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939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3-25

胡世鹏 :似是古人来

□本报记者 万里燕

  我称胡世鹏为“世鹏兄”,并非刻意效仿古人,实在是胡世鹏身上自带一种不流于俗世的清淡气质,说话、做事、挥墨、作画都好似古之谦谦君子。

  第一次知道世鹏兄其人是因为贵州画院院长陈争先生。其时本刊策划了一个栏目,由书画名家推荐后辈子弟,当就此事问及陈争先生,他脱口而出:“胡世鹏嘛!”可见世鹏兄在陈争先生心中的重视。而陈争先生是我十分推崇的画家之一,自此便对这个名字上了心。

  初见世鹏兄的山水画作,只觉清新淡雅,无论用笔着色都不流于俗,大有自成一派的架势,及至后来得知已故的山水画大师刘知白先生是世鹏兄的外祖父时,竟不觉意外,反觉欣喜——知白先生的衣钵实在是有了很好的传承。反而让我意外的是世鹏兄的外表,初次见面,及肩长发流淌着波浪,微风一吹,飘然洒脱,个子又高,心里感叹一句:“好潮啊!”然后交谈、交流,到慢慢熟悉成为朋友,发现他潮且时尚的外表下面,其实住着一个宁静淡泊的灵魂。

  熟悉之后,不仅经常看到世鹏兄的画,还知道他每天必练古人的字,无论秦碑汉帖、唐书晋体、行楷草篆,都是他每日的功课,而且每天功课必在深夜或清晨,完全一派古人之风。因为夜晚修为,白天休息,通常白日里是找不到他的,手机常年处在白日关机状态,有时真恍若有隔世之感,所谓“心远地自偏”。

  中国画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糅杂着儒家、道家、佛家等多样灿烂的文化精神,要想理解中国画,对中国文化不了解是不行的,要想画好中国画则要求更高、更严苛。“师古而不泥古”,这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而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一个很高远的境界,世鹏兄正在路上,向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的前行着。也许很难、很远,但路在脚下,终有走到的那天。

  世鹏兄说,每次取得一些成就时,只要抬头看看屋中高挂着的外祖父的照片,那点点得意和自豪就会烟消云散了——这是世鹏兄的可贵之处。古之君子以“谦”为美德,皆因为井底之蛙并不知道天高地厚,胸怀远大之人才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九重天上还有天的道理。

  丹青墨香浓,似是古人来。