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015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8-11

  随着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的建成运行,平塘成为了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

  站在国际视野高度的平塘在大射电项目的带动下,全县上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创新争先,大力弘扬“登高望远,精益求精,勇于争先”的大射电精神,全力推进“特色规模强产业、东西并举扩城镇、项目投资打基础”发展部署,突出“大旅游、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通过不断的加速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在今年上半年全省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得分76.02分,在全省47个非经济强县中排名第24位,较2015年同期上升13位。

扬帆风劲谱华章

——平塘以大射电精神助推“强产业、扩城镇、打基础”发展部署

□孟景毫 蒲贤良

  “特色规模强产业” 开启发展新模式

  在今年5月12日至24日举行的“黔南州第三届都匀毛尖斗茶大赛”上,平塘县选送的“平塘甲茶”茶样再次获得1金3铜2优质共6大奖项,成为此次斗茶大赛都匀毛尖类获奖最多的县。平塘茶产业的成功,只是平塘县推进“特色规模强产业”发展部署的一个缩影。

  特色农业有新成效。紧紧围绕“茶、菜、羊”三大产业,平塘县大力推进“都匀毛尖·平塘甲茶”有机茶等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发展外销型蔬菜产业,积极推动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和现代烟草产业发展。白龙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获2016年度全州“十强农业园区”和“十佳休闲农业园区”殊荣。如今,以茶产业为主的大塘生态茶叶产业园区,已累计完成茶园种植面积9.49万亩,投产茶园面积4.3万余亩,入驻企业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完成茶园基地三品认证面积4.75万亩,带动全县茶叶种植达到17.2万亩;以蔬菜、水果、中药材为主导产业,乡村旅游、花卉为辅助产业的白龙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已入驻企业24家、专业合作社26个,完成土地流转3.03万亩,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4个,面积2万余亩。

  石土工业创出新天地。突出“石土经济”的引擎作用,平塘县延伸石头纸产业链,引进印刷、包装等相关配套产业,大力发展以碳酸钙为主原料的新型材料工业,着力构建塑料、橡胶、化学建材等为主的碳酸钙产业体系。如今的通州工业园区机声隆隆,处处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昔日的不毛之地成了“掘金之地”。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31家,总投资达55.75亿元,201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9.03亿元,是2011年的2.1倍,年均增长17.1%。平塘石材已逐步获得市场认可,园区多数石材企业基本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特别是逢缘矿业、安泰石材、通力建材等石材企业已相继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呈现出产销两旺态势。

  旅游产业显现新活力。依托大射电的影响力,平塘县借助射电国际天文论坛和第十二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平塘相继举办的千载难逢机遇,着力凭借奇特的地质条件打造“人有我优”的高精旅游产品,创新“观天探地,世界唯一”旅游产品业态,极力彰显平塘旅游的神奇独特魅力,乘势重构平塘旅游核心竞争力,占领贵州高端旅游制高点,完成了掌布景区、甲茶景区和京舟养生乐园景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同时,突出“三天”奇观旅游唯一性和独特性,积极打造天文科普游、民俗文化游、生态探险游和地质奇观游品牌。仅今年就成功举办了京舟养生乐园开园仪式、“都匀毛尖·平塘甲茶贵州春茶第一壶”开采品鉴活动、第三届贵州·平塘中国民间水龙表演暨争霸赛等赛事活动,全县旅游市场持续向好、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收入明显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07.8万人次,同比增长31.47%,实现旅游总收入32.24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增速38.8%。

  “项目投资打基础” 推动发展新跨越

  去年12月25日,平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地处偏僻的平塘县有了第一条连接“珠三角”经济圈的便捷通道。

  高速公路开通后,在独山做生意的李先生几乎每晚都要自己开车回到平塘的家里。李先生感叹地说:“现在交通真是方便,晚上从独山县城开车20分钟就到家,这在过去真是不敢想象!”李先生的感叹,道出了平塘县近年来“项目投资打基础”发展部署带来的巨大变化。

  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随着平独高速公路建成和总投资7.938亿元、全长102.68公里的S312独山经平塘至董架二级公路改造项目的竣工,目前,S315、S422等公路升级改造正在快速推进,S207、S206等旅游公路已开工建设;摆图水库下闸蓄水,黑沟、项五、擦耳岩水库开工建设,县城供水二期工程于今年6月24日并网试运行。同时,建成了不同级别的变电站6座,卡蒲景区、甲茶景区、掌布景区、京舟景区停车场实现4G信号全覆盖,景区所在镇乡实现通讯信息和网络全覆盖。据初步统计,过去5年,平塘交通建设投资达48.8亿元,完成县乡道改造项目2个23.2公里,改造或新建通村油(水泥)路项目154个,总里程1061.563公里,全县交通路网得到极大改善,交通更加顺畅,在有效解决出行的同时,进一步打通了全县经济发展命脉。先后投入各类水利建设资金62574.3万元,建成水利工程项目1056处,解决27.42万人饮水安全,解决农田灌面14.73万亩。水、电、讯等基础设施更趋健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仅今年上半年,平塘县就成功引进江苏龙鸣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投资约10亿元开发掌布景区旅游项目,成功争取到2.5亿元黔南州金砖基金用于克度天文小镇配套项目建设,成功签约平塘县国际商贸物流城建设项目、平塘县天坑景区旅游开发项目等12个项目,项目签约总投资达30.8亿元。

  旅游投资有新动作。围绕大旅游,平塘县合理规划旅游精品路线,建成白龙农业大数据中心暨农特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全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覆盖60%的行政村。

  通过近几年的加速发展,平塘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15亿元提高到47.52亿元,是2010年的3.2倍,年均增速15.81%,明显高于全国、高于全省、高于全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2398元和7426元,达到小康标准值;全县贫困人口从146315人减少到60249人,贫困乡镇发生率下降到10.5%,并成功创建了全省“扶贫攻坚示范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一项项举措有力,一串串数据喜人。平塘32万人民正在大射电精神的引领下,凝心聚力,扬帆起航,共同唱响全面同步小康之歌!

  “东西并举扩城镇” 掀起发展新热潮

  今年3月26日,平塘县按四星级标准建设的县城农贸市场开盘,当天就创下了1.3个亿的销售收入。在当前全国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这1.3亿在平塘算是开创了地产界的新高。前来平塘看房买房的人们突然间感到:平塘的房地产好热!

  地产热,源起于平塘县“东西并举扩城镇”发展部署的强力推进。

  在东部,平塘县以县城为中心,按照做靓“玉水金盆”的总体思路,围绕生态宜居主题,举全县之力全面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高标准、高品位扩容,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玉水金盆”棚户区一期改造项目强力推进,北环大道、南洲大道二期建设全面启动,三天广场、玉水湿地公园、县城交通枢纽中心等市政设施投入使用。同时,出台了走在全省前列的100%货币安置政策,推动了县城棚户区的改造和新舟商贸城、伯爵玉水花园、中央大街城市综合体等项目的顺利实施。在今年水龙节期间举办的平塘县第二届房产交易展示会上,共销售住房220套3万多平方米、商铺6套440余平方米,成交金额超过1亿元,到场参观咨询累计达到9万余人次。县城城区面积从3.69平方公里扩展到8.59平方公里。此外,推动改善甲茶、掌布旅游城镇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卡蒲独具特色的省级示范风情小城镇8+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京舟养生乐园等一批美丽乡村彰显魅力,旅游城镇辐射功能明显增强。

  在西部,平塘县以克度天文小镇为核心,围绕科普文化旅游基地、新型材料基地、新兴产业基地,持续加强政策扶持和产业配套,不断加快大射电科学旅游文化园建设步伐,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沿航龙—边阳宽谷地带建设“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文化园”(航龙)、克度FAST综合服务区、克度—边阳FAST产业园区、清水布依民族风情园,形成山、水相融、产城互动的山地特色城镇群。克度、塘边两镇还借助天眼、天坑世界级名片,加快天文集镇发展步伐,重点打造生态科普旅游城镇,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凸显,克度镇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试点特色镇”;通州镇围绕“石土经济”推动特色工业,加快以8+ⅹ项目建设为重点的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大塘镇围绕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重点抓好省级生态茶叶示范园建设,打造旅游生态茶园。

  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平塘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全县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23%提高到当前的43%。

(据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