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味道
□张金刚
城里呆久了,嗅觉也变得麻木和挑剔,浑身慵懒,少了精神。是时候走入乡间,畅快呼吸了。
乡间,轻风柔和,空气通透,未有丝缕杂质掺与其中。知其存在,却无法感知其存在;没有味道,便是最美的味道。深呼吸,深深地呼吸,让清新的空气渗入每个细胞,释放积郁的戾气,在乡音游离、静化、消散。脚步在一吸一呼之间,变得轻盈、迅疾,一步步靠近乡间的村庄,味道也一点点丰富起来。
一方老田,生生不息。农人依然沿袭传统,将农家肥施与农田,积储肥力,滋养庄稼。故而,那浓郁的粪味,便在春天的田野上空弥漫不绝。开春,辛勤的农人挥揪铲除猪圈,将粪发酵后,推至田间,撒开、晾晒、犁地,粪与土混合、融合,便成庄稼旺长的沃土。孩子们遇到施粪,总是掩鼻快跑;大人们却不嫌不弃、不躲不避,忙碌不止。因为,他们懂得,只有用粪侍弄好田地,才会换来好收成。
曾有一作家描述到:“田野中飘来一阵阵粪香。”粪,何香之有?慢慢体会到,这粪香当是透过其臭,嗅到了勤劳的味道、希望的味道、丰收的味道,香由心生啊!果然,时令一到,田野一派欣欣向荣。庄稼叶片随风摇摆,清香幽幽,那是万物生长的味道。不起眼的麦花、稻花、玉米花静寞开放,香味远播,洋洋洒洒;香尽之时,便可孕育出殷实饱满的小麦、水稻、玉米。颗粒归仓,粮食溢香,香满农家,直入心底,催出笑容绽放、心花怒放。
农家小院,总因享受丰收的果实而变得香气缭绕。新掰的玉米,直接放到锅里蒸煮,片刻便有诱人的甜香散出;大口品嚼,香甜黏糯,甚是过瘾。新收的花生,佐以大料、花椒和盐煮食,喷香无比,堪称美味。新摘的桃杏梨、葡萄、苹果、西瓜、甜瓜等水果,以特有的果香,撩拨着人们的味蕾;新鲜水灵,滋味十足。熬一锅南瓜杂粮粥,南瓜与玉米糁、蚕豆、大米、小米的清香,渗透相融,色香味俱全,细细品出生活自足的味道。
智慧的农人,习惯用制作美食打发农闲时光。玉米、小麦浸泡后,用石磨磨成面糊,在大铁锅内,摊烙出色泽金黄、薄而透亮的煎饼;将煎饼折叠,卷上腌制的泡菜,食之香脆可口;若在肥肠汤中泡食,更是味美无比。黄豆磨成糊,熬煮成豆汁,加上白糖,喝上两碗,很是解馋;点卤水制成豆腐,当是农家烩菜必备食材。小麦面,擀一剂面条,蒸一笼馒头;玉米面,贴一锅饼子,搅一顿疙瘩;红薯面做饸饹,黄米面做年糕,莜麦面做栲栳,苦荞面做凉粉……各种味道从鼻头到舌尖,品味出滋味悠长的幸福生活。
热爱生活的农人,总爱在庭院周围种上各种花草;上讲究的,不上讲究的,甚至是山间挖的野花都可。丁香、月季、芍药、牵牛、海棠……盛开的花朵,姹紫嫣红、香气扑鼻;惹得蜜蜂、蝴蝶闻香舞蹈,人儿陶醉。庭院花香,与山林间的槐花儿香、紫荆花香、梧桐花香、杏花香、梨花香……或轮番登场、次第飘忽,或相生相融、汇合一脉,让整个乡间花香四溢,如诗如画。
乡间味道,或浓或淡,或自然或营造,但皆为朴素、真实的味道。这味道,令我兴奋、激动,令我迷恋、心醉,在血液中流淌,在意识里潜藏,永远无法忘却和割舍。因为,这味道是童年的记忆,是乡愁的引子,更是故乡的味道,生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