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043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9-30

改革进取创新驱动 促进黔西南试验区实现新跨越


□罗春红


  通过25年的脱贫攻坚,黔西南很多科技成果正在发挥巨大作用,很多民营企业家可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有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有这么多专家、企业到这里开展科技扶贫,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共同打一场脱贫攻坚战,使这个地方彻底改变面貌,使这个地方的老百姓能够彻底摆脱贫困,和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全面小康,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在贵州的历史上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基本情况

  1990年1月,国家科委在黔西南自治州成立“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同年5月,中央统战部、国家科委、国家民委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共同成立联络组,拉开了统一战线参与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建设序幕。试验区成立25年来,先后实施了“粮食高产栽培示范”、“优质烤烟技术开发”、“百万亩旱地粮食丰产工程示范”、“50万亩优质烤烟基地建设”等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项目404项,投入资金30多亿元,协调引进智力支边项目1397个,资金9821万元,探索总结出民族贫困地区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脱贫步伐的“黔西南模式”,为“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贵州探索了科技扶贫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成为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老、少、边、山、穷地区科学发展的典范,成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成功的范例。

  二、黔西南试验区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凸显瓶颈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发展缓慢,支撑产业单一,科技投入不足,高端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严重不足,科技与经济发展不相一致,体制改革仍处于深水区,创新创业的投融资机制和发展环境亟待健全,企业创新能力弱、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和企业规模小、信息化水平低、缺乏核心技术等突出问题,是制约黔西南试验区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科技投入少资金不足制约创新发展。融资难仍是制约黔西南试验区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负债高、实力弱、信用等级偏低等原因,通过金融系统筹集资金面临重重困难,加上民间投融资渠道不畅,很难找到稳定畅通的融资渠道,造成融资难,使一些企业不得不放弃创新和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制约了黔西南试验区的创新发展。州级财政比较困难,科技经费年均支出少,也成为影响科技创新的瓶颈。

  (三)创新人才严重不足制约创新驱动发展。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全州每万名劳动者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到东部地区的1/10,高级人才不多,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的专家型人才更少,领先行业的高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懂企业营销、资本经营、市场策划、对外贸易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

  三、建议

  (一)请求帮助推动黔西南试验区上升为国家级扶贫开发试验区、民主党派参与社会扶贫“同心”实践示范区。目前国家层面涉及黔西南的区域规划有: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规划、攀西国家战略资源试验区规划。把黔西南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必将有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建立大统战一体化工作平台。在维护好发展好“北京—贵阳—黔西南”三级联动格局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采取在全州各级建立黔西南试验区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机构等措施,构建州、县(市)、乡(镇、街道办)三级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无缝连接的大统战一体化平台,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

  (三)打造山地产业经济。今年10月,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黔西南自治州成功召开。陈敏尔书记出席会议,明确提出把大力发展山地经济作为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重要举措,并决定将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永久会址落户兴义,要求黔西南要在全省走前列、作表率,把兴义打造成国际山地旅游城,推动黔西南走上国际化、唯一性、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全省山地经济发展做出示范。因此,黔西南发展山地产业,已经成为贵州省走发展新路的风向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成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选择。面对山地产业经济这样一个崭新的国际性概念,黔西南将更加重视充分利用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借助“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平台,帮助我们厘清山地经济的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发展路径,在山地经济项目编制和发展规划上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让统一战线与试验区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大力助推全州大商贸、大教育、大医疗、大旅游、大电商、大户外运动、大通用航空、大会议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取得实质性进展,一起做足黔西南山的文章,做好黔西南山地产业,走上黔西南山地新路。

  (四)建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与黔西南试验区互派干部挂职的长效机制。今年2月,我们向统一战线参与黔西南试验区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汇报工作时,请求中央统战部、联合推动组、国家有关部(委、局、办)将黔西南试验区作为干部挂职锻炼基地,互派干部挂职锻炼。

  (五)将“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打造成为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参与黔西南试验区建设的“同心”品牌活动。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由农业部、中央电视台、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联合推动组指导,各民主党派中央社会服务部、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农业节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贵州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科技厅、省农委、省旅游局、黔西南自治州委、黔西南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美丽乡村联盟”成员单位共同主办。贵州省委、省政府已经批复万峰林峰会作为继贵阳生态文明论坛后又一个重要论坛。省委书记陈敏尔到黔西南自治州视察时,对峰会成功举办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省委、省政府将作为下一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主办单位。“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已经成为一个开放、广阔、包容、高端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建议将“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提升打造成为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参与黔西南试验区建设的“同心”品牌活动。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中共黔西南自治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