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9期 本期1962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5-10

着眼大旅游 挖掘大市场 开发大产业

织金着力构建城乡“大旅游”发展格局

□何振华

  这个春天,织金旅游总收入突破15亿元,让人们看到织金大旅游发展的潜力和未来。

  织金县按照“一洞一寨一城一湖一谷”旅游框架进行打造,着眼大旅游、挖掘大市场、开发大产业,构建“精品带动、多点支撑、产业融合、行业跟进”的现代旅游格局,正在建设当中的景区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一连串喜人的数字是织金旅游大开发、大建设的见证,独具特色的织金旅游大格局正迸发出时代的光芒。

  大项目引领产业升级

  以推进“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契机,切实抓龙头、连金线、带亮点,旅游产业呈现良好势头。织金瀑布景区以及织金大峡谷景区已相继建成开游,织金洞景区荣膺贵州首家中国第32家世界地质公园,总投资10亿元的支嘎阿鲁湖景区建成开游,织金关水利风景区已获国家水利部批准。形成了以织金洞为龙头,以乌江源百里画廊、织金瀑布、支嘎阿鲁湖、营上古寨为连线,乡村旅游为补充的多景点联动发展格局。据统计,一季度以来,织金共接待游客176.7万人次,同比增长30.05%;旅游总收入15.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2%。

  以“洞天福地、大美织金”为形象品牌,以织金洞、织金古城、织金大峡谷、财神庙为旅游支撑点,乡村旅游为补充,积极打造全域旅游园中园为重点,用生态概念包装旅游资源,用生态文化观念塑造自然及人文景观,着力打造桂花森林公园、农业生态园等成为天然氧吧,坚持亲水不近水、敬水不亵水、护水不玩水,保护好织金的山川河流,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从城市到乡村、从村庄到田野、从各项配套功能到旅游服务设施都按照景区标准打造,在推进“县域景区化”的进程中,使美丽织金建设成果全民共有、大众共享。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生态经济高效化,以“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为重点,大力发展织金经济,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力争农特产品在面积、产量、产值、品质、品牌上实现新突破,吸纳贫困农户在当地就业增收,助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让旅游激活一串产业、带动一地经济、致富一方群众。

  大框架促进产业融合

  瞄准创建织金洞国家5A级景区,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综合功能,丰富“吃”的品类,改善“住”的条件,维护“行”的质量,拓展“游”的空间,拉长“购”的链条,提升“娱”的品味。形成特色菜肴系列品牌;发展农宿宾馆、乡村客栈,让外地游客闻到家的味道、找到家的感觉;绿化亮化景观大道,使游客在往景区的途中就有视觉美的震撼;在保护中充分利用山水空间,发展寻根游、赏花游、生态游、养生游、休闲游、农耕游等生态项目;把织金的竹荪、核桃、茶叶、金银花、织金砂锅、等地标性物产汇集到景区,使游客通过购物记住织金、宣传织金、关注织金;把织金关、织金瀑布、织金大峡谷等自然景观诗意化,着力培育游客看得见、摸得着的旅游产品;把跳花节、蜡染、射弩等民俗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彰显文旅融合的震撼力和穿透力,使游客住得下、行得畅、游得好,能够开眼界、长知识、健身心,增强旅游获得感。

  以桂果生态旅游园、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为支撑的县域景区化格局。放眼织金大地,把县内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散落在山水间的文化亮点串珠成链,将宝桢文化苑、财神庙等历史遗迹连点成线,逐步显现“景点线串珠、珠光闪烁、交相辉映、光耀织金”的大旅游效应。

  坚持“精美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立足各乡镇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历史积淀、发展趋势,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把织金建设成为青山环抱、碧水穿流、园林围村、天蓝地绿、四季花香、宜居宜商的生态城乡。比如,在三甲街道、桂果镇、马场镇等绿色休闲小镇,可以吃在农家、住在农户;总之,走进织金,在二至三天的时间里,就像步入了一个没有边界的画卷,从美景走向美景,从景点走进景点,处处有望不尽的山、亲不够的水、忘不了的乡愁。

  大服务完善要素配套

  集聚要素,形成发展合力,完善旅游大配套,举城上下为“旅游”而转,助力织金旅游迈入大格局时代。

  织金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文化娱乐和旅游商品等旅游要素不断配套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扩展,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黔织高速、厦蓉(清镇至织金,织金至纳雍段)建成通车。林歹至织金、黄桶至织金铁路、织金至纳雍、织金至毕节铁路相续开通。伴随着织金旅游大格局的形成,旅游产业的带动力将跨上一个崭新台阶。

  织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区位独特、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县域景区化,景区全域化”,把织金的山水文脉、旅游景点、人文历史、休闲养生、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有机融合,逐步实现“旅游景区晋档升级,生态织金串珠成链,休闲养生特色独到,农游结合互利共赢,县域景观园中有园,精品线路移步换景”的目标,让进入织金境内的游客体验“月月有花,四季常青,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游步山水间,品味农家乐,身心三界外,超然五行中”的独特感受,提升全域景区“颜值”,让织金旅游推出全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