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营企业家热议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
乘绿色发展东风 扬贵州民企风帆
□本报记者 董 瑶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等融合发展,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贵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传达的新信息、提出的新理念、作出的新定位、制定的新目标、出台的新举措,在8月31日贵州省工商联召开的专题会议上,引起了广大民营企业家强烈反响。
抢抓机遇
“全会明确了我省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五大任务,首先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这也是我们企业关注的重点。”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贵州雨田集团董事长张雷说。
贵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要立足生态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发展有技术含量、就业容量、环境质量的绿色产业,加快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生态利用型产业,用好山、水、林、气,加快发展山地旅游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林业产业、饮用水产业,着力打造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经营自然生态资源的产业体系;优化路径模式发展循环高效型产业,加快发展原材料精深加工产业、绿色轻工业、再生资源产业,着力打造资源利用率高、废物最终处置量小的产业体系;突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清洁型产业,依靠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加快发展大数据信息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型建筑建材产业、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着力打造能源高效利用、污染排放小的产业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发展环境治理型产业,坚持污染者付费、治理者收益,突出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着力打造高效、优质、可持续推进污染防治、环境改善的产业体系。大力加强绿色园区建设,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强化绿色金融服务,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这些安排部署对企业来说,就是重要的发展商机,我们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贵州省再生资源行业商会会长、贵州联众董事长周邦勇表示。
先试先行
“8月28日,我们商会刚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召开开阳绿色装配式钢结构产业园招商发布会,这也是践行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具体表现。”贵州省钢结构协会秘书长梨红说。
据介绍,开阳绿色装配式钢结构产业园位于开阳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区,主要以绿色装配式产业为支撑,同时导入现代化养老、物业等产业。绿色装配式产业基地建设一方面可培育新型建材工业,扩大钢结构及配套产业规模,推动新型材料工业与传统工业在高科技基础上对接、结合,对提高建筑质量水平、营造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可美化城市环境、推动城市化进程,提升全省钢结构的自主创新水平,扩大钢结构在贵州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
“神奇集团除了传统的医药制剂外,已经开始向医疗、健康养老等产业投入。”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贵州神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张涛涛说。在铜仁市,该集团帮助农户实施100万亩绿色中药材种植计划,目前近万亩丹参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成为集种植、采集、深加工为一体的中草药生产园区;下一步,企业将在贵阳市白云、乌当两地选址发展老年健康管理产业,包括建设老年大学、老年医院等。
携手促“绿”
“我省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中央给予贵州的重大发展机遇。全省民营企业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充分把握机遇、找寻商机。”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贵州长通集团董事长张钊说。
据其介绍,为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贵州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积极为省内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推动贵州长通集团与贵州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贵州海上丝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2015年,该公司与印度安得拉邦在北京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议定由其组织中国特别是贵州企业,在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制造、电力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安得拉邦政府开展投资合作。
“这次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五大任务,即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因势利导建造绿色家园、与时俱进完善绿色制度、绵绵用力筑牢绿色屏障、久久为功培育绿色文化。推动绿色发展省工商联责无旁贷,希望全省民营企业家及各商(协)会进一步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读懂弄清、深入落实精神要求,把企业自身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携手推动绿色发展。”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肖向阳说。
8月31日,贵州省工商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记者 董 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