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007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7-28

山中自有千年菜世上常逢百岁人

□何羡坤

  中央电视台第2频道拍摄荔波旅游黄金线路,寻找荔波独有美食,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水中游的,全国大同小异差别不大,唯有“水族臭酸、瑶族山鼠、布依酸肉”三种菜肴,走过东南西北,唯独荔波才有。

  “水族臭酸”是百年酵母制成,煮炖大肠五花肉,加香料辣面,放青菜或嫩油菜或牛皮菜,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胃口大开、饭量大增!荔波森林茂密、河风送爽、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此种菜肴辣味重、酸性开胃,正是驱除湿气、促进消化的好菜。自古及今受到荔波人的热捧,是荔波女人的最爱。此菜特点: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久而不闻其臭、香味魂牵梦绕;人牵人不过沟,臭酸牵人过九洲。很多荔波俊男靓女,长期外省工作,思念家乡时就会想起儿时的臭酸,想起那酣畅淋漓、大快朵颐的夹吃臭酸场景,不禁梦里垂涎、辗转难眠,于是春节回乡探亲,回程山东时带去了臭酸,于是在五层楼家里煮开了臭酸,其乐融融彻底解馋地吃开了。臭酸浓重味道飘逸,周边五层上下楼房里都能闻得到,其味酸臭,外地人首次闻到,人们纷纷炸开了锅,纷纷出门下楼责问,到底谁家打翻了潲桶?是谁家捅漏了下水道?是从哪里飘来如此恶臭的味道?整个楼层都在涌动不安,接到报警的警察快速来到,查到了荔波人的家里,看到是地方特色菜造成的躁动,警察边责问边教育边举筷,尝过之后,感觉今生未有的奇异;此事惊动了厂长,亲自登门看看什么菜会让厂区如此躁动,尝过之后,感觉正如前面所说的: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不尝不知道、尝过还想要。此后,那位警察和厂长,成了荔波人的座上客,隔三岔五就来品尝臭酸。

  “瑶族山鼠”是荔波县瑶山乡白裤瑶同胞的佳肴。捕获山鼠是在秋高气爽、颗粒归仓的九月,那时稻穗金黄、黄豆饱满,高山丛林里的山鼠窜入田间地里,饱食稻谷豆果,膘肥肉重,每只五六两左右,大的可达一斤。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有一篇《硕鼠》说: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诗经里的硕鼠,大概指的就是瑶山山鼠,古今硕鼠不断,鲸吞蚕食百姓,诗经诗句咒骂,瑶山锅里爆炒。古代瑶族同胞是“食尽一山、另移一山”的不断迁徙的苦难民族,他们“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在瘠薄嶙峋的岩隙间,间插玉米,春播秋收,收入微薄,可恨山上硕鼠,还来口中夺食,瑶胞们就用竹制和铁制的鼠夹,捕获硕鼠,去毛火燎,风干肉饼,切成细片,香料爆炒,制成一道美味佳肴。如今你到瑶山,如果未曾品尝此道好菜,也只能算你白来一趟。

  “布依酸肉”是布依族家里常备的美味佳肴,由酸罈腌制而成,味道鲜美、入口酸脆、常嚼常甜、口有余香。用新鲜猪肉或者新鲜牛肉,切片与盐巴香料、灿黄小米搅拌均匀,压入洗净烘干的小型罈罐里,盖好罈盖,加罈檐水,密封腌制,夏季七天、冬季十五天即可启盖食用。从罈中竹筷夹起酸肉放入盘子,放些鲜红辣面,蘸着辣面的酸肉,鲜嫩如生,金黄小米和鲜红酸肉,真是色香味俱全的盘中餐。外地没有这道菜肴,唯独荔波才有,很多外地客人来到,布依族都要上这道好菜招待,可是很多客人认为是“生肉”,望而生畏、不敢动筷。其实生肉已经被密实罈内的酵母腌制熟透,虽然肉色尚鲜,但已可以食用,且鲜美异常。广西上世纪在荔波开发煤矿,红茂矿务局四五万广西人,初来不吃荔波“布依酸肉”,由于建厂办矿不得不与当地布依族打交道、交朋友,入乡随礼,进寨随俗,在推杯换盏之中、酒酣耳热之际,他们试着品尝,尝过方知佳美、爱后岂可脱身,此后走亲访友入住布依寨,广西朋友非得点要这道鲜美的“布依酸肉”。

  郑珍160年前,就在《荔波县志稿》记载稀奇古怪的荔波饮食习惯,他说:“诸苗饮食,但知果腹。燕会止鸡豚,常品或兼野味。以糯米酿酒,有蓄至四五十年者极佳。鲜有盐,淋灰水浸肉而食。或以牛豚等骨,用水浸,俟其酸臭以当盐。常取牛肠脏略涤作羹享客,号“不乃羹”。以鸡豚肠脏及蔬菜聂切为者,号“等艳羹”。翻译原文是说:荔波各种少数民族,饮食不如汉族丰盛,简单但求果腹。宴会招待客人,只有鸡鸭和小猪,或像鼠一样的动物(豚:1、像鼠一样的动物;2、小猪,亦泛指猪),桌上摆满常品有时兼上飞禽走兽等野味。用糯米酿造自制的米酒,埋入地窖四五十年最好(即今天荔波“佳荣窖酒”)。很少有盐(盐巴都是广西宜州怀远长途跋涉抬来的),少盐人家只能用灰水过滤得钾盐淋肉,权当盐巴而食用。有时用猪牛大骨,泡浸在较大的酸罈里,煮菜时取出放入锅里当盐。经常把洗净的内脏肠肚等牛杂,在沸腾滚烫汤里下火锅给客人享用(即今天荔波所谓的牛系列“下火锅”),当时称为“不乃羹”。用炖鸡小猪切成白片,与内脏一起,和着蔬菜,制作酸菜(可能是今天的臭酸),称为“等艳羹”。

  荔波地势北高南低,北端月亮山最高峰1468米,南端劳村河海拔300米,千峰万壑拱北极、千溪万河朝南流。由于河谷深邃、森林覆盖率高,人口密度稀疏,空气负氧离子达18万,空气中弥漫着饱和湿度,所以荔波饮食“喜酸喜辣”。宜人世外桃源、养生最佳环境、滤除世俗纷扰、常见百岁寿星。据近年来连续统计,荔波健在的近20个百岁老人,分布在翁昂、洞塘、佳荣、甲良、播尧、朝阳、茂兰、玉屏等乡镇,他(她)们眼可穿针、上山砍柴,无欲无求、生活简单,餐饮随便、以素为主,运动适宜、身体硬朗。在总人口仅为18万的荔波县,竟然有如此众多的百岁寿星,难怪人们交口的称赞荔波是“山中自有千年菜,世上常逢百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