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升温” 黔菜“突围”
□本报记者 董 瑶
作为旅游六要素,“吃”首当其冲。今年上半年全省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显示,上半年贵州省接待国内外游客2.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41.35亿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怎么样让来黔旅游的游客吃出特色、吃出口碑、吃出品牌,成为全省餐饮企业共同努力的目标。
打造“民族大健康”营养餐
8月9日,贵阳市龙门渔港酒店内的餐桌前人头攒动。餐桌上摆着近20道色泽鲜亮的菜品,有用黔党参等药材腌制的“药膳风沙鸡”,也有用黔地天麻和核桃仁配搭的“天麻拌桃仁”。每道菜都是取自贵州的天然食材。
“好吃、好吃。”受邀请而来的嘉宾们品尝后纷纷冲着贵州省餐饮商会会长、龙门渔港酒店董事长刘仁智竖起了大拇指。“这些菜品皆是第一次亮相,全省没有第二家能看到。”得到大家的认可,刘仁智喜笑颜开。
据了解,为紧跟全省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贵州省餐饮商会和贵州中药材商会合作,签署了 “大健康上餐桌”合作协议,旨在挖掘全省各地养在“深闺”民族菜,创新推出全新的大健康黔菜菜品。
刘仁智向记者介绍道:“这种植物,叫做‘观音草’,叶可制豆腐,俗称‘豆腐柴’,有丰富的钙、钾、铜、纤维素等,‘大健康上餐桌’行动经过改良去粗取精制成了‘翡翠豆腐’,不仅色泽鲜嫩,保留了原有的营养,关键是口感爽滑,味道鲜美。”
“中国烹饪讲究色、香、味没俱全,我们现在提倡的是色、香、味、健俱全。‘大健康上餐桌’行动就是要以龙门渔港为基地,研发‘民族大健康’营养餐。将全省生态美食集中,把好吃又营养的菜品,介绍给贵阳人,让他们享受盛宴的同时感,也收获健康和营养。” 刘仁智说。
据了解,“民族大健康”营养餐由该店厨师团队研制,还专门聘请了资深中医师和营养师根据食材特性搭配营养元素,经半年多的研发,推出了40余道菜品,推出20余天,其中,药膳风沙鸡、天麻拌桃仁、枸杞鸡豆花、琥珀桃胶、小牛排煎仙菌等现已成为龙门渔港抢手的“明星”菜品。
“一席几百到一千多元的亲民价格,也成为‘民族大健康’营养餐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走访全省各地,去挖掘哪些原生态、健康美味的民族菜‘瑰宝’,让‘民族大健康’营养餐,走出贵州,走向全国。” 刘仁智说。
挖掘“水族”餐饮文化
不仅是与时俱进的 “大健康”菜品,我省特有的少数民族菜品的挖掘和推广,也成为餐饮企业探索的方向。
8月21日,数十位业界人士聚集于贵阳市延安西路紫林美食城贵仙菇包房,共同研讨水族餐饮文化,并就油榨街口“水族部落”项目集思广益。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苗族、布依族、侗族餐馆星罗棋布,遍及全省,乃至走出国门。而全国唯一一个水族县,却未能在餐饮和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与会人员表示。
“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我们决定在油榨街口打造‘水族部落’项目。该项目将集水书、水族歌舞、水族服装、水族餐饮于一炉,给食友以视觉、听觉、味觉的全新享受。” 贵州省鼎立黔餐饮管理公司董事长夏卫彬说。
据了解,水族酸汤极有特色,有辣酸(辣椒制成)、毛辣酸(西红柿制成)、鱼酸(鱼虾制成)、臭酸(猪、牛骨熬制而成)等多种。其中以辣酸为最常用。
“水书”是水族古老文字,水族将它称为“泐睢”,“泐”即文字,“睢”即水家,“泐睢”意为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书。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17个民族有自己传统的文字,水书即为其中一种。它是一种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民俗、伦理、哲学、美学、法学等文化信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黔菜“出山”引黔货“出山”
近年来,随着全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黔菜”不仅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欢迎,在全国,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认可。
今年5月29日,北京黔菜协会获民政部门正式批准在北京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以新菜系命名的行业协会。
8月18日至22日,在遵义市新蒲新区会展中心举行的2016中国·遵义首届国际辣椒博览会上, 北京黔菜协会与贵三红等近10家贵州农产品龙头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至此,北京黔菜协会已跟11家企业成功签约。
北京黔菜协会会长谢伟说,下一届遵义辣博会可交由北京黔菜协会在北京承办。在华北地区,北京黔菜协会有3000多家黔菜餐馆, 而这3000多家餐馆就是3000多家销售终端,就是3000多个窗口。遵义辣椒博览会的举办,最理想的方式就是遵义办一届,再到外地办一届,如此交叉进行。北京是异地办遵义辣博会的最理想地,是“黔椒出山”的最佳途径。如果由北京黔菜协会在北京承办遵义辣博会,贵州辣椒可以借助3000家黔菜餐馆的力量占领巨大的北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