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043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9-30

安民将军萧授在贵州建省前后

□张永文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后,为加强对西南的扩张,先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立了贵州都指挥使司,负责管理军政。31年后的永乐十一年(1413年)才设立贵州省,成为全国的第13个行省。在贵州建省前后,明朝派出重兵对贵州苗、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剿抚弹压,平定动乱,戍边安民,以巩固其统治地位,根据《明实录》等史料记载,萧授是戍黔战功显赫的一员战将。

  萧授,字安民,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生于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杨柳街。少年时代生活在社会政局动乱、百姓流离失所的苦难之中,渴望社会安定,民众安宁,遂以字“安民”为夙愿。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24岁的萧授参加应试中武举,朝廷敕任湖广省云梦县(今湖北省云梦县)协台,在与元残军的征战中初露锋芒。两年后,调任南移湖广省岳州府华容县(今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副守备。

  洪武十四年(1381年),萧授被编入朝廷南征军,随元帅傅友德南征入黔征战。翌年,贵州境内的大小土司均望风归附,平定后置都指挥使司,领所设卫所,屯兵戍守,节治长官司。于是萧授被委领安顺军民府十二营长官司长官职,驻兵守习安(今安顺市)。当时,萧授按朝廷旨意,对当地土官土民施行教化,使其归顺,确实冥顽不化者,才施加武力的招抚策略,取得显著效果,民间对其以“安民将军”尊称。随后升任副千户、正千户、武德将军。

  明成祖朱棣“靖难夺位”时萧授举兵附燕,建文三年(1401年),朱棣登基后,萧授升为明威将军。永乐三年(1405年),朝政清明,进入“永宣盛世”,明廷进一步巩固和加大屯兵戍边的治策:“临边险要处、地僻处、输粮艰难处,带兵百人屯田者委以百户,三百人者委以千户,五百人以上者委都指挥提督之”,并实行“垦荒归已,永不起科”的优惠安置政策,鼓励官兵在无战事的和平环境下垦荒屯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贵州蛮荒之地的农垦运动。萧授遂于陇格支(今安顺平坝二官寨)带兵屯田,并就此定居。

  永乐十一年(1413年),思州、思南两大土司宣慰使为争夺土地发生内讧,互相攻战酿成叛乱,明成祖朱棣派兵擒拿了两大土司官进京问罪斩处,平息了战乱,废除“两思”土司,建立贵州行省,置一司三州八府,推行“改土归流”。萧授因在“改土归流”中平叛战功卓著和“土流并治”中招抚得当,官升至大宁都指挥同知、右军都督佥事。

  建省后的第五年,时年已63岁的萧授被授任镇守湖广、贵州总兵官。

  洪熙元年(1425年),镇远府邛水奥洞蛮苗章奴抢劫掠夺清浪道中,被思州府都坪峨异溪蛮苗长官司长官何梦霖擒获,其父亲银总聚众一千五百余人裹助长官司,将章奴解救出来,并欲攻打其洞寨。萧授令新化府赤溪楠洞长官司长官杨通谅前往招抚,银总设伏兵于路上,杀害了杨通谅。萧授派遣湖广都指挥张名调集沅州、辰州等卫官兵一万四千兵进行围剿,会师于清浪卫,攻克奥洞,杀死银总,剿尽其同党,平息动乱。

  宣德元年(1426年),酉阳宣抚司宋农里、石提洞、后溪洞军民,被思州刺惹洞长向谋杓、尝男、谋古尝、惹阿昆等连年攻劫。后溪等洞长聚集当地土民奋起抵抗,生擒寇首六人,并当场斩首示众,但劫犯仍十分猖獗,于是萧授派人前去招抚,同时准备调集思州等卫所及酉阳宣抚司的官军进行征剿。刺惹洞长谋古尝等迫于官军的威慑,招降服罪,将原抢劫的财物全部归还,对所杀害的人以土俗安葬,并用马匹等物质进行赔偿,发誓不敢再犯。萧授遂令罢兵,平息了黔边不安定的事态。同年,新添长官司舍人宋志道掠劫居民,萧授遣官招抚,宋志道肆恶不悛,又纠集诸洞蛮夷四处抢掠,于是萧授派兵剿捕,擒拿宋志道械送至京治罪斩处。同年,都匀卫平浪长官司蛮贼纪那、阿鲁等占据本司副长官的地盘,烧毁傍寨,纵掳畜产,杀伤寨民,为恶兹事,萧授多次遣人招抚蛮贼都拒令,于是萧授用兵剿之,生擒蛮贼纪那关进监狱,不久纪那死于狱中。

  宣德二年(1427年),贵州宣慰使司所辖乖西、巴香、昆阻比诸寨蛮人恃居深山密林中,多年四处攻劫周边村寨,劫掠财物,掳抢妇女,掘人墓冢,杀伤官军,闹得民军不安。官军出动追捕,诸寨蛮人则逃匿入深山林箐中。当地土官刘德秀前去诏谕,诸寨蛮人头目卓把同等不但不服,反而还要杀了他,幸亏有邻寨的人出面相救,才得免死。于是萧授派遣都指挥同知苏保、宣慰使宋斌带兵先攻破昆阻比寨,然后再剿其他诸寨,斩叛首数十人,诸寨蛮人慑威而归顺。同年,水西宣慰司阿闭、妨宣作乱,聚众八千余人攻打官军,打死多人,占据当地深山箐林为巢,萧授招抚不从,于是调兵围剿,在其近诸寨头目苏底的配合下,以计擒杀了为首者,治服恶乱。同时,普定卫西堡长官司阿骨、阿哈等为乱,底寨长官司干炒聚众杀人劫财;都匀卫丰宁长官司罗父荡烧毁庙宇,杀死土官家眷;平越卫谷旺甲农与甲怒、清平长官司平若等寨阿夜、谷把寨革子祼各聚众造反。普安州鲁平聚众作乱,擅自杀死前往招抚的百户张福等;四川筠连县诸处也群聚劫掠。萧授会同都指挥司、布政司、按察司采取抚剿结合,使各处为乱者所俱向化,平息叛乱。

  宣德六至八年(1431—1433年),黎平府古州蛮夷长官司罗里诸寨杨云银等叛乱,长官杨政通与其串通一气,攻击傍近村寨,焚毁民舍,强夺他人田地,杀人掠财,危害地方,贵州、湖广三司多次派人抚谕都不服,并且还转劫曹滴洞蛮夷长官司,烧焚司衙及村寨民房,萧授调兵进行剿捕,擒获叛乱党首杨云银、杨政通,械送京师,杨政通死于狱中,杨云银在京都曹市当众斩首。同时,铜仁府治古、答意、石各野等处长官司土司聚众反叛,劫掠铜仁、平头、瓮桥等处,并伙同石鸡浪、簟子坪、吴毕浪等共同为患,杀死清浪卫守堡所镇抚叶寿。萧授派遣官员招抚,众叛不从,于是萧授命镇抚诸司筑二十四堡,包围其巢,困守月余,众叛粮食耗尽,便四处出来抢掠。萧授统贵州乌罗、铜仁、思南三府,湖广永顺、保靖二宣慰司和五寨长官司,四川酉阳宣抚司和石耶、平茶二长官司,重庆卫邑梅长官司诸路官军,分路进剿,新浪等八寨被攻破,擒获阿不跳及其它头领二百一十二人,斩首吴不尔、王老虎、安龙轴等顽徒,将阿不跳械送京师斩处,余党悉平,萧授威震黔疆。

  宣德九年(1434年),都匀卫合江州、化从等寨长韦翁同等纠集属下高大刀等,射伤催粮副长官张勉,阻截道路,抢劫人马,并煽诱蔡郎等五十三寨蛮民皆不纳赋,又勾引广西韦万良等恣行杀掠,为非作歹。萧授遣都匀卫指挥佥事陈元带兵擒捕,抓获韦万良等三人,并招抚从韦翁同及合江州大小十一寨,而落昌、蔡郎等四十寨在贼首韦万良的弟韦李胡带领下仍聚党拒招,又围攻陈蒙、烂土长官司,烧焚民舍,抢夺牲畜,为害滋深。萧授派遣都指挥佥事同知顾勇领兵围讨,擒韦万良等,收降诸寨。同年,贵州宣抚司谷王舟等六寨及乖西蛮夷长官司的十四坪、崖底等十三寨和四川播州草堂安抚司留坪等处蛮贼聚众数千,劫杀人口,抢掠牛马,烧毁房屋,萧授遣官往体恤抚谕,治服之。同年,新添卫丹行长官司已故土官罗海三子罗朝煽诱寨长石羊和逃民罗阿记等,侵占卧龙番长官龙知保之地,又掠劫平寨,烧焚民舍,杀人掠财,萧授与都指挥佥事李政带兵获首恶,抚定其同党。

  宣德十年(1435年),因战功显著,朝廷晋升萧授为征蛮副将军,并敕佩副将军印,但考虑到他年事已高,擢升都指挥同知吴亮为行在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充湖广、贵州副总兵官,协助萧授镇守湖广、贵州。

  正统元年(1436年),普定卫阿迟、阿哈等人反叛,僭号称王,焚毁衙门,四出攻掠。萧授派都指挥顾勇领兵直捣巢穴剿捕,抓获众人,将恶极首枭首示众,其余宥死,治平叛乱。与此同时,广西蒙顾等十六洞与湖广逃亡的人也相聚起事,萧授亲自率兵前往围捕,他老当益壮,将首领斩杀,俘获余党全部伏诛。捷报传到朝廷,晋升萧授为右都督。

  正统四年(1439年),贵州苗金虫、苗总牌纠集洪江苗酋聚众作乱,自立“统千侯”、“统万侯”名号,以“土皇帝”自居,行凶肆掳。萧授授不顾年迈体弱,亲自率兵进军计沙,分派都指挥郑通攻打三羊洞、马晔攻打黄柏山,大破乱军;副总兵官吴亮乘胜追到蒲头、洪江,斩杀苗总牌;千户尹胜诱杀苗金虫。其余作乱者闻风丧胆,纷纷缴械投降,平定黔湘边境。朝廷按功敕奖,升萧授为左都督。不久,因萧授年岁已高,朝廷命湖广都指挥佥事张善充参将,掌佩征蛮副将军印,接替总兵官萧授镇守湖广、贵州。左都督萧授安排在右军都督府理府事,并准予以老致仕。

  正统十一年(1446年),征战贵州的大明猛将萧授病逝,享年91岁。朝廷念其征战黔地劳苦功高,追赐“临武伯”,谥“靖襄”,厚葬于贵州安顺东门外战马冲。

  萧授大半生在贵州戎马倥偬,驰骋疆场,刚毅多谋,治军严谨,身经百战,运筹帷幄,平乱功勋卓越,在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稳定大明江山边疆的有功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