玛瑙山。在该敬老院,视察组一行对该院的着力从“突出自我管理、注重亲情服务”等四个方面抓好建设以及整个院落清爽干净和整洁有序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当得思林敬老院在加强管理,注重服务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并鼓励老年人自愿参与养殖、种植等多种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况介绍后,视察组认为,该院的创新养老模式可在其他镇甚至全省推广。
而在印江县缠溪镇敬老院,视察组一行看到老年人传着整齐干净的工作服,或闲暇地在院坝晒太阳,或自娱自乐地拉琴、打牌等焕发出的满足神情时,不由对该院的一片祥和气氛给出了点赞。
记者了解到,印江县缠溪镇敬老院虽然是去年9月底才投入使用的,但该院却突出“视老人如父母,奉老人胜亲人”的服务理念,搞得非常出色。为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该镇着力完善相关养老制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抢抓机遇,快人一步,多方筹集资金,扩建敬老院,共同创建宜居舒心的优质家园。
据悉,新建的缠溪镇敬老院占地面积761平方米,总投资152万元。内设有活动室、棋牌室、台球室等功能室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新增36个床位,有效缓解了老人的居住压力,为其提供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生活新家园。
在该院一角落处,当发现一个年纪不大的人默默无声地面向墙壁时,视察组领导立即走了过去。
当得知此人年纪不大,进敬老院是因为无儿无女和自己有些残疾的情况后,视察祖领导对该院负责人说,对这些特殊的人也要全面关心,不仅是身体上、精神上的,还要多关心他们的个人生活,有可能的话,为他们找老伴,让他们享受家庭情感温暖。
在贵阳市皇钻养老中心一些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视察时,视察组领导要求能做到有暖气、氧气等。
养老服务业滞后于养老需求
我省人口年龄结构已经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化,如何应对日渐凸显的养老机构如何精心护理和医养等问题,是视察组一行最为关注的。
记者了解到,针对此问题,民建贵州省委曾递交有关“医院+敬老院”的养老新模式提案。省政协对该提案很重视,将之列为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之后,省政府极为重视养老事业的发展,有关投入不断增加。然而,在形成了一些新的养老模式后,效果虽然不错,但养老服务业滞后于养老的需求与发展也同样明显。
通过视察,视察租一行认为养老机构服务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养老资源布局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各市州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虽然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但大部分社区养老服务场所面积小,服务功能单一,只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些上门家政服务,专业化为老服务中介组织发展滞后,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形成。二是政府投入不足。我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与发达地区相比,基础较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欠账较多,财政投入压力很大,对养老服务业特别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远远不足。三是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目前全省民办养老机构仅有100家左右,多为租房开办,设备设施较为简陋,床位不到1万张,仅占总床位数的6%左右。社会力量参与我省养老服务主要是以兴办养老机构形式出现,养老服务企业、养老服务产品研发和生产、度假养老服务基地和目的地建设、养老产业集群发展等领域的参与度还远远不够。四是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现有养老护理员人数少,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
让进入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记者采访得知,我省步入老龄化社会,从几年前就开始了。
据省老龄委员会办公室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我省的老年人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2009年,60岁老年人473万,2012年,60岁的老年人突破5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44%,而在2015年,60岁老年人达到600万,越过了15%,提前进入了老年社会。与之带来的问题是,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由此,推进老年人的医养结合的服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连日来,视察组一行冒着酷暑,分别视察了铜仁市思南县颐乐园老年公寓、思林乡敬老院、印江县城市中心敬老院、中心街道敬老院、缠溪镇敬老院、贵阳市中天社区皇钻日间照中心、云岩区康园老年公寓等众多养老机构。针对以上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与健康工作开展,每到一处,视察组不仅认真查看老人们的住宿、娱乐,更是详细了解食堂卫生、医务护理等情况。
视察组一行认为,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因此,有关部门要认真探索,多方面创造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认真要做好居家养老、社区老和机构养老工作,在养老服务工作中,要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要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加大养老机构项目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家庭在养老方面的传统功能,优先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要加快构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络,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加快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等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总之,要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每一位进入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